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重磅!中國首艘核潛艇+中國首枚潛地導彈 今晚22點40分《解密時間》精彩呈現!

上世紀五十年代, 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 美國“鸚鵡螺”號核潛艇誕生, 核潛艇以其強大的作戰能力, 被稱為僅次於原子彈的戰略武器。

同時, 核潛艇的威懾力取決於它攜帶的潛地導彈, 這種潛地導彈是由潛艇在水下發射, 攻擊地面固定目標的戰略導彈, 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

隨著美國、蘇聯、法國、英國相繼擁有了自己的核潛艇和潛地導彈, 面對核威懾, 作為東方大國的中國,

怎麼辦?中國何時才能擁有自己的核潛艇和潛地導彈呢?

危機重重

1954年1月21日, 世界上第一艘以核燃料作為動力的潛艇, 美國“鸚鵡螺”號核潛艇下水。

“鸚鵡螺”號向世界展示了核潛艇的作戰能力, 以及令人恐懼的隱蔽性和靈活性。

當時冷戰的大幕已經拉開, 面臨著掌握核壟斷地位的超級大國不斷施加的核威懾, 中國危機重重。

1959年國慶日, 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雪夫率團訪華時, 拒絕向中國政府提供核潛艇研製技術支援。

對此, 毛澤東主席憤然回應:“核潛艇, 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

蛟龍出世

製造核潛艇, 對於當時的新中國來說完全是“紙上談兵”, 一無圖紙, 二無資料, 更沒有外國專家幫助, 其難度可想而知。

就是在這種異常困難的情況下, 全國20多個省市的2000多個科研單位、工廠,群策群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同時,科研人員也相繼完成核潛艇總體設計,核動力裝置、潛艇線型、耐壓艇體、空調系統、水聲、導航、通信等七大關鍵技術的攻關。

1970年12月26日,中國的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建造完畢下水,從而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巨浪一號

為了完成核潛艇戰鬥力的配套,讓核潛艇二次核打擊能力提升,並使核潛艇儘早入列服役,1967年,中國決定開始研製第一枚潛地導彈“巨浪一號”。

美國的第一枚“北極星”導彈花了前後7年時間,研製經費高達27.5億美元,這個經費標準對當時的中國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另外,和其他導彈相比,潛地導彈的試驗程式十分複雜,特別是需要大量的水下試驗,才能得出關鍵的資料。

在國力薄弱的情況下,如何盡可能加快研製進程?研發過程中該如何為國家節省開支?歷經千辛研發的過程中,又有哪些默默奉獻的人呢?

敬請收看 今晚 22:40

《解密時間》

為您講述!

全國20多個省市的2000多個科研單位、工廠,群策群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同時,科研人員也相繼完成核潛艇總體設計,核動力裝置、潛艇線型、耐壓艇體、空調系統、水聲、導航、通信等七大關鍵技術的攻關。

1970年12月26日,中國的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建造完畢下水,從而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巨浪一號

為了完成核潛艇戰鬥力的配套,讓核潛艇二次核打擊能力提升,並使核潛艇儘早入列服役,1967年,中國決定開始研製第一枚潛地導彈“巨浪一號”。

美國的第一枚“北極星”導彈花了前後7年時間,研製經費高達27.5億美元,這個經費標準對當時的中國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另外,和其他導彈相比,潛地導彈的試驗程式十分複雜,特別是需要大量的水下試驗,才能得出關鍵的資料。

在國力薄弱的情況下,如何盡可能加快研製進程?研發過程中該如何為國家節省開支?歷經千辛研發的過程中,又有哪些默默奉獻的人呢?

敬請收看 今晚 22:40

《解密時間》

為您講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