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75毫米反坦克炮竟被二戰德軍架上強擊機?飛機居然還量產25架

一說到將大口徑火炮搬上飛機,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美軍在1975年起裝備空軍預備711特種飛行中隊的AC-130“空中炮艇”, 它搭載了一門美軍在越戰時大量使用的M102型105mm榴彈炮。 但AC-130直接脫胎自最大起飛重量可達70.3t的C-130運輸機, 如果將這一載機更換為一般的攻擊機呢並將時間退回到二戰時期呢?事實上德軍就曾做過這樣的嘗試。

攻擊機?攜帶大口徑炮?一般人首先想像到的是搭載BK37型37mm航炮的“大炮鳥”JU-87G, 但很多人卻忽視了另外一種產量達879架的重要對地攻擊機——HS-129。 直接催生HS-129的其實是蘇聯的伊爾-2強擊機, 當德軍在遭遇伊爾-2的攻擊時己方部隊卻只有老舊的Hs-123雙翼強擊機, 這不免有些諷刺。 於是在1942年, 這種新的最大起飛重量5.25t、最大速度407km/h、航程690km的雙發攻擊機被研製出來。

就是這種飛機, 後來被冠以“坦克開罐器”的響亮稱呼, 因為它從一開始就搭載了30mm口徑的Mk101機炮, 而且因為反坦克壓力的增大不斷擴大機炮口徑, 直到將Pak-40L型在進行部分修改後的型BK7.5搬上Hs-129B-2, 生產出著名的Hs-129B-3/Wa。 這種火炮使用電氣控制, 射速達到40發/分, 機艙搭載的圓形彈鼓中有12發炮彈, 由於每發炮彈重11.8kg並且初速達932.7m/s, 所以在1km距離上可擊穿130mm厚的垂直裝甲。

即使是Hs-129B-3/Wa這樣瘋狂的設計, 德軍居然仍將其量產25架, 足見巨大的反坦克壓力, 飛行員被告知在500m距離上像每輛敵軍坦克發射4發炮彈, 這足以保證將其徹底摧毀,

但總產量879架相比對手的伊爾-2仍然少得可憐。 很多人之前認為這幾乎是將坦克炮直接搬上飛機, 但事實上Pak-40L型從未真正用在坦克上, 追獵者和三號突擊炮使用的KwK-40規格和Pak-40L很不一樣, 它只被用在過類似Sd.Kfz.2/3/4這樣的坦克殲擊車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