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媒稱日本中小學教師壓力過大:達“過勞死”標準

日媒稱, 文部科學省調查結果顯示, 日本中小學教師長時間工作的情況嚴峻。 28日公佈的教師工作狀況調查結果顯示, 教師工作時間比10年前進一步增加, 約30%的小學教師和約60%的中學教師的工作時間達到了“過勞死”標準。 文部科學省表示這是“無法忽視的事態”, 但還未找到解決方法。 在此期間, 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叫苦不迭。

據日本《朝日新聞》4月29日報導, 增加的是什麼工作內容呢?在調查的回答中, 列舉的有, 為應對課程增加計畫而進行準備和進修、參加應對糾紛的會議等。 一名小學教師表示:“以前那些學生和家長可以自行解決的糾紛,

現在也要求學校進行干預。 ”

2008年學習指導要領修訂, 提出“放棄寬鬆教育”的目標, 學校授課時間增加。 最近, 由於被要求採用小組活動和討論等教學方法, 為此學校需要進行認真周到的準備。

這次調查結果顯示, 公立中小學教師工作時間與10年前相比每天增加了30至40分鐘, 日均工作時間在11小時以上。 “勞動災害認定標準”規定, “過勞死基準線”是1個月的加班時間達100小時或2至6個月的月平均加班時間達80小時。 現在17%的小學教師和41%的中學教師月加班時間超過100小時, 2至6個月的月平均加班時間超過80小時的小學和中學教師比例分別是34%和58%。

報導稱, 中學教師在週末對學生社團活動的指導實踐每天約130分鐘,

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 一位在神奈川縣公立中學擔任校排球隊顧問的男教師表示:“為了指導社團活動, 我這個月的週末沒有一天休息。 ”

文部科學大臣松野博一表示:“這是無法忽視的嚴峻問題, 這次調查結果作為客觀證據證實了這一點。 ”他表達了希望在中央教育審議會上就如何改善教師工作時間過長問題進行探討的考慮。

報導稱, 文部科學省此前也多次主張確保教職工人數, 但財務省和經濟財政諮詢會議每次都要求“提供科學根據”。 文部科學省時隔10年進行調查, 可以說得到了反駁的依據。

為改善教學一線狀況, 文部科學省打算從確保教職工人數和調整工作內容兩方面進行努力。 不過, 能否以這次調查結果作為依據說服財務當局,

從根本上改善現狀, 尚是個未知數。

資料圖:2015年3月11日, 在老師的指導下, 日本東京當地小學的學生頭戴防災兜帽坐在空地上進行地震疏散沿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