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心理學專業最牛的10所大學

1、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北師大”,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 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 位元列“211工程”、“985工程”, 入選國家“珠峰計畫”、“2011計畫”、“111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設有研究生院, 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的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1908年, 改稱京師優級師範學堂, 獨立設校。 1912年, 改名為北京高等師範學校。 1923年, 學校更名為北京師範大學, 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範大學。 1931年, 北平女子師範大學併入北京師範大學。 1950年, 毛主席為北京師範大學親筆題寫校名;1952年, 輔仁大學併入北京師範大學。 2002年百年校慶之際,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北京市決定重點共建北京師範大學;2002年5月, 北京市第九次黨代會將北京師範大學列入支持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

清代末年建校以來,

北京師範大學始終同中華民族爭取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的進步事業同呼吸、共命運, 在“五·四”、“一二·九”等愛國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大釗、魯迅、梁啟超、錢玄同、吳承仕、黎錦熙、陳垣、範文瀾、侯外廬、白壽彝、鐘敬文、啟功、胡先驌、汪堃仁、周廷儒等名師先賢曾在此弘文勵教。 學校秉承“愛國進步、誠信質樸、求真創新、為人師表”的優良傳統和“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的校訓精神, 形成了“治學修身, 兼濟天下”的育人理念。

2、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 誕生於1898年, 初名京師大學堂, 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 也是第一個以“大學”之名創辦的學校, 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 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 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 行使教育部職能, 統管全國教育。 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 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 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2年5月3日, 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校,

嚴複為首任校長。

1916年, 蔡元培出任校長, “循思想自由原則、取相容並包之義”, 把北大辦成全國的學術和思想中心, 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 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 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 不久遷往昆明, 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46年10月在北平復學。

1952年院系調整, 校園從內城沙灘紅樓遷至西北郊燕園。

北京大學由教育部直屬, 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 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畫”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 是九校聯盟(C9)及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重要成員。

北京大學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

聚集了許多學者專家, 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 創造了大批重大科學成果, 影響和推動了中國近現代思想理論、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進程。

3、華東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簡稱“華東師大”, 位於中國上海,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 位元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國家“2011計畫”、“111計畫”、“千人計畫”,“長三角高校合作聯盟”、“金磚國家大學聯盟”、“亞太高校書院聯盟”成員,設有研究生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成立於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學(1924年)、光華大學(1925年)為基礎,同時調進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和聖約翰大學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學原址上創辦的。1972年,與上海師範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院校合併,改名上海師範大學。1980年,恢復華東師範大學校名。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國家重點建設大學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上海教育學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學院先後併入。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決定共建華東師範大學,學校進入國家“985工程”高校行列。

截至2016年3月,學校設有閔行、中山北路兩個校區,校園占地總面積約207公頃;設有3個學部、26個全日制學院、79個本科專業,在校全日制本專科生14079人,其中本科生13878人,專科生201人;在校研究生1500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921人,碩士研究生8875人,免費師範生教育碩士3208人;留學生4215人;有教職工3982人,其中專任教師2215人。

4、華南師範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華師”,坐落于廣州市,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選首批“211工程”、國家“111計畫” 、“卓越教師培養計畫”、廣東省高水準大學整體建設高校、廣東省重點大學,是中國100所首批聯入CERNET和INTERNET網的高等院校之一。

華南師範大學始建於1933年,前身是當代著名教育家林礪儒先生創建的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師範學院;1982年10月,易名為華南師範大學;2006年,學校通過“十五”“211工程”建設整體驗收。2004年,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澳門回歸五周年慶典期間,稱該校是中國數家名牌師範大學之一。教育家羅浚、汪德亮、五四新詩開創者之一康白情、古代文學家李鏡池、古漢語學家吳三立、歷史學家王越、邏輯學家李匡武、心理學家阮鏡清、教育學家葉佩華、朱勃,數學家葉述武,物理學家黃友謀、劉頌豪等先後在此執教。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有廣州石牌、廣州大學城和南海3個校區,占地面積共3025畝,校舍面積共155萬平方米;下設38個院系機構,開辦84個本科專業,下設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7個博士後流動站;有專任教師1979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4894人,碩士研究生7553人,博士研究生842人,博士後在站98人,留學生1019人 。

5、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Southwest University),簡稱“西大”,主體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坐落於縉雲山麓、嘉陵江畔,位元列國家“211工程”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入選“111計畫”、“2011計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卓越教師培養計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農業部與重慶市共建的全國重點綜合大學。

西南大學由原教育部直屬西南師範大學與原農業部直屬西南農業大學於2005年合併而成。原兩校毗鄰而建,同根同源,均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東師範學堂,幾經傳承演變,1936年更名為四川省立教育學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師範、農學相關係科分別與1940年創辦的國立女子師範學院、1946年創辦的私立相輝文法學院等合併建立西南師範學院、西南農學院。1985年,兩校分別更名為西南師範大學、西南農業大學。此後,重慶輕工業職工大學、四川畜牧獸醫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相繼併入。

據2016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西南大學占地面積9600餘畝,由北碚校區、榮昌校區、西塔學院等組成;其中,北碚本部占地面積8000餘畝,校舍面積165萬平方米,綠地率達40%,是聞名遐邇的花園式學府;館藏圖書462萬餘冊;擁有37個學院(部)、教學單位, 105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5萬余人,專任教師2921人。

此外,西南大學還是國家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的7所高校之一,全國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60所合作院校之一,重慶市大學聯盟的創始學校之一。

6、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坐落于“人間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崛起為民國最高學府之一,被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迎來了浙大百年歷史中最輝煌的時期。竺可楨老校長因其歷史貢獻,成為了浙大校史中最偉大的人,並為浙大確立了“求是”校訓和文言文《浙江大學校歌》。

浙江大學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是中國著名頂級學府之一,是中國“學科最齊全”、“學生創業率最高”的大學,是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世界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的成員,是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高校。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海寧等7個校區,占地面積4265678平方米,校舍總建築面積2575983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693.5萬冊。學校有7個學部,36個專業學院(系),1個工程師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7家附屬醫院。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個。有全日制在校學生48762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5092人,博士研究生9537人;留學生6237人,其中學位生3498餘人。

7、天津師範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天師大”。坐落於中國五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天津市。入選“卓越教師培養計畫”、“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是天津市屬重點院校。

天津師範大學始建於1958年,原名天津師範學院,1982年更名為天津師範大學。1999年4月,原天津師範大學、天津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天津教育學院合併組建新天津師範大學。

截至2015年10月,學校占地面積3500畝、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有25個學院,68個本科專業,涉及文學、理學、教育學、歷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藝術學等9個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生28578人,其中本科生23191人、碩士研究生3328人、博士研究生306人、專科生1243人,港澳臺僑學生91人;各類留學生3149人。教職工2440人,其中專任教師1487人。

8、華中師範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師範類、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入選“2011計畫”、“111計畫”、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是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成員,國家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國家師範生免費教育試點高校,是國家培養中、高等學校師資和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校坐落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南湖之濱的桂子山上,是一所淵源流長的高等學府,其部分科系最早可以追溯至1871年美國聖公會在武漢曇華林創辦文華書院;歷經華中大學、華中高等師範學校、華中師範學院等多個歷史階段,於1985年正式定名為華中師範大學,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

截至2014年6月,學校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近3萬人,其中研究生10000余人,留學生1000余人。

9、南京師範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南師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卓越教師培養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是中國高等師範教育的發祥地之一。

學校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範學堂,後歷經兩江優級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時期;其另一源頭為1888年創辦的匯文書院,後發展為私立金陵大學,1951年與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曾稱私立金陵女子大學)合併,成立公立金陵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以原南京大學、金陵大學等有關院系為基礎,在原金陵女子大學校址組建南京師範學院。1984年更名為南京師範大學。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併入。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師範大學擁有仙林、隨園、紫金三個校區,隨園校區有“東方最美麗的校園”之稱,總占地面積2009906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053697平方米;設有二級學院26個,開辦本科專業99個,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7個,7個學科在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進入全國前十,4個學科躋身ESI全球前1%;共有在職教職工3240人,在校普通本科生16314人,研究生10514人,留學生1600余人,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在籍生5216人。

10、中南大學

中南大學(Central South University),簡稱“中南(CSU)“,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湖南省唯一副部級大學。中南大學是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也是111計畫、2011計畫,中國-中亞國家大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入選高校。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是一所以工科和醫學為特色,涵蓋理學、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哲學、教育學、歷史學、藝術學,輻射軍事學的綜合研究型大學。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品質優先,努力探索和完善人才培養新模式。先後獲得國家精品課程57門,國家教學團隊8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在國內率先創辦創新型高級工程人才實驗班,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高校。學校是全國首批試點開展八年制醫學教育(醫學博士)的五所大學之一,也是全國第一所為軍隊培養現役軍官指技合一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學校入選全國首批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是我國百強企業最歡迎的10所大學之一。

百餘年來,中南大學彙聚和培養造就了大批享譽中外的專家學者和黨政企等各條戰線上的傑出人才,其中包括陳國達、陳新民、黃培雲等工學先輩泰斗;張孝騫、湯飛凡、李振翩、謝少文等現代醫學宗師;王澱佐、何繼善、黃伯雲、古德生、鐘掘等在校的當代學術大師;梁穩根、王傳福兩位中國首富;郭聲琨、姜異康等大批傑出校友,為黨和國家的教育科技及各項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小編邀您閱讀:

1.中國最牛的10所高中

2.西藏最牛的10所高中

3.學生的檢討書寫成了XX段子

4.老師監控看課堂,學生拿水杯扔鏡頭

5.這才是真正的太極拳

6.吉林最牛的10所高中

7.山西最牛的10所高中

8.高考前最後的瘋狂

9.山東最牛的10所高中

10.江西最牛的10所高中

11.雲南最牛的10所高中續

位元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國家“2011計畫”、“111計畫”、“千人計畫”,“長三角高校合作聯盟”、“金磚國家大學聯盟”、“亞太高校書院聯盟”成員,設有研究生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成立於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學(1924年)、光華大學(1925年)為基礎,同時調進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和聖約翰大學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學原址上創辦的。1972年,與上海師範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院校合併,改名上海師範大學。1980年,恢復華東師範大學校名。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國家重點建設大學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上海教育學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學院先後併入。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決定共建華東師範大學,學校進入國家“985工程”高校行列。

截至2016年3月,學校設有閔行、中山北路兩個校區,校園占地總面積約207公頃;設有3個學部、26個全日制學院、79個本科專業,在校全日制本專科生14079人,其中本科生13878人,專科生201人;在校研究生1500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921人,碩士研究生8875人,免費師範生教育碩士3208人;留學生4215人;有教職工3982人,其中專任教師2215人。

4、華南師範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華師”,坐落于廣州市,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選首批“211工程”、國家“111計畫” 、“卓越教師培養計畫”、廣東省高水準大學整體建設高校、廣東省重點大學,是中國100所首批聯入CERNET和INTERNET網的高等院校之一。

華南師範大學始建於1933年,前身是當代著名教育家林礪儒先生創建的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師範學院;1982年10月,易名為華南師範大學;2006年,學校通過“十五”“211工程”建設整體驗收。2004年,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澳門回歸五周年慶典期間,稱該校是中國數家名牌師範大學之一。教育家羅浚、汪德亮、五四新詩開創者之一康白情、古代文學家李鏡池、古漢語學家吳三立、歷史學家王越、邏輯學家李匡武、心理學家阮鏡清、教育學家葉佩華、朱勃,數學家葉述武,物理學家黃友謀、劉頌豪等先後在此執教。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有廣州石牌、廣州大學城和南海3個校區,占地面積共3025畝,校舍面積共155萬平方米;下設38個院系機構,開辦84個本科專業,下設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7個博士後流動站;有專任教師1979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4894人,碩士研究生7553人,博士研究生842人,博士後在站98人,留學生1019人 。

5、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Southwest University),簡稱“西大”,主體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坐落於縉雲山麓、嘉陵江畔,位元列國家“211工程”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入選“111計畫”、“2011計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卓越教師培養計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農業部與重慶市共建的全國重點綜合大學。

西南大學由原教育部直屬西南師範大學與原農業部直屬西南農業大學於2005年合併而成。原兩校毗鄰而建,同根同源,均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東師範學堂,幾經傳承演變,1936年更名為四川省立教育學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師範、農學相關係科分別與1940年創辦的國立女子師範學院、1946年創辦的私立相輝文法學院等合併建立西南師範學院、西南農學院。1985年,兩校分別更名為西南師範大學、西南農業大學。此後,重慶輕工業職工大學、四川畜牧獸醫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相繼併入。

據2016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西南大學占地面積9600餘畝,由北碚校區、榮昌校區、西塔學院等組成;其中,北碚本部占地面積8000餘畝,校舍面積165萬平方米,綠地率達40%,是聞名遐邇的花園式學府;館藏圖書462萬餘冊;擁有37個學院(部)、教學單位, 105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5萬余人,專任教師2921人。

此外,西南大學還是國家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的7所高校之一,全國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60所合作院校之一,重慶市大學聯盟的創始學校之一。

6、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坐落于“人間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崛起為民國最高學府之一,被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迎來了浙大百年歷史中最輝煌的時期。竺可楨老校長因其歷史貢獻,成為了浙大校史中最偉大的人,並為浙大確立了“求是”校訓和文言文《浙江大學校歌》。

浙江大學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是中國著名頂級學府之一,是中國“學科最齊全”、“學生創業率最高”的大學,是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世界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的成員,是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高校。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海寧等7個校區,占地面積4265678平方米,校舍總建築面積2575983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693.5萬冊。學校有7個學部,36個專業學院(系),1個工程師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7家附屬醫院。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個。有全日制在校學生48762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5092人,博士研究生9537人;留學生6237人,其中學位生3498餘人。

7、天津師範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天師大”。坐落於中國五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天津市。入選“卓越教師培養計畫”、“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是天津市屬重點院校。

天津師範大學始建於1958年,原名天津師範學院,1982年更名為天津師範大學。1999年4月,原天津師範大學、天津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天津教育學院合併組建新天津師範大學。

截至2015年10月,學校占地面積3500畝、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有25個學院,68個本科專業,涉及文學、理學、教育學、歷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藝術學等9個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生28578人,其中本科生23191人、碩士研究生3328人、博士研究生306人、專科生1243人,港澳臺僑學生91人;各類留學生3149人。教職工2440人,其中專任教師1487人。

8、華中師範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師範類、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入選“2011計畫”、“111計畫”、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是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成員,國家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國家師範生免費教育試點高校,是國家培養中、高等學校師資和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校坐落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南湖之濱的桂子山上,是一所淵源流長的高等學府,其部分科系最早可以追溯至1871年美國聖公會在武漢曇華林創辦文華書院;歷經華中大學、華中高等師範學校、華中師範學院等多個歷史階段,於1985年正式定名為華中師範大學,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

截至2014年6月,學校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近3萬人,其中研究生10000余人,留學生1000余人。

9、南京師範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南師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卓越教師培養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是中國高等師範教育的發祥地之一。

學校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範學堂,後歷經兩江優級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時期;其另一源頭為1888年創辦的匯文書院,後發展為私立金陵大學,1951年與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曾稱私立金陵女子大學)合併,成立公立金陵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以原南京大學、金陵大學等有關院系為基礎,在原金陵女子大學校址組建南京師範學院。1984年更名為南京師範大學。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併入。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師範大學擁有仙林、隨園、紫金三個校區,隨園校區有“東方最美麗的校園”之稱,總占地面積2009906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053697平方米;設有二級學院26個,開辦本科專業99個,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7個,7個學科在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進入全國前十,4個學科躋身ESI全球前1%;共有在職教職工3240人,在校普通本科生16314人,研究生10514人,留學生1600余人,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在籍生5216人。

10、中南大學

中南大學(Central South University),簡稱“中南(CSU)“,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湖南省唯一副部級大學。中南大學是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也是111計畫、2011計畫,中國-中亞國家大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入選高校。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是一所以工科和醫學為特色,涵蓋理學、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哲學、教育學、歷史學、藝術學,輻射軍事學的綜合研究型大學。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品質優先,努力探索和完善人才培養新模式。先後獲得國家精品課程57門,國家教學團隊8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在國內率先創辦創新型高級工程人才實驗班,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高校。學校是全國首批試點開展八年制醫學教育(醫學博士)的五所大學之一,也是全國第一所為軍隊培養現役軍官指技合一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學校入選全國首批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是我國百強企業最歡迎的10所大學之一。

百餘年來,中南大學彙聚和培養造就了大批享譽中外的專家學者和黨政企等各條戰線上的傑出人才,其中包括陳國達、陳新民、黃培雲等工學先輩泰斗;張孝騫、湯飛凡、李振翩、謝少文等現代醫學宗師;王澱佐、何繼善、黃伯雲、古德生、鐘掘等在校的當代學術大師;梁穩根、王傳福兩位中國首富;郭聲琨、姜異康等大批傑出校友,為黨和國家的教育科技及各項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小編邀您閱讀:

1.中國最牛的10所高中

2.西藏最牛的10所高中

3.學生的檢討書寫成了XX段子

4.老師監控看課堂,學生拿水杯扔鏡頭

5.這才是真正的太極拳

6.吉林最牛的10所高中

7.山西最牛的10所高中

8.高考前最後的瘋狂

9.山東最牛的10所高中

10.江西最牛的10所高中

11.雲南最牛的10所高中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