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SOHO辦公,為馬克思理想的實現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導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勞動是財富的源泉, 也是幸福的源泉, “要堅持社會公平正義, 排除阻礙勞動者參與發展、分享發展成果的障礙,

努力讓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 勞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石和原點, 在當下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 勞動問題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近日, 上海師範大學舉行“第二屆勞動人權馬克思主義論壇”, 參會代表從各自視角圍繞“勞動”這一主題進行了探討。 文匯特摘發部分學者文章及觀點, 以饗讀者。

從全球看實現體面勞動的變數及其應對

以英國“脫歐”、特朗普勝選美國總統、歐美多國政局動盪為標誌, 全球化進程似乎出現了一個拐點, 其中“沉默的”中下層發力之能量不可小覷, 甚至被認為是民粹思潮的“逆襲”……包括實現體面勞動及其四大支柱(就業、權利、保障和對話)似乎也發生了某些動搖, 引起了某些震盪,

這些現象也激發了人們思考勞資關係的新特點新動態新趨勢。

體面勞動面臨變局

勞資關係的一個重要進步就是勞動力市場的建立, 勞動者可以在市場中參與競爭, 物品和個人得以自由流動, 產權獲得保護, 法律允許勞動者組成聯盟與雇主談判等等。 為了緩和勞資矛盾, 各國政府也越來越介入進來, 通過立法界定勞資權益, 促使勞資關係法律化、制度化, 而勞動力市場政策(LMP)便成為規範勞資關係最重要的內容。

經過多年積累, 發達國家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勞資關係體制和勞動力市場。 勞動力市場的競爭政策包括市場交易規則的建立與實施、反壟斷;結構政策通過補貼和減免稅收來調整經濟活動的相對價格,

改善資源配置;收入政策包括社會保障政策等對市場交易的收益進行重新分配;公共物品和服務由政府提供, 以彌補市場供給不足。 這些政策舉措和工具比較有力地促進了勞動的“體面”性。

由於全球化, 資本流動性增加, 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大國廉價勞動力優勢吸引了大量外資,

發達國家傳統產業日益“空心化”, 它們比較僵硬的勞動力市場和高福利的社會保障捉襟見肘。 在這種形勢下, 增加就業的靈活性和降低社會保障水準就是使勞動力市場適應新變化的主要方式了。 那麼, 對於勞動者來說, 靈活性似乎意味著在就業同時承擔家庭責任, 還能夠應付從業期間的各種變化, 如失業、培訓和職業變更, 以及退休領取養老金的時間。 這能否平衡新的勞動力供求關係, 能否有利於實現體面勞動呢?

勞動乳酪被改革?

實現體面勞動是一個世界性的勞(資)動關係問題。 在全球化進程中, 勞資關係的最大變化就是流動性和靈活性都增強了, 並引發一系列經濟社會政治變化。

各國為了提高競爭力, 降低勞動成本, 包括採取工資節制、靈活的工作時間、推遲退休年齡和大面積非正規就業等等措施來緩解就業壓力。

——工資節制(wage moderation)。 上世紀90年代以來, 發達國家勞動者工資普遍增長緩慢, 出現了所謂“工資節制”, 即實際工資增長低於勞動生產率增長。 由於這些國家的勞動力越來越多地從工業製造業轉向服務業, 而服務業的勞動效率遠低於製造業, 這就牽動了整個社會的勞動生產率下降, 導致工資水準遲滯。 發達國家的失業者大多享有失業津貼, 失業津貼的替代率(占原收入的比重)在各國很不一樣, 領取時間長度也有很大差別。 但失業津貼也有負效應:一是成為就業參與率低的誘因, 經合組織和世界銀行提供的證據表明,失業補貼對平均失業率會產生強烈的促進作用。二是雇主更傾向使用臨時工,即便一些國家規定雇傭臨時工要為失業保障交更高的工薪稅,但仍然要低於解雇固定工支付的失業津貼。

德國2005年強力推出《哈茨改革IV》,將失業救濟金與社會救濟金合併,結束了原來的雙重保險,失業者只能維持“基本生活”的低保水準;並強制失業者接受勞動部門介紹的合法工作。丹麥的就業政策更加靈活,簡化就業程式,解雇自由度高,與此同時政府加大培訓投入,失業率只有鄰國的一半。

——靈活工時。發達國家的解雇成本很高,雇主不願意雇傭新人,這對年輕人不利。全球化條件下的企業競爭力需要更大的靈活性來增強,各國因此紛紛放鬆了解雇管制,或對勞動立法進行彈性化改革。

從2005年起,法國立法允許雇員加班(但每週和每天最高工時分別為48小時和10小時),加班工資遞進增加,且不必交稅。法國還允許以集體合同形式規定每週超時工作(以每天12小時為限),服務行業如餐飲業、娛樂業和零售業大都採取了這種方式。2014年7月,俄羅斯互聯網招聘公司“獵頭者”一項有關每週四天工作日的調查結果顯示,大約25%的雇主反對縮減工作日,10%雇主支持,67%勞動者也不支持縮減工作日。這似乎意味著人們寧願靈活工時,而不是減少工作日。靈活工時還可以同“工作分享”(work sharing)結合起來,工作分享制是為了維持或提高就業水準,通過調整付薪工作時間安排的辦法。工作分享主要有工作崗位分享制、時間購買計畫、縮短法定工作時間、過渡性退休和彈性工作制等形式。

——非正規就業。非正規就業包括:非全日制工作合同,這類人員多為低技能勞動者;固定期限工作合同,是指在特定時間內,或完成特定工作的就業合同;勞服工,指勞動者被勞動服務公司再派遣到各個公司的工作合同(類似勞務派遣);小企業工作的勞動者(此類企業未實施勞動法,也沒有工會);依附于某主要客戶的獨立從業人員。新興服務業的出現,為非正規化就業提供了大環境。

全球化時代,社會對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需求不斷增長,城市化進程和教育普及,使非正式工作坊迅速生長。特別是借助發達的網路,非正式的創業更是探尋機會和選擇的方式。非正式的創新經濟是建築師、藝術家、設計師和軟體發展商等專業人士大顯身手的舞臺。這種就業方式隨即帶動了其他的服務專案,例如外賣、快遞業和家政服務。對於這種就業方式,贊成者認為勞資都有好處,雇主不用在淡季、無業務時支付薪酬,雇員可以彈性上班;批評者則認為這簡直是明目張膽的“剝削”。這樣的就業方式對體面勞動及其權益保障提出了新挑戰。

——推遲退休。人口老齡化已越來越成為影響各國勞動狀況的重要因素。通常認為老年人提前退休可以為年輕人騰出工作崗位,然而事態的發展並非如此,提前退休不但加大了養老金負擔,還對未來勞動者產生了消極影響,本來周工作日已經不斷減少,提前退休等於進一步縮短了全部工作日;而隨著人的預期壽命延長,提前退休使許多人無所事事,浪費了工作機會;更重要的是提前退休並沒有為年輕人創造工作機會。

近年來,歐洲國家紛紛調整退休政策,推遲退休延長工作壽命,限制養老金領取資格。但是,許多國家都發生了針對延遲退休政策的大規模抗議活動乃至社會騷亂。如何落實世界衛生組織和歐盟委員會提倡“積極的老齡化”(positive aging),還要解決就業市場的年齡歧視問題。勞動力市場要適應人口老齡化,企業也要適應勞動力老齡化;要為老年人提供合適的工作機會,包括適合他們的培訓,推廣終身學習,創造適合老齡化勞動力的工作環境,採用比較靈活的工作方式等等,都是有待改進的體面勞動問題。

實現體面勞動必須正視的問題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2015年世界就業與社會展望》報告,當前世界經濟無法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全球就業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人們漸漸放棄傳統的就業模式,即那種依賴雇主以賺取穩定薪金的全職工作模式。勞動力市場趨於多樣化,有近四分之三的工作者沒有長期雇傭合同。發達國家的有關改革,無非是調動工作積極性,增強企業競爭力,這對於我國勞動力市場的政策導向,為實現中國版的體面勞動提供新方案不無啟發意義。

一是要認清勞動雇傭方式正在加速改變的趨勢。事實上,雇主普遍更願意採用靈活方式調節勞動力需求乃大勢所趨。靈活性有利於流動,有利於勞動者掌握新的技能和經驗,這對年輕人比較有益;同時還降低了生產成本(工資),生產要素替代更具有彈性,企業更具有競爭力;但靈活性也意味著沒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預期,這也勢必對勞動者造成心理壓力和不安全感。

二是抓住提高就業能力就業效率這個關鍵。在全球化條件下,由於技術進步和產業調整,提高勞動者的“可雇傭性”(employability)便成為一個重要本領,包括勞動者所需要的通用技能、工作場所的條件(支援的可獲得性、適當性等)和勞動力市場條件(勞動力供求、職務可持續性等),其實就是勞動者或人力資本的競爭力。為此,政府如何實施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包括為失業者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求職説明和就業服務、就業和工資補貼以及公共工程計畫就非常重要了。

三是加快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增進勞動安全感。後工業社會轉型並沒有“清零”階級政治,而是在傳統的階級分化之上疊加了新的分化,這些新的分化如果阻礙了邊緣群體融入社會,就很可能導致新的社會分裂。改革的總效果是增加了勞動供給,這也強化了資本挑三揀四的動機和可能。由於福利減少,勞動者總體收入占比是下降的,這就降低或削弱了他們的消費能力,增加了生產過剩。全球化時代的風險不同以往,各項生活成本都在增加,如果沒有穩定的社會預期(穩定的工作和保障),勢必增加社會成員的不安全感,由此引發新的社會問題乃至街頭抗爭。近年歐美國家民粹思潮“逆襲”就是一個明證。

為了應對全球化競爭,各國勞動力市場和福利制度都在進行調整,基本是推行靈活的勞動力市場政策,放鬆放寬用工管制,同時改革過於慷慨的福利體制,將失業津貼轉向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投入。隨著勞動關係多元化、複雜化,如何提升勞動者應對各種挑戰和風險的能力,更好地實現體面勞動,也要求我們注意吸取人家的經驗教訓,未雨綢繆。(作者為復旦大學教授)

S0H0,工作領域中的一場道德革命

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隨時隨地的移動辦公成為可能。作為移動辦公的典型代表——SOHO辦公日益受到年輕工作者的喜愛和熱捧。

就現狀而言,SOHO辦公仍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它對人類工作生活已經產生了潛在影響,並且在未來將會產生革命性影響。

(一)SOHO賦予普通工作者以工作主體的資格

自工業革命之後,當機器化大生產、流水線生產模式以及泰勒制為代表的標準化科學管理模式在整個工作領域中被廣泛採用之後,越來越多的普通工作者卻喪失了工作的自主性。對此,馬克思寄希望於無產階級革命,希望通過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掌握國家政權,讓工人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從而成為工作的主人。SOHO方式的出現,恰恰為馬克思理想的實現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SOHO族在整個工作過程中是自由自主的。第一,工作者對工作場所具有自由選擇權,既可以選擇在家裡辦公,也可以選擇去咖啡廳、公園等戶外場所辦公;第二,工作者對工作時間具有自由支配權;第三,工作者對工作節奏具有自由控制權;第四,工作者對工作目標和工作內容具有自由設定權;第五,工作者對工作成果具有自由的分配權。

(二)SOHO賦予“工作”以全新的道德意義

在當代人的觀念世界裡,“工作”一詞帶有一定的工具性、強制性與等級化並存的概念。如何剔除現代“工作”概念中這些負面因素?SOHO的出現為此提供了解決之道。

第一,SOHO有助於改變現代工作的謀生性特徵,使工作成為個人的一種興趣愛好,成為點亮人性、展示自我價值的平臺。第二,SOHO有助於改變現代工作的強制性特徵,SOHO族在工作中獲得主體地位,工作內容、形式、進程、節奏等都是由自己決定。第三,SOHO有助於改變現代工作的等級性特徵。其一,在SOHO中“職業”的概念將會被逐漸消解,附著於“職業”之上的等級觀念隨之消逝。其二,高學歷、高技能人才對SOHO辦公的選擇,消解了傳統的“鐵飯碗”觀念。其三,在SOHO中,人們更注重個性的展現、自我價值的實現,SOHO族肯定自我的形式是通過工作自身實現的,而不是他者。

(三)SOHO有助於構建平等的工作關係及其組織形式

制度化的平等在人類社會中已推行數百年之久,但在工作領域中平等觀念的推進尤為艱難。這種不平等現象是由現代工作關係、工作制度、工作文化共同塑造的,即通過制度化的手段將這種不平等合理化、合法化,使得民眾視其為理所當然。但SOHO工作方式的出現,為此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答案。

一方面,SOHO中所蘊含的工作關係消除了雇傭者與被雇傭者之間的身份差異,有助於構建平等的工作關係。在初級的SOHO中,一部分公司將自己的業務直接外包給個體工作者,兩者的關係不再是傳統的雇傭關係,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闆。在更高級的SOHO中,工作者之間可能是臨時性的合夥關係,任務完成後團體隨之解散。

另一方面,SOHO有助於改變現代科層制為代表的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SOHO辦公是一個扁平化的世界,每位工作者都可以直接作為獨立的個體與網上的任何一個“節點”進行工作交往,“上下級”概念會逐步退出歷史舞臺。當人們以平等的身份進行工作實踐的結果將是:平等的理念在人類社會中得以不斷鞏固和深化。

(四)SOHO有助於實現工作與生活的有機融合

工作與生活二元對立的生活方式是自工業革命之後才出現的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一方面,現代工作方式造成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分離。另一方面,現代工作方式造成工作與休閒的分離。這一割裂是現代諸多社會問題產生的重要根源之一,SOHO的出現為此提供了頗具價值的化解之道。

一方面,SOHO實現了工作與家庭的融合,因為SOHO辦公的起初形態就是“居家辦公”。另一方面,SOHO實現了工作與休閒的融合。SOHO將工作者從強制狀態中解放出來,賦予工作者以意志自由,極大地發揮了他們潛在的創造性;SOHO族自身就是具有特殊技能的一族,因為要在激烈的工作競爭中存在,沒有可以依賴的外界力量,只有依賴於自身的獨特性;SOHO族從人與人的依賴關係中解放出來,可以與任何人展開自由的社會交往。SOHO由此解決了現代人碎片化存在所帶來的諸多問題,使得人作為一個“整體性存在”的理念得以實現。

當然,SOHO解決了一些問題,也生出了新問題。比如,工作與生活融合之後,會不會對現有的家庭生活構成威脅?這種工作方式能否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現在的工作倫理能否適用於SOHO中?等等。SOHO所引出的一系列問題還有待學界進一步研究。(作者為湖南師範大學講師)

>>>觀點

勞動幸福是文化價值體系的核心

何雲峰(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勞動幸福是文化價值體系的核心,勞動幸福的最根本標誌是創造性誠實勞動得到應有的尊重。勞動作為人類社會存在方式,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任何時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作為社會主義最核心的價值主張,“尊重勞動”有其特殊的含義,即尊重勞動展現社會主義的本質。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是一切平等的根源、一切自由的根源,以及人的價值的根源。因此,尊重勞動可以看作是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如果說資本主義堅持的是所謂天賦人權,那麼社會主義就堅持的是勞動人權。這是因為:尊重勞動反映了社會主義不同於資本主義之最根本的核心要旨。資本主義強調資本,甚至唯資本至上;社會主義則把尊重勞動當作社會立法、社會公平正義以及自由的根源和終極說明。只有勞動得到應有的尊重,社會才能達到勞動幸福的整體狀態。

發展人的勞動本質是最大的勞動幸福

王天恩(上海大學教授):發展人的勞動本質是最大的勞動幸福,勞動幸福是最高價值標準,勞動幸福程度體現在人的解放程度之中。創造性勞動是勞動越來越彰顯的更高層次的活動,創造活動才是最符合人性的活動。只有創造活動同人的發展密切聯繫在一起,創造活動是人的展開,從這一角度創造力解放不僅是社會的問題,也是人的發展的問題。勞動創造人是具有普遍性的,它並不是針對個人,而是針對人類進化而言。因此,個體並不體現為由狹隘的勞動所創造,一個人只有在社會化中才能成為人。人本來就是以相互性為基本特徵的存在,而恰恰是資訊本身以相互性為基本特徵。這兩個基本特徵在當代社會疊加,為勞動問題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空間,勞動應該在關聯中進行研究。

馬克思提出的“勞動”概念是對黑格爾思想的繼承和超越

徐春(北京大學教授):馬克思在關於人的本質的論述時是從哲學意義上提出“勞動”概念,對黑格爾思想有一個繼承和超越。

馬克思超越黑格爾的地方在於:首先,馬克思認為人的物質生產勞動與動物的活動所具有的根本區別是,人的活動是有自我意識的,有目的的,動物是完全出於本能。其次,人的活動不是僅由肉體需要進行的生產,人的生產只有在超出肉體需要才是真正的生產,這個生產包括物質活動,也包括人類精神創造。再次,人類在改造物質世界活動的時候,不但改造自然,也在改變人本身,人自身得到不斷完善。最後,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只是維持生命的存活,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不僅按照物的尺度進行生產,更是按照人的尺度進行美的塑造。

勞動哲學是勞動文化學的理論基礎

王江松(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授):勞動哲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勞動哲學作為哲學的分支學科,是勞動科學的基礎學科。

勞動哲學作為應用哲學,是打通哲學和勞動科學的橋樑和仲介,不僅具有理論價值,還具有社會價值,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勞動文化作為勞動哲學的實踐層面,也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實現勞動解放必須澄清六個問題

陳學明(復旦大學教授):勞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的兩大發現中的重要範疇,也是溝通兩大發現的一個重要橋樑。勞動解放是從兩大發現所得出的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深刻表述。

實現勞動解放需要對六個問題進行推敲和思考:一、勞動力是不是商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何種程度上讓勞動力進入市場?二、人為什麼要勞動,勞動是目的還是手段?三、人應當在消費中還是在勞動中實現幸福?四、馬克思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批判的是生產方式還是人的存在方式,抑或對兩者的批判相結合?五、勞動是不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社會財富形成中勞動者的主體作用有沒有改變?六、勞動向非物質勞動轉化,是否意味著勞動向勞動解放跨出了重大的一步?

培育“工匠精神”要“脫虛向實”

魯品越(上海財經大學教授):中國目前缺乏“工匠精神”,這一現象的產生需要尋找其根源:中國古代社會落後的生產力和階級制度,造成了“工匠精神”沒有生存的土壤。社會主義初期,中國製造業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原則曾經中斷,“工匠精神”實際上被壓制了。改革開放新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最有利於發展“工匠精神”,但是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經濟發展出現兩種傾向。一個是在製造業內部以洋品牌為中心,另一個是以金融為中心,這兩種傾向帶來的一些極端化的“脫虛向實”現象,也不利於“工匠精神”的形成。

當前我國培育“工匠精神”首先要“脫虛向實”,把經濟引向崇尚實體經濟這種制度和文化上來;另外要加強對勞動人民進行技能性培養。

經合組織和世界銀行提供的證據表明,失業補貼對平均失業率會產生強烈的促進作用。二是雇主更傾向使用臨時工,即便一些國家規定雇傭臨時工要為失業保障交更高的工薪稅,但仍然要低於解雇固定工支付的失業津貼。

德國2005年強力推出《哈茨改革IV》,將失業救濟金與社會救濟金合併,結束了原來的雙重保險,失業者只能維持“基本生活”的低保水準;並強制失業者接受勞動部門介紹的合法工作。丹麥的就業政策更加靈活,簡化就業程式,解雇自由度高,與此同時政府加大培訓投入,失業率只有鄰國的一半。

——靈活工時。發達國家的解雇成本很高,雇主不願意雇傭新人,這對年輕人不利。全球化條件下的企業競爭力需要更大的靈活性來增強,各國因此紛紛放鬆了解雇管制,或對勞動立法進行彈性化改革。

從2005年起,法國立法允許雇員加班(但每週和每天最高工時分別為48小時和10小時),加班工資遞進增加,且不必交稅。法國還允許以集體合同形式規定每週超時工作(以每天12小時為限),服務行業如餐飲業、娛樂業和零售業大都採取了這種方式。2014年7月,俄羅斯互聯網招聘公司“獵頭者”一項有關每週四天工作日的調查結果顯示,大約25%的雇主反對縮減工作日,10%雇主支持,67%勞動者也不支持縮減工作日。這似乎意味著人們寧願靈活工時,而不是減少工作日。靈活工時還可以同“工作分享”(work sharing)結合起來,工作分享制是為了維持或提高就業水準,通過調整付薪工作時間安排的辦法。工作分享主要有工作崗位分享制、時間購買計畫、縮短法定工作時間、過渡性退休和彈性工作制等形式。

——非正規就業。非正規就業包括:非全日制工作合同,這類人員多為低技能勞動者;固定期限工作合同,是指在特定時間內,或完成特定工作的就業合同;勞服工,指勞動者被勞動服務公司再派遣到各個公司的工作合同(類似勞務派遣);小企業工作的勞動者(此類企業未實施勞動法,也沒有工會);依附于某主要客戶的獨立從業人員。新興服務業的出現,為非正規化就業提供了大環境。

全球化時代,社會對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需求不斷增長,城市化進程和教育普及,使非正式工作坊迅速生長。特別是借助發達的網路,非正式的創業更是探尋機會和選擇的方式。非正式的創新經濟是建築師、藝術家、設計師和軟體發展商等專業人士大顯身手的舞臺。這種就業方式隨即帶動了其他的服務專案,例如外賣、快遞業和家政服務。對於這種就業方式,贊成者認為勞資都有好處,雇主不用在淡季、無業務時支付薪酬,雇員可以彈性上班;批評者則認為這簡直是明目張膽的“剝削”。這樣的就業方式對體面勞動及其權益保障提出了新挑戰。

——推遲退休。人口老齡化已越來越成為影響各國勞動狀況的重要因素。通常認為老年人提前退休可以為年輕人騰出工作崗位,然而事態的發展並非如此,提前退休不但加大了養老金負擔,還對未來勞動者產生了消極影響,本來周工作日已經不斷減少,提前退休等於進一步縮短了全部工作日;而隨著人的預期壽命延長,提前退休使許多人無所事事,浪費了工作機會;更重要的是提前退休並沒有為年輕人創造工作機會。

近年來,歐洲國家紛紛調整退休政策,推遲退休延長工作壽命,限制養老金領取資格。但是,許多國家都發生了針對延遲退休政策的大規模抗議活動乃至社會騷亂。如何落實世界衛生組織和歐盟委員會提倡“積極的老齡化”(positive aging),還要解決就業市場的年齡歧視問題。勞動力市場要適應人口老齡化,企業也要適應勞動力老齡化;要為老年人提供合適的工作機會,包括適合他們的培訓,推廣終身學習,創造適合老齡化勞動力的工作環境,採用比較靈活的工作方式等等,都是有待改進的體面勞動問題。

實現體面勞動必須正視的問題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2015年世界就業與社會展望》報告,當前世界經濟無法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全球就業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人們漸漸放棄傳統的就業模式,即那種依賴雇主以賺取穩定薪金的全職工作模式。勞動力市場趨於多樣化,有近四分之三的工作者沒有長期雇傭合同。發達國家的有關改革,無非是調動工作積極性,增強企業競爭力,這對於我國勞動力市場的政策導向,為實現中國版的體面勞動提供新方案不無啟發意義。

一是要認清勞動雇傭方式正在加速改變的趨勢。事實上,雇主普遍更願意採用靈活方式調節勞動力需求乃大勢所趨。靈活性有利於流動,有利於勞動者掌握新的技能和經驗,這對年輕人比較有益;同時還降低了生產成本(工資),生產要素替代更具有彈性,企業更具有競爭力;但靈活性也意味著沒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預期,這也勢必對勞動者造成心理壓力和不安全感。

二是抓住提高就業能力就業效率這個關鍵。在全球化條件下,由於技術進步和產業調整,提高勞動者的“可雇傭性”(employability)便成為一個重要本領,包括勞動者所需要的通用技能、工作場所的條件(支援的可獲得性、適當性等)和勞動力市場條件(勞動力供求、職務可持續性等),其實就是勞動者或人力資本的競爭力。為此,政府如何實施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包括為失業者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求職説明和就業服務、就業和工資補貼以及公共工程計畫就非常重要了。

三是加快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增進勞動安全感。後工業社會轉型並沒有“清零”階級政治,而是在傳統的階級分化之上疊加了新的分化,這些新的分化如果阻礙了邊緣群體融入社會,就很可能導致新的社會分裂。改革的總效果是增加了勞動供給,這也強化了資本挑三揀四的動機和可能。由於福利減少,勞動者總體收入占比是下降的,這就降低或削弱了他們的消費能力,增加了生產過剩。全球化時代的風險不同以往,各項生活成本都在增加,如果沒有穩定的社會預期(穩定的工作和保障),勢必增加社會成員的不安全感,由此引發新的社會問題乃至街頭抗爭。近年歐美國家民粹思潮“逆襲”就是一個明證。

為了應對全球化競爭,各國勞動力市場和福利制度都在進行調整,基本是推行靈活的勞動力市場政策,放鬆放寬用工管制,同時改革過於慷慨的福利體制,將失業津貼轉向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投入。隨著勞動關係多元化、複雜化,如何提升勞動者應對各種挑戰和風險的能力,更好地實現體面勞動,也要求我們注意吸取人家的經驗教訓,未雨綢繆。(作者為復旦大學教授)

S0H0,工作領域中的一場道德革命

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隨時隨地的移動辦公成為可能。作為移動辦公的典型代表——SOHO辦公日益受到年輕工作者的喜愛和熱捧。

就現狀而言,SOHO辦公仍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它對人類工作生活已經產生了潛在影響,並且在未來將會產生革命性影響。

(一)SOHO賦予普通工作者以工作主體的資格

自工業革命之後,當機器化大生產、流水線生產模式以及泰勒制為代表的標準化科學管理模式在整個工作領域中被廣泛採用之後,越來越多的普通工作者卻喪失了工作的自主性。對此,馬克思寄希望於無產階級革命,希望通過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掌握國家政權,讓工人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從而成為工作的主人。SOHO方式的出現,恰恰為馬克思理想的實現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SOHO族在整個工作過程中是自由自主的。第一,工作者對工作場所具有自由選擇權,既可以選擇在家裡辦公,也可以選擇去咖啡廳、公園等戶外場所辦公;第二,工作者對工作時間具有自由支配權;第三,工作者對工作節奏具有自由控制權;第四,工作者對工作目標和工作內容具有自由設定權;第五,工作者對工作成果具有自由的分配權。

(二)SOHO賦予“工作”以全新的道德意義

在當代人的觀念世界裡,“工作”一詞帶有一定的工具性、強制性與等級化並存的概念。如何剔除現代“工作”概念中這些負面因素?SOHO的出現為此提供了解決之道。

第一,SOHO有助於改變現代工作的謀生性特徵,使工作成為個人的一種興趣愛好,成為點亮人性、展示自我價值的平臺。第二,SOHO有助於改變現代工作的強制性特徵,SOHO族在工作中獲得主體地位,工作內容、形式、進程、節奏等都是由自己決定。第三,SOHO有助於改變現代工作的等級性特徵。其一,在SOHO中“職業”的概念將會被逐漸消解,附著於“職業”之上的等級觀念隨之消逝。其二,高學歷、高技能人才對SOHO辦公的選擇,消解了傳統的“鐵飯碗”觀念。其三,在SOHO中,人們更注重個性的展現、自我價值的實現,SOHO族肯定自我的形式是通過工作自身實現的,而不是他者。

(三)SOHO有助於構建平等的工作關係及其組織形式

制度化的平等在人類社會中已推行數百年之久,但在工作領域中平等觀念的推進尤為艱難。這種不平等現象是由現代工作關係、工作制度、工作文化共同塑造的,即通過制度化的手段將這種不平等合理化、合法化,使得民眾視其為理所當然。但SOHO工作方式的出現,為此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答案。

一方面,SOHO中所蘊含的工作關係消除了雇傭者與被雇傭者之間的身份差異,有助於構建平等的工作關係。在初級的SOHO中,一部分公司將自己的業務直接外包給個體工作者,兩者的關係不再是傳統的雇傭關係,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闆。在更高級的SOHO中,工作者之間可能是臨時性的合夥關係,任務完成後團體隨之解散。

另一方面,SOHO有助於改變現代科層制為代表的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SOHO辦公是一個扁平化的世界,每位工作者都可以直接作為獨立的個體與網上的任何一個“節點”進行工作交往,“上下級”概念會逐步退出歷史舞臺。當人們以平等的身份進行工作實踐的結果將是:平等的理念在人類社會中得以不斷鞏固和深化。

(四)SOHO有助於實現工作與生活的有機融合

工作與生活二元對立的生活方式是自工業革命之後才出現的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一方面,現代工作方式造成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分離。另一方面,現代工作方式造成工作與休閒的分離。這一割裂是現代諸多社會問題產生的重要根源之一,SOHO的出現為此提供了頗具價值的化解之道。

一方面,SOHO實現了工作與家庭的融合,因為SOHO辦公的起初形態就是“居家辦公”。另一方面,SOHO實現了工作與休閒的融合。SOHO將工作者從強制狀態中解放出來,賦予工作者以意志自由,極大地發揮了他們潛在的創造性;SOHO族自身就是具有特殊技能的一族,因為要在激烈的工作競爭中存在,沒有可以依賴的外界力量,只有依賴於自身的獨特性;SOHO族從人與人的依賴關係中解放出來,可以與任何人展開自由的社會交往。SOHO由此解決了現代人碎片化存在所帶來的諸多問題,使得人作為一個“整體性存在”的理念得以實現。

當然,SOHO解決了一些問題,也生出了新問題。比如,工作與生活融合之後,會不會對現有的家庭生活構成威脅?這種工作方式能否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現在的工作倫理能否適用於SOHO中?等等。SOHO所引出的一系列問題還有待學界進一步研究。(作者為湖南師範大學講師)

>>>觀點

勞動幸福是文化價值體系的核心

何雲峰(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勞動幸福是文化價值體系的核心,勞動幸福的最根本標誌是創造性誠實勞動得到應有的尊重。勞動作為人類社會存在方式,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任何時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作為社會主義最核心的價值主張,“尊重勞動”有其特殊的含義,即尊重勞動展現社會主義的本質。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是一切平等的根源、一切自由的根源,以及人的價值的根源。因此,尊重勞動可以看作是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如果說資本主義堅持的是所謂天賦人權,那麼社會主義就堅持的是勞動人權。這是因為:尊重勞動反映了社會主義不同於資本主義之最根本的核心要旨。資本主義強調資本,甚至唯資本至上;社會主義則把尊重勞動當作社會立法、社會公平正義以及自由的根源和終極說明。只有勞動得到應有的尊重,社會才能達到勞動幸福的整體狀態。

發展人的勞動本質是最大的勞動幸福

王天恩(上海大學教授):發展人的勞動本質是最大的勞動幸福,勞動幸福是最高價值標準,勞動幸福程度體現在人的解放程度之中。創造性勞動是勞動越來越彰顯的更高層次的活動,創造活動才是最符合人性的活動。只有創造活動同人的發展密切聯繫在一起,創造活動是人的展開,從這一角度創造力解放不僅是社會的問題,也是人的發展的問題。勞動創造人是具有普遍性的,它並不是針對個人,而是針對人類進化而言。因此,個體並不體現為由狹隘的勞動所創造,一個人只有在社會化中才能成為人。人本來就是以相互性為基本特徵的存在,而恰恰是資訊本身以相互性為基本特徵。這兩個基本特徵在當代社會疊加,為勞動問題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空間,勞動應該在關聯中進行研究。

馬克思提出的“勞動”概念是對黑格爾思想的繼承和超越

徐春(北京大學教授):馬克思在關於人的本質的論述時是從哲學意義上提出“勞動”概念,對黑格爾思想有一個繼承和超越。

馬克思超越黑格爾的地方在於:首先,馬克思認為人的物質生產勞動與動物的活動所具有的根本區別是,人的活動是有自我意識的,有目的的,動物是完全出於本能。其次,人的活動不是僅由肉體需要進行的生產,人的生產只有在超出肉體需要才是真正的生產,這個生產包括物質活動,也包括人類精神創造。再次,人類在改造物質世界活動的時候,不但改造自然,也在改變人本身,人自身得到不斷完善。最後,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只是維持生命的存活,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不僅按照物的尺度進行生產,更是按照人的尺度進行美的塑造。

勞動哲學是勞動文化學的理論基礎

王江松(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授):勞動哲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勞動哲學作為哲學的分支學科,是勞動科學的基礎學科。

勞動哲學作為應用哲學,是打通哲學和勞動科學的橋樑和仲介,不僅具有理論價值,還具有社會價值,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勞動文化作為勞動哲學的實踐層面,也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實現勞動解放必須澄清六個問題

陳學明(復旦大學教授):勞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的兩大發現中的重要範疇,也是溝通兩大發現的一個重要橋樑。勞動解放是從兩大發現所得出的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深刻表述。

實現勞動解放需要對六個問題進行推敲和思考:一、勞動力是不是商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何種程度上讓勞動力進入市場?二、人為什麼要勞動,勞動是目的還是手段?三、人應當在消費中還是在勞動中實現幸福?四、馬克思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批判的是生產方式還是人的存在方式,抑或對兩者的批判相結合?五、勞動是不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社會財富形成中勞動者的主體作用有沒有改變?六、勞動向非物質勞動轉化,是否意味著勞動向勞動解放跨出了重大的一步?

培育“工匠精神”要“脫虛向實”

魯品越(上海財經大學教授):中國目前缺乏“工匠精神”,這一現象的產生需要尋找其根源:中國古代社會落後的生產力和階級制度,造成了“工匠精神”沒有生存的土壤。社會主義初期,中國製造業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原則曾經中斷,“工匠精神”實際上被壓制了。改革開放新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最有利於發展“工匠精神”,但是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經濟發展出現兩種傾向。一個是在製造業內部以洋品牌為中心,另一個是以金融為中心,這兩種傾向帶來的一些極端化的“脫虛向實”現象,也不利於“工匠精神”的形成。

當前我國培育“工匠精神”首先要“脫虛向實”,把經濟引向崇尚實體經濟這種制度和文化上來;另外要加強對勞動人民進行技能性培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