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蒙古各類農牧業專業合作社達到7.77萬家

合作社“抱團作戰”闖富路

“從海南訂購的500萬尾美洲白對蝦苗, 5月初就能陸續運過來進行投放, 8月份就能上市。 我估摸著今年大夥兒肯定不少賺!”4月25日,

在包頭市九原區哈業胡同鎮優然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200畝養殖池旁, 合作社負責人高偉林和工人們正在加緊休整養殖池。 去年, 合作社成功突破了養蝦技術難題, 高偉林十分看好養蝦這個大項目。

高偉林說, 沒想到, 當初幾戶農民抱團發展成立的合作社, 如今還真搞出了名堂。

2012年, 看到包頭市蔬菜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 高偉林決定和其他6戶村民組成合作社, 闖一闖蔬菜這個大市場。 大夥湊了些啟動資金, 拿出自家的土地建了溫室大棚。 5年間, 合作社迅速壯大, 從當初的500多畝地30座溫室發展到現在的800多畝地70多座溫室, 從只種植番茄、黃瓜到現在的瓜果蔬菜一應俱全、年產蔬菜近300萬斤, 從當初的以勞動力入股到現在的以資源入股、以技術入股,

各種類型的社員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合作方式。

“過去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 依託專業合作社, 現在可以做得很好、賺得更多。 合作社和我們入股村民三七分紅, 村民拿的是大頭。 ”村民陳樂是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 對合作社帶來的好處感觸很深。 2013年, 他以勞動力入股, 收入輕鬆翻番。 以前自己在家種大田, 一畝收入也就幾百塊, 去年他拿到的合作社分紅就有6萬元。

目前, 合作社的社員有40多戶230多人, 實行分戶經營、統一管理, 利益共用、風險共擔制度, 不僅使社員的收入翻番, 更發揮了產業扶貧的“造血”功能, 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

這兩年, 由於周邊菜農越來越多,

合作社種菜的效益大不如從前, 高偉林和社員們琢磨著轉變種植結構。 合作社的大棚裡新引進了冬棗、葡萄、油桃等水果。 去年, 高偉林帶著幾個社員去山東、浙江、海南等地考察回來後, 決定嘗試養蝦。 在政府產業政策的扶持下, 合作社投資1500多萬元, 新建了4000平方米的智慧溫室特種養殖池, 購置工廠化養殖設備, 並從廣東引進315萬尾南美白對蝦苗進行試養。

“我們是全包頭市第一個養殖南美白對蝦的合作社。 初步估算, 六七畝地的養殖池能產1萬多斤對蝦, 每畝純收入能達到2萬多。 ”高偉林說, 他們想把養蝦的專案做大, 同時帶動周邊農民盤活閒置魚塘一起養蝦。

記者瞭解到, 包頭市九原區立足離城較近、農牧業資源稟賦優越等基礎條件,

按照產村融合發展思路, 因地制宜對129個自然村制定村莊產業發展規劃, 積極鼓勵種養大戶、行銷大戶、致富能人等聯合起來, 興辦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 壯大合作社等新型農牧民經營主體, 促進農牧民增產增收。 目前, 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對帶動農牧民增收的合作社進行扶持, 九原區形成了以優然種養殖合作社為代表的勞動力入股合作型、以信步閒庭合作社為代表的股份合作型、以廣恒合作社為代表的訂單合同型、以豐穀順公司為代表的服務協作型、以“三湖河”合作社為代表的品牌組織帶動型和以萬科為代表的返租倒包型的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 有效拓寬了農牧民致富增收的管道。

“合作社除了能為社員提供經濟合作平臺外, 更重要的是有了一份生活保障。 ”高偉林說, 一個人富了不算富, 接下來, 他們還要在調整種植結構上多下功夫, 探索農牧民增收新途徑, 帶動更多農牧民致富。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文明)

“餘糧畜業”讓農牧業產業化“牛”起來

“這種黑色的牛就是我們正在繁育的新品種——安格斯牛, 這種牛耐受性強, 不容易生病, 好養。 如果這個品種能夠全面推開的話, 無論是青儲種植戶還是養牛專業戶收入肯定翻一倍還不止。 ”眼望圍欄裡近萬頭毛黑無角、頭小而方、身軀龐大、肌肉豐滿的安格斯牛, 通遼市餘糧畜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鳳龍侃侃而談, 如數家珍。

“剛開始也沒想到能發展成現在的規模, 只是當時整個餘糧堡鎮大家都在養牛,加上有個階段牛價上漲,我們覺得是時候搞公司擴大經營了。”創業是艱難的,但對王鳳龍來說,仿佛是一件水到渠成再自然不過的事。

真正的轉變發生在2011年。育肥還只算是粗加工,加上那幾年通遼市對於肉牛養殖出臺了很多利好政策,王鳳龍想做得更大一點,從源頭做起,做基礎母畜的繁育。幾經考察與選擇,到2014年他們最終確定了繁育安格斯牛。

基礎母畜繁育與育肥完全是不同領域。新領域就必然要面臨新問題,剛剛轉型的餘糧畜業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他們以前從未面對過。

“一個人或者一個公司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吃掉整個產業鏈,我的想法是讓專業的公司做專業的事,我只做這個鏈條中適合自己企業發展方向的事。”在剛開始繁育安格斯牛的時候,王鳳龍找到蒙草集團的王昭明,兩人商量共同成立了大草原生態產業聯盟。蒙草集團負責提供優質飼草料,成了餘糧畜業公司產業鏈的前端。目前,整個聯盟,包括高校、企業在內,已經有七八十家參與了進來,形成肉牛從繁育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實現了優質資源的互補共贏,真正讓整個鏈條上的農牧業產業化“牛”了起來。

從單打獨鬥到家族企業再到現代化管理,餘糧畜業的產業化之路真正變成了快車道。在餘糧畜業公司的帶動下,周邊50公里內的種植戶、養殖戶,收入增長了近一倍。農牧民們學會了去主動適應市場,調整種養殖結構,更開始享受到產業化帶來的紅利。(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郭洪申)

只是當時整個餘糧堡鎮大家都在養牛,加上有個階段牛價上漲,我們覺得是時候搞公司擴大經營了。”創業是艱難的,但對王鳳龍來說,仿佛是一件水到渠成再自然不過的事。

真正的轉變發生在2011年。育肥還只算是粗加工,加上那幾年通遼市對於肉牛養殖出臺了很多利好政策,王鳳龍想做得更大一點,從源頭做起,做基礎母畜的繁育。幾經考察與選擇,到2014年他們最終確定了繁育安格斯牛。

基礎母畜繁育與育肥完全是不同領域。新領域就必然要面臨新問題,剛剛轉型的餘糧畜業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他們以前從未面對過。

“一個人或者一個公司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吃掉整個產業鏈,我的想法是讓專業的公司做專業的事,我只做這個鏈條中適合自己企業發展方向的事。”在剛開始繁育安格斯牛的時候,王鳳龍找到蒙草集團的王昭明,兩人商量共同成立了大草原生態產業聯盟。蒙草集團負責提供優質飼草料,成了餘糧畜業公司產業鏈的前端。目前,整個聯盟,包括高校、企業在內,已經有七八十家參與了進來,形成肉牛從繁育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實現了優質資源的互補共贏,真正讓整個鏈條上的農牧業產業化“牛”了起來。

從單打獨鬥到家族企業再到現代化管理,餘糧畜業的產業化之路真正變成了快車道。在餘糧畜業公司的帶動下,周邊50公里內的種植戶、養殖戶,收入增長了近一倍。農牧民們學會了去主動適應市場,調整種養殖結構,更開始享受到產業化帶來的紅利。(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郭洪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