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閱梨的麥子:守護詩心,構建自我的精神世界

按下播放鍵, 旋律如水淌出音箱, 仿佛製造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異度通道……對麥子來說, 打開音響播放熟悉的音樂是每天開始設計工作前必備的一步。 就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禮, 他需要先用音樂驅逐世事的牽絆, 進入形而上學的設計世界中。 從一個企業家、管理者的角色進入另一個角色——設計師。

麥子說, 他是一個很容易投入, 但也很容易被干擾的人。 因為感情豐富, 所以“內心戲”還特別足。 比如, 當他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的時候, 假如有人站在門口, 哪怕沒敲門, 麥子也會“被分心”, 內心可能都會有一百種OS在咆哮。

敏感、細膩、在意他人感受的麥子甚至用精神分裂、神經質等詞來形容自己。 他創造的“閱梨”世界, 其實也是他精神世界的映射。

麥子接受新浪家居專訪

為了一天結束時手舞足蹈

在創立閱梨之前, 麥子曾從事廣告行業, 那個行業缺乏明確的標準, 公關有時比創意還重要。 “當我跟他們講創意的時候, 他跟我講關係, 當我把關係搞好之後, 他說我的創意不夠。 ”麥子口才了得, 待人接物得心應手, 這是廣告人必備的特性, 所以麥子的廣告公司在當地迅速闖出名堂, 與多個大型品牌企業建立了穩定合作關係;在別人眼裡,

他友善易處, 但並不代表他內心合眾, 麥子的內心更想幹一份純粹的工作, 做一個單純的人。

所以, 他離開了廣告業, 選擇了實體, 他希望從此專注於傢俱的設計工作。

然而事情並不如想像中美好, 麥子笑著說:“這個工作更慘,

除了要操大媽的心, 還要操居委會的心, 甚至還要操婦聯主任的心。 ”他解釋, 閱梨工廠員工都是外地人, 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 生活、住宿、孩子讀書等多個方面都需要安排。 我們甚至見到, 麥子為了凝聚夫妻檔工人的情感, 他還組織給工廠的夫妻員工拍婚紗照。

本想偷閒, 卻不料當起了“婦聯主任”, 這樣的狀態讓麥子很是無奈, 於是他要求分開辦公。 在閱木居工廠裡, 兩幢辦公大樓, 麥子規定, 他所在的辦公樓除了有特別許可, 其他人不得輕易踏足。

“我很害怕時間像蛇一樣, 被砍成一段一段, 碎片化的時間, 讓我很難受。 ”他說, 設計創作不同於其他工作, 尤其在時間的利用上不能像擠牙膏一樣, 擠擠就能用, 如果沒有連貫的一段時間的創作, 無法做出好的作品。

企業家、藝術家、設計師……麥子有很多的角色, 但在眾多的角色當中, 他最喜歡的還是設計師。 “如果能有一整天的時間讓我畫圖, 進行設計創作, 到晚上我就會高興得在地板上跳舞。 ”麥子的開心溢於言表, 那種開心就像小孩子得了一顆好吃的糖, 不知如何傾訴,唯有手舞足蹈。

麥子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映射,就像一本說明書,使用規則、性格弱點都應讀懂,但有的人用了一輩子也沒有打開過自己的說明書。而他很清楚自己的性格特點,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因此在設計的路上始終保持一顆至純之心,迤邐而行。

設計師需要守護詩心

在閱梨的傢俱空間裡,常常能感受到某種詩意,這與創造者麥子的詩性估計不無關係。他覺得人保持一顆詩心跟保持一顆同情心一樣重要,如果越活越理性,生活也會變得無趣,作為一名設計師,有責任去保護一份童心,一份詩心,讓自己更天真、更浪漫,如果連基本的童心和詩心都沒有,設計作品中傳達的工藝也會變得無趣。

一件沒有藝術情感的設計作品如同無病呻吟的詩句,儘管辭藻華麗,形式完美,卻不能感人肺腑,引人動容。閱梨傢俱被有品位的人士所鍾愛,主要是因為每一件作品都有忠於生活的設計態度,承載了設計師或悲或喜的情感,這份情感化為觸手的溫潤、禪意的幽美,比內涵與靈魂表現得更為真摯。

麥子說,設計師情感的表達就像演員演戲一樣,首先要理解角色,預先跟搭檔對戲,培養了感情,才能演繹出完美效果。

設計師是情感豐富、內心細膩的人,如何將自己的情感融入設計之中,需要時間的沉澱也需要環境的烘托。麥子在設計開始之前,有一個習慣,聽一首喜歡的音樂。因為設計是剛硬的,只有利用音樂,摒棄雜念,讓心變得柔軟,才能更好地進入創作的通道,將自己的情感付諸設計作品之中。

雅俗共賞,最高審美理想

閱梨短短四五年時間,在全國已開了八十多家門店,其中還有十多家是生活館;作為一個設計師品牌,卻輕鬆實現量產,麥子認為這得益於閱梨所追求的美學最高理想——雅俗共賞。

讓雅的人可以欣賞到俗的樂趣,讓俗的人可以共用雅的韻味。麥子告訴新浪家居,雅跟俗是相互貫通的閉環,今日的俗會成為明天的雅,明天的雅可能又會成為後天的俗,所以在閱梨,雅俗分界線是模糊的。

“凡是打著高雅的名義去推廣產品,將自己定性為小眾,鄙視大眾審美的行為都是充滿惡意的。”麥子說,“不能低估大眾的審美,也不能小看大眾對高雅藝術的追求。設計師必須相信,追求藝術的美好與有溫度的生活,是人類奮鬥的目標,也是設計師的責任,尊重和理解消費者,善意地接納和欣賞他們美,才能創作多元化的產品。”

對於很多同行來說,閱梨是行業奇跡。很多企業家談到自己的成功之道時,通常會提及規模、歷史,而麥子的答案只有兩個字:用心。光有心的喜歡不夠,只花時間也不足,只有心力合一,才謂用心。不瞭解麥子和閱梨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個敷衍的答案。但麥子的搭檔和朋友們可不這麼認為。來自香港的五金專家、皮包匠人,來自行業的知名行銷大拿、紅人,都被麥子的用心所吸引;整個工廠的員工,都懂得自己的老闆是在用心做傢俱,所以他們相信,閱梨要做的就是中國最好的傢俱。也正因為這麼多人才的加盟,麥子才有更多的時間去投入到自己喜愛的傢俱設計,構建自我的精神家園。

對於設計師而言,用心就體現在設計作品時,把別人的生活經驗當作自己的經驗來感同身受。“設計嬰兒床時,考慮剛分娩的母親腰不好,床底就不能太低;孩子小,缺乏自我保護的本能,就要注意每一個突出部件的打磨。只有把愛投射到產品設計中,把消費者當成你誠心呵護的物件,你就會想一切都為了他好。”

能模仿的就不是秘密

和其他企業防同行如防狼不同,閱梨的麥子始終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對待業界。

麥子是一個很願意分享的人,如果有同行想要學習瞭解閱梨的產品,他基本上來者不拒、知無不言。在他眼中,傢俱沒有什麼秘密,唯一不可以被模仿的就是人和企業文化。在閱梨,所有中層幹部,企業文化倒背如流,源於市場的高度統一,也是閱梨人忠誠使命感的再現。

麥子說,品牌不是一種行為,是一種結果。這種結果建立在初心之上,通過長時間的堅持,慢慢形成一個他人對自己的印象,這種印象跟初心一致,因此建立了品牌形象。“消費者購買傢俱,首先是買一個故事,後續還需要我們對他有一種關懷,一張問候卡,一本雜誌,都是在提醒著下集,讓客戶對品牌積累一些故事,隨時可以在身邊分享,這種分享通過語言傳播出去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就是品牌。”

麥子一方面無視傳統傢俱業的繁文瑣節、忠於自我,另一方面,又充滿善意,徜徉在他的閱梨世界裡,建構著一個個詩意空間,提醒當代中國人,其實生活可以有另一種活法。

不知如何傾訴,唯有手舞足蹈。

麥子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映射,就像一本說明書,使用規則、性格弱點都應讀懂,但有的人用了一輩子也沒有打開過自己的說明書。而他很清楚自己的性格特點,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因此在設計的路上始終保持一顆至純之心,迤邐而行。

設計師需要守護詩心

在閱梨的傢俱空間裡,常常能感受到某種詩意,這與創造者麥子的詩性估計不無關係。他覺得人保持一顆詩心跟保持一顆同情心一樣重要,如果越活越理性,生活也會變得無趣,作為一名設計師,有責任去保護一份童心,一份詩心,讓自己更天真、更浪漫,如果連基本的童心和詩心都沒有,設計作品中傳達的工藝也會變得無趣。

一件沒有藝術情感的設計作品如同無病呻吟的詩句,儘管辭藻華麗,形式完美,卻不能感人肺腑,引人動容。閱梨傢俱被有品位的人士所鍾愛,主要是因為每一件作品都有忠於生活的設計態度,承載了設計師或悲或喜的情感,這份情感化為觸手的溫潤、禪意的幽美,比內涵與靈魂表現得更為真摯。

麥子說,設計師情感的表達就像演員演戲一樣,首先要理解角色,預先跟搭檔對戲,培養了感情,才能演繹出完美效果。

設計師是情感豐富、內心細膩的人,如何將自己的情感融入設計之中,需要時間的沉澱也需要環境的烘托。麥子在設計開始之前,有一個習慣,聽一首喜歡的音樂。因為設計是剛硬的,只有利用音樂,摒棄雜念,讓心變得柔軟,才能更好地進入創作的通道,將自己的情感付諸設計作品之中。

雅俗共賞,最高審美理想

閱梨短短四五年時間,在全國已開了八十多家門店,其中還有十多家是生活館;作為一個設計師品牌,卻輕鬆實現量產,麥子認為這得益於閱梨所追求的美學最高理想——雅俗共賞。

讓雅的人可以欣賞到俗的樂趣,讓俗的人可以共用雅的韻味。麥子告訴新浪家居,雅跟俗是相互貫通的閉環,今日的俗會成為明天的雅,明天的雅可能又會成為後天的俗,所以在閱梨,雅俗分界線是模糊的。

“凡是打著高雅的名義去推廣產品,將自己定性為小眾,鄙視大眾審美的行為都是充滿惡意的。”麥子說,“不能低估大眾的審美,也不能小看大眾對高雅藝術的追求。設計師必須相信,追求藝術的美好與有溫度的生活,是人類奮鬥的目標,也是設計師的責任,尊重和理解消費者,善意地接納和欣賞他們美,才能創作多元化的產品。”

對於很多同行來說,閱梨是行業奇跡。很多企業家談到自己的成功之道時,通常會提及規模、歷史,而麥子的答案只有兩個字:用心。光有心的喜歡不夠,只花時間也不足,只有心力合一,才謂用心。不瞭解麥子和閱梨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個敷衍的答案。但麥子的搭檔和朋友們可不這麼認為。來自香港的五金專家、皮包匠人,來自行業的知名行銷大拿、紅人,都被麥子的用心所吸引;整個工廠的員工,都懂得自己的老闆是在用心做傢俱,所以他們相信,閱梨要做的就是中國最好的傢俱。也正因為這麼多人才的加盟,麥子才有更多的時間去投入到自己喜愛的傢俱設計,構建自我的精神家園。

對於設計師而言,用心就體現在設計作品時,把別人的生活經驗當作自己的經驗來感同身受。“設計嬰兒床時,考慮剛分娩的母親腰不好,床底就不能太低;孩子小,缺乏自我保護的本能,就要注意每一個突出部件的打磨。只有把愛投射到產品設計中,把消費者當成你誠心呵護的物件,你就會想一切都為了他好。”

能模仿的就不是秘密

和其他企業防同行如防狼不同,閱梨的麥子始終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對待業界。

麥子是一個很願意分享的人,如果有同行想要學習瞭解閱梨的產品,他基本上來者不拒、知無不言。在他眼中,傢俱沒有什麼秘密,唯一不可以被模仿的就是人和企業文化。在閱梨,所有中層幹部,企業文化倒背如流,源於市場的高度統一,也是閱梨人忠誠使命感的再現。

麥子說,品牌不是一種行為,是一種結果。這種結果建立在初心之上,通過長時間的堅持,慢慢形成一個他人對自己的印象,這種印象跟初心一致,因此建立了品牌形象。“消費者購買傢俱,首先是買一個故事,後續還需要我們對他有一種關懷,一張問候卡,一本雜誌,都是在提醒著下集,讓客戶對品牌積累一些故事,隨時可以在身邊分享,這種分享通過語言傳播出去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就是品牌。”

麥子一方面無視傳統傢俱業的繁文瑣節、忠於自我,另一方面,又充滿善意,徜徉在他的閱梨世界裡,建構著一個個詩意空間,提醒當代中國人,其實生活可以有另一種活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