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名中醫教您怎麼讀中醫書籍

中醫雜談, 等你一起來談中醫, 談學習, 談養生, 談經驗, 談行醫故事!

導引

大家好, 讀書日, 你們讀了那些書呢?小郎中也正處於學習階段,

不知道讀那些書好, 先讀那些書, 中醫方面的書籍多而雜, 不知如何是好, 今日與大家共用甘肅基層名中醫貟克強老師在中醫讀書會群的分享, 與各位老師共勉, 歡迎大家文章末尾留言交流心得哦~

作者:貟克強

中醫書籍, 大致可以分為經典類、專著和醫話類以及醫案類。

經典就是四部經典:《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專著和醫話類者, 我個人歸納為, 針對某個具體學術問題的成冊專著、長篇專論以及短小談話, 其中專著比較嚴謹, 醫話比較雜散;醫案類者, 就是臨床診治案例的彙集。

這三類書我都讀, 但讀的形式有異。

對於《內經》, 如涉及到生命、生理、病理以及一些思想大道方面的問題時, 我就帶著問題重新專門去閱讀研究相關篇章。

對《本草經》的閱讀, 則主要是為了探討、檢索、應證一些藥物“常規運用”之外的用途和功用。

如生地這味藥, 除大家眾所周知的效用外, 《本經》又言其有“逐血痹”、“除痹”之功。

這個功用, 現在的醫者較少言及, 可能理解又有不同, 我分析其本質機理,

應該是通過生養津血、充絡暢流而達到通痹之功的, 屬潤而通之的範疇, 其適應範圍應該是屬血枯經閉、或血虛絡阻、或筋燥不舒之機者, 陰寒性質者定為不宜。

而《傷寒論》、《金匱要略》於我而言, 現在已不是專門去讀了, 而是除時時溫讀外,

在思考一個學術問題甚而在臨證過程中, 遇到和仲聖思想及經方醫學相關的問題, 如有記不起來或不太確定的, 就隨時翻檢, 我甚至在看病開方的過程中, 就隨手翻閱起來.

於我而言, 他們已成了手邊的工具書, 單位辦公室、診桌、家裡書桌、沙發扶手、枕邊等處, 都放置著這些不同版本的經典醫籍, 以便及時翻閱。

因為看病也好, 平時思考也罷, 遇到問題或靈感閃現是隨時隨地的, 如果當時不解決或記錄不下來, 等時過境遷就忘掉了或靈感消失了。

這裡重點要強調的是, 在閱讀、思考、鑽研和探討《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過程中, 一定要確立自己要遵循的經方醫學思想和體系, 也就是經方運用的學術途徑。

當前, 研究和運用經方的路子,

比較流行的有, 劉渡舟老的八綱和臟腑經絡結合起來的辨治思想, 胡希恕老的六經方證體系, 劉紹武先生的三部六病學術, 還有當下黃煌老師的方證、方人以及藥人的路子。

我個人確立的是, 在六經八綱、臟腑經絡等“多維立體”基礎上的“辨機論治觀”。 所謂“辨機論治觀”, 就不展開說了

因此, 我閱讀鑽研仲聖之學, 總是從“無字處”、“留白處”探索病和方之間、症和藥之間、症的變化和方之加減分合之間的內在機制及本質規律, 也就是我常提及的經方醫學“方機對應觀”。

如同是口渴, 理中湯重白術以崇脾布津(脾虛失布), 小青龍湯去夏加花粉潤燥生津(化熱傷津), 小柴胡湯去夏重人參加花粉益氣生津(熱傷氣津)。

同是腹痛, 理中湯重人參益脾元行氣滯(氣虛不運),四逆散加附子通陽行郁(陽鬱不伸),小柴胡湯去芩加芍緩肝和脾(木鬱乘土)。

把一個經方的方機以及所對應病證的本質病機掌握了,就能隨心所欲地運用這個經方了。

專著尤其醫話類,我很喜歡讀。因為這類書往往是作者學術思想、思路、思維以及方法論最直接的體現,是作者思考探索和臨床經驗的提煉、總結甚而是昇華。

而且有的醫話非常活潑生動有趣,不枯燥,如清代陸以湉的《冷廬醫話》、民國楊熙齡的《著園醫話》還有《沈紹九醫話》等。

讀這類書中的優秀者,可以直接借鑒作者比較完整、比較系統的核心精神,也是“道”方面的思想,而不是點滴零碎的東西。當然,於此我是有選擇性地讀,不著邊際、遐想臆測者不讀。

再說讀案。古代先賢大家的醫案,也往往是簡練精短,有者甚至是寥寥數語,如葉天士的醫案,其中的辨證辨機過程以及方解方義等大多缺如,就如國畫藝術手法中的“留白”。

這就需要我們在讀案的過程中補上去。我個人就是找出病因、病位、病性等形成病機的邏輯關係,以及病機和方藥之間深層的本質聯繫。

這樣才能理解作者自身如何診斷以及方藥運用的特點和規律,才能為你自己的臨床診治所借鑒,並可轉化為你自己的診治思路和方法。

如我在讀一本《末刻本葉氏醫案》時,發現每有少陰陰虧之機存在時,天士多加茯神,經思索體悟,知天士此處之用茯神,乃伏納或攝納少陰虛陽之義,這是有別於茯神“常規”之用者。

我用方機藥機對應的思路,對《黎庇留經方醫案》進行了讀說和發揮,作為我的《中醫夜話》系列之一,也即將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大家有興趣者可以到時參閱。

另外,讀醫話醫案,不僅是形成或驗證自己診治思想或方法論的途徑之一,還可以積累具體而點滴的診治知識點,主要屬於“術”方面者居多,如專方專藥、驗方驗藥,尤其是流傳不廣、人皆少知者。

不管這些出自名醫大家,還是陋巷村野,均應一視同仁;但對這些經驗性知識點,一定要探究個所以然,就是其內在的機理實質是什麼,是否有一定的適應範圍。

最後,還有一點必須要提出來,就是有的中醫尤其是當下的一些所謂名中醫,寫的書、講的課,實在是想像力豐富,滿腦子的跑火車,滿嘴巴的呼風喚雨,千花亂墜,花裡胡哨,很吸引人

但這些“花”總落不到實處,經不住推敲,說白了就是從各個角度而言機理不實、邏輯不通,不嚴謹,自誤誤人,最有害者是誤導了一些年輕中醫或功底淺、分辨力不強的中醫人。

這樣的書堅決不能讀,這樣的課,堅決不能聽。學中醫一定要講本質、講機理、講邏輯。

(在“中醫讀書會”中的演講文稿)

作者:貟克強

版權申明:由中醫雜談編輯部編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小郎中

校稿:魯海花 陳伏鳳

責任編輯:包芳芳

編審:宋利強

理中湯重人參益脾元行氣滯(氣虛不運),四逆散加附子通陽行郁(陽鬱不伸),小柴胡湯去芩加芍緩肝和脾(木鬱乘土)。

把一個經方的方機以及所對應病證的本質病機掌握了,就能隨心所欲地運用這個經方了。

專著尤其醫話類,我很喜歡讀。因為這類書往往是作者學術思想、思路、思維以及方法論最直接的體現,是作者思考探索和臨床經驗的提煉、總結甚而是昇華。

而且有的醫話非常活潑生動有趣,不枯燥,如清代陸以湉的《冷廬醫話》、民國楊熙齡的《著園醫話》還有《沈紹九醫話》等。

讀這類書中的優秀者,可以直接借鑒作者比較完整、比較系統的核心精神,也是“道”方面的思想,而不是點滴零碎的東西。當然,於此我是有選擇性地讀,不著邊際、遐想臆測者不讀。

再說讀案。古代先賢大家的醫案,也往往是簡練精短,有者甚至是寥寥數語,如葉天士的醫案,其中的辨證辨機過程以及方解方義等大多缺如,就如國畫藝術手法中的“留白”。

這就需要我們在讀案的過程中補上去。我個人就是找出病因、病位、病性等形成病機的邏輯關係,以及病機和方藥之間深層的本質聯繫。

這樣才能理解作者自身如何診斷以及方藥運用的特點和規律,才能為你自己的臨床診治所借鑒,並可轉化為你自己的診治思路和方法。

如我在讀一本《末刻本葉氏醫案》時,發現每有少陰陰虧之機存在時,天士多加茯神,經思索體悟,知天士此處之用茯神,乃伏納或攝納少陰虛陽之義,這是有別於茯神“常規”之用者。

我用方機藥機對應的思路,對《黎庇留經方醫案》進行了讀說和發揮,作為我的《中醫夜話》系列之一,也即將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大家有興趣者可以到時參閱。

另外,讀醫話醫案,不僅是形成或驗證自己診治思想或方法論的途徑之一,還可以積累具體而點滴的診治知識點,主要屬於“術”方面者居多,如專方專藥、驗方驗藥,尤其是流傳不廣、人皆少知者。

不管這些出自名醫大家,還是陋巷村野,均應一視同仁;但對這些經驗性知識點,一定要探究個所以然,就是其內在的機理實質是什麼,是否有一定的適應範圍。

最後,還有一點必須要提出來,就是有的中醫尤其是當下的一些所謂名中醫,寫的書、講的課,實在是想像力豐富,滿腦子的跑火車,滿嘴巴的呼風喚雨,千花亂墜,花裡胡哨,很吸引人

但這些“花”總落不到實處,經不住推敲,說白了就是從各個角度而言機理不實、邏輯不通,不嚴謹,自誤誤人,最有害者是誤導了一些年輕中醫或功底淺、分辨力不強的中醫人。

這樣的書堅決不能讀,這樣的課,堅決不能聽。學中醫一定要講本質、講機理、講邏輯。

(在“中醫讀書會”中的演講文稿)

作者:貟克強

版權申明:由中醫雜談編輯部編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小郎中

校稿:魯海花 陳伏鳳

責任編輯:包芳芳

編審:宋利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