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普:315曝光的核輻射食品對我們的危害

據央視315晚會曝光, 有相當數量來自日本核輻射區的食品, 正在通過跨境電商、海外購等方式流入我國。

2011年的3月11日,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嚴重核洩漏, 造成了福島周邊地區大範圍污染。 為了保證民眾的食品安全, 中國政府也在第一時間出臺了相關法規, 嚴禁進口事故周圍區域生產的食品。 如今, 六年過去了, 產自核污染地區的日本食品卻已經在國內市場上悄悄出現了。

深圳市有棵樹旗下的深圳海豚跨境科技有限公司, 號稱是中國進口母嬰用品最大的供應鏈平臺, 但在公司的網上商城裡記者看到了來自日本的核污染地區禁止銷售的卡樂比麥片。

在無印良品超市, 在一家永旺超市, 執法人員發現多款產品在揭開中文標籤後真實產地竟然為核污染的新瀉縣!深圳市市場稽查局發現, 國內涉嫌銷售日本核污染食品的網上商家初步統計已達13000多家, 針對這一問題他們將展開全面的清理行動。

根據315晚會曝光, 深圳市有棵樹旗下的深圳海豚跨境科技有限公司, 號稱是中國進口母嬰用品最大的供應鏈平臺, 為國內眾多的電商提供貨源。 在公司的網上商城裡記者看到了來自日本的核污染地區禁止銷售的卡樂比麥片。 在無印良品超市, 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裝上都被貼上了產地為日本的中文標籤, 但是當揭開中文標籤後, 露出了這些產品的真實產地為東京都, 名列禁止進口名單!

以前天天吃的麥片、飲料竟然都是核輻射食品!

在失望之餘, 大家心裡不禁擔心, 核輻射食品如何受到污染的?它到底有多大危害呢?

核輻射食品的緣起:核污染

核污染主要指的是核物質洩露後的遺留物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包括核輻射、原子塵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 還有這些物質對環境的污染後帶來的次生污染, 比如被核物質污染的水源對人畜的傷害等。

人們通常使用“當量劑量”來反映生物組織被不同輻射照射後引起的生物效應強弱的電離輻射能量大小。 “當量劑量”的國際標準單位是“西弗”, 每千克人體組織吸收1焦耳能量為1西弗。 簡單地說, 這個數字可以用來測量輻照可能給身體帶來的損害。 但西弗這個單位非常大, 因此人們通常使用的單位是毫西弗、微西弗。

1西弗等於1000毫西弗;1毫西弗等於1000微西弗。

日本核輻射食品起因:福島核事故

日本核輻射食品起因於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事故造成周邊地區核污染, 因擔心食物鏈(特鄙視海產品)受放射性物質污染, 長遠而言會增加消費者致癌的風險, 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和臺灣地區)禁止進口和供應日本五個縣(包括福島、茨城、栃木、千葉及群馬)的所有蔬果、奶類、奶類飲品和奶粉。 此外, 有關命令亦禁止進口和供應冷凍或冷藏野味、肉類、家禽和禽蛋, 以及活生、冷凍或冷藏水產品。

核輻射食品主要是指沉降在食物表面或存在於食物中的外泄放射性核素, 其中影響人體健康的主要是放射性碘(碘-131)及放射性銫(銫-134和銫-137), 放射性碘的半衰期只有8天,而銫-134和銫137的半衰期分別為2年和30年。這三種物質是人工產生的裂變產物,不會天然存在食物中。

放射性碘通過食物鏈會積聚在甲狀腺,增加患上甲狀腺癌的風險,特別是兒童的風險較高;放射性銫會均勻分佈在肌肉等人體軟組織中,增加患癌的風險。

核輻射食品如何受到污染的?

那麼食物是如何受到污染的呢?發生核事故後,放射性物質會隨風飄移,隨著雨水沉積在植物、土壤和水中,動植物在核事故發生後的初期,可能只是表層污染,接著經呼吸、攝取或進食受核輻射污染的養分,體內便會蓄積大量的核輻射,人類由於食用這些受輻射污染的動植物,便會受到輻射的影響。

核輻射食品VS輻照食品,傻傻分不清

既然核輻射食品不能吃,那輻照食品呢?是不是和核輻射是一樣的呢?輻照食品是否也有害呢?

輻照食品已經走向了普通消費者的餐桌,但是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輻照滅菌食品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詞,總會把核輻射食品和輻照滅菌食品混為一談,其實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輻照滅菌食品首先食品不會直接接觸放射源,食品只是獲得射線釋放的能量;其次,輻照食品所用的能量較低,不會激發食品中的物質產生感生放射性。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成立的“國際食品輻照諮詢小組”,匯總四十多年大量相關研究發佈公告稱,食品輻照滅菌技術跟其他食品加工技術一樣,是安全有益的,它對食物營養成分的破壞,不超過傳統加熱方式的破壞。在規定劑量(不超過10kGy)輻照處理不會導致食品營養品質的明顯損失,食品中的蛋白質、糖和脂肪保持相對穩定,而必需氨基酸、脂肪酸、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也不會有太大損失。

食品輻照滅菌技術作為一種成熟安全的食品滅菌技術,目前在全球50多個國家實現了商業化應用。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正式批准了輻照食品,目前已經批准了6大類食品允許進行輻照,包括穀物豆製品類、乾果果脯類、熟畜禽肉類、冷凍包裝畜禽肉類、香辛料類、新鮮水果蔬菜類。只要輻照處理過程符合國家規定,那麼輻照食品對於人體健康不僅沒有影響,衛生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還減少了防腐劑的使用,而網上所傳言輻照食品有致癌的風險更是無稽之談,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

然而,輻照食品也存在著亂象,如對過期食品進行輻照,按照《輻照食品衛生管理辦法》規定,嚴禁對過期劣質不合格食品進行輻照;另外在輻照的產品不標示“輻照”字樣,按照規定,在相關產品包裝上必須標明“輻照”字樣,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還有就是加大輻照劑量,重複輻照,管理辦法規定,絕大多數食品是不允許重複輻照的。

謝謝觀看!

放射性碘的半衰期只有8天,而銫-134和銫137的半衰期分別為2年和30年。這三種物質是人工產生的裂變產物,不會天然存在食物中。

放射性碘通過食物鏈會積聚在甲狀腺,增加患上甲狀腺癌的風險,特別是兒童的風險較高;放射性銫會均勻分佈在肌肉等人體軟組織中,增加患癌的風險。

核輻射食品如何受到污染的?

那麼食物是如何受到污染的呢?發生核事故後,放射性物質會隨風飄移,隨著雨水沉積在植物、土壤和水中,動植物在核事故發生後的初期,可能只是表層污染,接著經呼吸、攝取或進食受核輻射污染的養分,體內便會蓄積大量的核輻射,人類由於食用這些受輻射污染的動植物,便會受到輻射的影響。

核輻射食品VS輻照食品,傻傻分不清

既然核輻射食品不能吃,那輻照食品呢?是不是和核輻射是一樣的呢?輻照食品是否也有害呢?

輻照食品已經走向了普通消費者的餐桌,但是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輻照滅菌食品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詞,總會把核輻射食品和輻照滅菌食品混為一談,其實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輻照滅菌食品首先食品不會直接接觸放射源,食品只是獲得射線釋放的能量;其次,輻照食品所用的能量較低,不會激發食品中的物質產生感生放射性。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成立的“國際食品輻照諮詢小組”,匯總四十多年大量相關研究發佈公告稱,食品輻照滅菌技術跟其他食品加工技術一樣,是安全有益的,它對食物營養成分的破壞,不超過傳統加熱方式的破壞。在規定劑量(不超過10kGy)輻照處理不會導致食品營養品質的明顯損失,食品中的蛋白質、糖和脂肪保持相對穩定,而必需氨基酸、脂肪酸、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也不會有太大損失。

食品輻照滅菌技術作為一種成熟安全的食品滅菌技術,目前在全球50多個國家實現了商業化應用。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正式批准了輻照食品,目前已經批准了6大類食品允許進行輻照,包括穀物豆製品類、乾果果脯類、熟畜禽肉類、冷凍包裝畜禽肉類、香辛料類、新鮮水果蔬菜類。只要輻照處理過程符合國家規定,那麼輻照食品對於人體健康不僅沒有影響,衛生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還減少了防腐劑的使用,而網上所傳言輻照食品有致癌的風險更是無稽之談,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

然而,輻照食品也存在著亂象,如對過期食品進行輻照,按照《輻照食品衛生管理辦法》規定,嚴禁對過期劣質不合格食品進行輻照;另外在輻照的產品不標示“輻照”字樣,按照規定,在相關產品包裝上必須標明“輻照”字樣,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還有就是加大輻照劑量,重複輻照,管理辦法規定,絕大多數食品是不允許重複輻照的。

謝謝觀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