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地球日”講地球故事

在第48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 桂林理工大學舉辦“節約集約利用資源 宣導綠色簡約生活——講好我們的地球故事”系列活動。 該校地質博物館的免費開放, 更給眾多民眾與館內恐龍化石和南極隕石親密接觸的機會。

4月19日, 地質博物館接待了80余位來華留學生。 作為目前華南地區功能最齊全的地質博物館, 約4000平方米的室內展陳面積和1000平方米的室外展陳面積, 圍繞生命起源與演化、行星地球、內外動力地質作用、礦物岩石、礦產資源、地質災害和寶玉石等主題設置的10個展廳, 打開了公眾探尋生命起源、瞭解地球母親的窗戶。

館內收藏的古生物化石、礦物、岩石、礦石和寶玉石等2萬餘件實物標本引起留學生的極大興趣, 大家紛紛拿出手機, 和博物館裡的寶貝合影留念。 “太神奇了, 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完整, 這麼大的魚龍化石!” 站在地質博物館13米長的魚龍化石面前, 來自塔吉克斯坦的伊娃感歎道。 “我覺得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 通過參觀我們瞭解了人類發展的歷史、物種的進化過程, 認識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越南學生阮長江說他的家鄉發展很快, 但對環境的破壞也很厲害, “人類破壞環境帶來的後果讓我很震驚, 環境保護真的很重要, 每個人都有責任為環保作貢獻!”

4月22日, 第48個“世界地球日”當天, 桂林多所學校組織學生前來參觀,

不少家長一同前來。 孩子們對標本尤其好奇, 驚歎之餘不停地詢問講解員各種問題。 “希望通過參觀博物館, 開闊孩子的視野, 增長見識。 ”一位元家長告訴記者, “看到由於人類活動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導致地質災害時有發生, 對我們也是一種警示教育!”

據統計, 3月份至今, 館方共收到37個區內外單位、1500餘人次的預約申請, 截至4月下旬, 實際到館參觀的大中小學生人數已達1200餘人。

“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周期間, 該校除向社會開放地質博物館、校史館、藝術館之外, 還開展了“環保春天行”“綠色地球”嘉年華、環境保護科普知識競賽等活動, 通過普及地球科學知識、宣傳國情國策、開展實習實踐教育, 宣導綠色健康簡約生活,

引導全民關注環境資源保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