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把水背上布達拉宮,農夫山泉搬水工榮獲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

把水背上布達拉宮。

農夫山泉有一條廣告《最後一公里》, 開頭是一位藏族青年唱著藏族歌曲開著車, 到藏族高海拔地區送水。

這位青年就是尼瑪多吉, 一位1980年出生的藏族青年。 4月28日, 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頒獎儀式上, 他獲得了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

尼瑪多吉, 又名普窮窮, 是農夫山泉公司川藏大區在西藏海拔最高地區的一名一線普通員工。 他的工作, 簡單來說, 就是送水。 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的同事完成了99%的工作, 最後的1%是我來完成。 ”

但這是艱難而特殊的1%。 由於西藏沒有城市倉庫, 從幾千公里外運送過來的農夫山泉一到拉薩火車站, 多吉就要直接將水裝上卡車送往各個終端銷售點。

西藏那麼大, 縣與縣之間路途非常遙遠, 一路上要翻越好幾座5000、6000米海拔的高山。

把水背到布達拉宮等地點

在西藏, 多吉主要負責的區域是布達拉宮、大昭寺、哲蚌寺、沙拉寺等,

這些建築附近的終端零售店, 就是多吉每週要拜訪的客戶。 為了保護古跡, 多吉駕駛的卡車不能直接開到這些店的門口。 如何將一箱箱的農夫山泉送到小店?多吉選擇了最原始的方式——把農夫山泉綁在背上, 用人力扛上去。

整個過程之艱辛可想而知, 但是多吉覺得, 水從那麼遠的地方運到拉薩來, 完成這最後1%的工作, 是他最重要的職責。

其實, 尼瑪多吉文化水準不高, 13年前, 他剛到農夫山泉公司工作時, 除了放牧, 其他幾乎什麼都不會。

一開始工作時, 多吉的漢語也說得不好, 日常與漢族同事的簡單溝通都非常困難, 更別說工作上的交流了。 幸好當時公司的漢族同事、經理都認真地教他寫字、說漢語。

他利用別人休息的時間學習, 一遍一遍練習語法和發音, 半年後, 多吉脫穎而出。 那時, 農夫山泉川藏市場初建, 多吉成為了許多漢族同事離不開的好幫手。

除了語言外, 使用手機和電腦對多吉來說更是巨大的挑戰。 但他知道, 學習和運水一樣, 沒有捷徑可走, 唯有刻苦和努力。 在同事的幫助下, 2016年, 尼瑪多吉成為農夫山泉公司萬名員工的傑出代表與員工學習的楷模, 在農夫山泉20周年的宣傳紀錄片中, 尼瑪多吉的刻苦拼博與勤奮的工匠精神被記錄了下來。

為孩子們送去衣服、文具

“尼瑪”在藏語裡是“太陽”的意思, 寓意嚮往光明和溫暖他人。 多吉希望自己能夠像太陽一樣給別人帶去溫暖, 以微薄之力毫無保留地去做利他之事。

多吉瞭解到, 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學校——普瑪江塘鄉完全小學有一群孩子, 在初冬時仍穿著單薄的衣物, 不能抵禦寒風的侵襲。 他向公司發起倡議:讓西藏孩子過個溫暖的冬天。

在他的號召下, 僅2016年11月的一次獻愛心活動, 多吉就收到來自農夫山泉各地分公司1503個包裹, 18523件衣服, 301雙鞋子, 350套書包/文具的捐助物資。

從活動發起, 到分配物資, 再運輸發放, 20多天時間, 多吉幾乎夜不成寐。 當將所有的物資挨家挨戶送到孩子們手中時, 多吉終因勞累而倒下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