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她讓濱海神墨成為北京大學家庭教育基地

北京神墨濱海分校校長燕欣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 三者缺一不可。 燕欣自2008年創辦北京神墨濱海分校以來,

針對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 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教育工作之中, 努力營造育人環境, 促進家長和學生的素質大幅度提高。 十年來, 舉辦160多場家庭教育知識講座, 近10萬名學生家長參加了聽課。 她把新的教育理念帶給家長和孩子們。 家庭教育講座讓家長受益匪淺, 家長們獲得了有益的經驗和體會。

神墨教育理念重塑孩子人生

1998年, 燕欣從山東省曲阜師範大學畢業, 回到老家萊蕪市應聘當了一名幼兒教師。 整天與幼兒在一起, 感到非常愉快, 工作也很遂心如願。 2008年, 一個偶然機會,她接觸到北京神墨教育。 這所國內規模最大, 並且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專業知名少兒特色教育機構, 讓燕欣一下子就喜歡上了。

她便決定辭職, 加盟北京神墨教育, 選擇到濱海創辦神墨教育分校。 這一決定, 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激烈反對。 有的勸她說, 幼兒教師收入穩定, 工作輕鬆, 女孩子最適合不過了;有的見她身材單薄, 怕她吃不了那種苦, 勸她別辭職。 所有的反對都來自於不捨得讓她吃苦。 可是她還是執意自己的選擇, 堅持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決心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拼搏, 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出美麗的光彩。 家人們沒有說服燕欣, 燕欣也沒有贏得家人們的支持, 依然堅定地走進神墨教育機構大門, 積極參加神墨教育指導師培訓, 努力學習。 2008年暑期, 她帶著創辦神墨教育濱海分校的夢想, 拉著行李箱, 隻身來到濱海, 開始自己的創業之旅。
從此, 這位心懷夢想的姑娘, 踏上了神墨教育事業之路。 在濱海開設珠心算、口才、識字、經典誦讀、少兒繪畫、練字、英語等精品課程的內容。

路是自己選擇的, 當你選擇了這條路, 就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難, 堅持走下去, 這才是勇者的做法。 燕欣剛到濱海,

人地生疏, 就在老汽車站旁租了一間廉租房, 開始熟悉縣城的道路以及幼稚園和小學分佈地域, 瞭解濱海人的家庭教育情況以及風土人情。 接著就到公園、菜場和幼稚園門前、大街小巷, 散發神墨宣傳單, 向家長解釋神墨教育的課程和教育理念。 她走街串巷地奔波, 結果只招到了4名幼稚園小朋友。 人數雖然少了點, 但她還是盡心盡力輔導, 有的學習珠心算, 有的參加口才訓練, 還有的學習繪畫, 全部免費輔導。 參加培訓的孩子不到半年, 進步和變化很明顯, 得到了家長的認可。 六階珠心算學員童浩在神墨近三年時間中變化很大, 比以前愛學習、愛思考, 數學計算速度快, 準確率高, 生活習慣也非常好。 六階珠心算學員馬禹豪以優異成績升入濱中,
名列前茅, 王旭、蔣昊章、劉蘇文、徐航、胡詠琦、崇軒、陳思文、孟繁程、趙超、劉思遠、陳永傑、郭豐銓、邱凱文、施涵、周子凡、於哲邦、韓尚等這樣的學員很多。 家長一致評價, 孩子們在這神墨學堂學習一段時間後, 不但比以前懂禮貌, 喜歡與小夥伴交流, 而且還能幫父母洗碗、拖地做一些家務事, 學習上更讓人省心。

聽了這些孩子家長的贊許, 燕欣心裡十分高興。 雖然半年來經受了很多自己從未受過的苦和累, 但是她無怨無悔。

濱海分校成為北大家庭教育基地

從事教育, 每天都有家長通過各種方式向燕欣訴說他們對子女教育的煩惱和困惑。 有的家長說, 孩子不愛去幼稚園, 送到幼稚園門口就又哭又鬧, 真是沒辦法;有的說孩子膽小怕生,不愛跟同學玩,不愛說話,沒有自信;還有的說孩子戀上了網吧,不肯回家,這可怎麼辦?

要回答家長的這些問題,幫助家長解決孩子教育的困惑,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必須不斷加強學習,掌握更多、更新的家教知識、教育理論和傳統文化,懂得兒童心理學及專業方面的知識,增強服務意識。所以,燕欣如饑似渴地學習家庭教育知識,自費參加了國家教育部組織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職業資格培訓,並獲得資格證書;神墨教育機構組織的家教知識培訓,她都積極參加,認真聽取專家學者對家庭教育的報告和指導,還訂閱了《家教導報》等10多種報紙雜誌,利用課餘時間認真閱讀,增長知識。新出版的有關專家家教論著,她都及時購買閱讀。青少年教育專家、教育碩士尹建莉寫的《好媽媽勝於好老師》這本書,她在一年內讀了好幾遍;她還經常走訪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的家長,聆聽他們對子女教育的經驗介紹;她還去了日本早稻田幼稚園、早稻田大學和一些知名小學,體驗日本、韓國等國家幼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經驗,不斷充實家庭教育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涵養,更新教育理念。

近幾年來,燕欣把學到的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素質教育全部都用在了神墨學堂孩子們的身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她又多方收集教育資料,積累自己的教育體會,與有關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研究,一些經驗得到了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2015年,燕欣獲得了“家庭教育講師資格證書”,並被北京大學聘任為家庭教育首席講師。濱海神墨學堂則作為北大的“家庭教育基地”。2016年,國家教育部和北京師範大學又特聘她為“家庭教育導師”,並擔任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課題組組長。每隔一段時間,燕欣都要去北京參加國家教育部和北大、北師大等高校舉辦的家庭教育專家研討會,增長見識和家教知識,為更多的家長提供説明和服務。

人生最大的幸運莫過於選定一個能實現自身價值的職業。八年艱辛的教育歷程,給燕欣最大的感受便是原來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在做這樣的事,她並不孤單,大家在一起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盡心服務。如今,服務他人,用心、用愛、用情來引導孩子並影響家長,已成為所有家庭教育指導師共同心願。

愛心引領家長科學育兒

去年高考滿分作文中,有一篇叫《寫給媽媽的一封信》,是一個女孩臨場發揮,文情並茂地寫出了自己求學12年所受的委屈。其母親在看了女兒的作文後,找一個沒人的地方痛哭了一場,女兒受了這麼多委屈,做母親的卻渾然不知。

當燕欣從媒體上讀了這篇報導後,也被深深地震撼了。在生活中,不瞭解孩子委屈的家長比比皆是。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和思維看待孩子,其實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想法,有的雖然很幼稚,但天真可愛,充滿童趣。一次,一位母親跟燕欣說,她要喝茶,因茶太燙,就把茶杯放在桌子上,幹別的事情了。後來,六歲的女兒拿起桌上的水彩筆,在她的杯子上畫了許多水波浪(想幫水降溫)。這位母親過來一看,一巴掌打了過去:“你怎麼把媽媽杯子弄髒了?”女兒大哭,害怕地躲到一邊去了。燕欣跟這位母親說,你錯了,女兒在你杯子上畫的水波浪,是想為你杯子裡的茶降溫,讓你儘快喝上茶。這位母親一愣,原來女兒是這個想法,她錯怪她了,還打了她,真後悔這一舉動。還有一次,一位母親問剛上幼稚園的兒子,你長大了做什麼?兒子很爽快地說,做醫生。母親又問為什麼要做醫生?孩子說,自己做醫生,爺爺奶奶就不用經常上醫院了。“沒出息,你長大了要去考公務員,做大官,讓媽媽也跟著沾光!”燕欣對這位母親說,你這樣教育孩子會讓他失去目標,無所適從,更容易產生對立情緒。從以上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家長應該知道孩子做事的動機和密碼是什麼。也就是家庭教育中,所謂愛孩子一定要懂孩子!

針對一些家長不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燕欣專門開設了家庭教育課堂,每週安排一次家長教育課,完全對家長開放,讓家長參與,親身體驗孩子的夢想和成長,並指導家長如何正確保持孩子的夢想。初開始,一些家長不願意參加,但後來他們聽說燕欣講的家庭教育課堂生動有趣,非常感人,都主動來參加聽課,有很多家長一遇到孩子教育的問題,就打電話向燕欣諮詢,燕欣都熱情地給予指導。為了擴大家庭教育的影響,向更多的家長宣傳教養孩子的基本理念和科學教育方法,燕欣先後組織160多場家庭教育知識講座,每場參加者少則200多人,多則1000多人,累計有近十萬名家長接受了家庭教育的學習和指導,他們太需要瞭解教養孩子的科學方法。燕欣還先後到浙江、邯鄲、安徽、杭州、廈門、樂清、延安等地舉辦家庭教育知識講座,向家長傳授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有的家長由於未能與她在當地當面交流,就從外地把孩子帶到濱海來求教。淮陰和鎮江的兩位家長特地把孩子帶來濱海,找到燕欣,讓她為這兩個孩子進行了心理疏導。燕欣坦誠地與兩位家長進行溝通,糾正不正確的家教方法,融化了父子隔閡和孩子學習困惑等,特別是每年暑假,都有很多外地家長到濱海來請燕欣給孩子做心理疏導。當燕欣消除了孩子的焦慮與困擾時,家長們十分感謝。當燕欣看到孩子和家長們開心地離開,自己也很欣慰。燕欣說,為了孩子的成長,她願做一個用心、用愛、用情的神墨老師,來聆聽孩子的心聲,來陪伴每一個需要她的孩子一起成長,培養孩子們將來做一個對家庭和國家有用的人才。

家庭教育任重道遠。燕欣,她將憑藉今天學到的經驗,以北京神墨教育濱海分校為基地,把更好的家教理念帶給家長,以專業的知識指導服務家庭,以健康的心態引領家庭教育,以自己的生命影響他人的生命,為孩子和家庭的未來助力,讓愛傳遞。

採訪結束時,燕欣告訴筆者,她還將在《濱海日報》、濱海電視臺等媒體開設家庭教育專題專欄,並擔任主講老師,為濱海的孩子們奉獻一片愛心。

真是沒辦法;有的說孩子膽小怕生,不愛跟同學玩,不愛說話,沒有自信;還有的說孩子戀上了網吧,不肯回家,這可怎麼辦?

要回答家長的這些問題,幫助家長解決孩子教育的困惑,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必須不斷加強學習,掌握更多、更新的家教知識、教育理論和傳統文化,懂得兒童心理學及專業方面的知識,增強服務意識。所以,燕欣如饑似渴地學習家庭教育知識,自費參加了國家教育部組織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職業資格培訓,並獲得資格證書;神墨教育機構組織的家教知識培訓,她都積極參加,認真聽取專家學者對家庭教育的報告和指導,還訂閱了《家教導報》等10多種報紙雜誌,利用課餘時間認真閱讀,增長知識。新出版的有關專家家教論著,她都及時購買閱讀。青少年教育專家、教育碩士尹建莉寫的《好媽媽勝於好老師》這本書,她在一年內讀了好幾遍;她還經常走訪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的家長,聆聽他們對子女教育的經驗介紹;她還去了日本早稻田幼稚園、早稻田大學和一些知名小學,體驗日本、韓國等國家幼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經驗,不斷充實家庭教育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涵養,更新教育理念。

近幾年來,燕欣把學到的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素質教育全部都用在了神墨學堂孩子們的身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她又多方收集教育資料,積累自己的教育體會,與有關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研究,一些經驗得到了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2015年,燕欣獲得了“家庭教育講師資格證書”,並被北京大學聘任為家庭教育首席講師。濱海神墨學堂則作為北大的“家庭教育基地”。2016年,國家教育部和北京師範大學又特聘她為“家庭教育導師”,並擔任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課題組組長。每隔一段時間,燕欣都要去北京參加國家教育部和北大、北師大等高校舉辦的家庭教育專家研討會,增長見識和家教知識,為更多的家長提供説明和服務。

人生最大的幸運莫過於選定一個能實現自身價值的職業。八年艱辛的教育歷程,給燕欣最大的感受便是原來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在做這樣的事,她並不孤單,大家在一起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盡心服務。如今,服務他人,用心、用愛、用情來引導孩子並影響家長,已成為所有家庭教育指導師共同心願。

愛心引領家長科學育兒

去年高考滿分作文中,有一篇叫《寫給媽媽的一封信》,是一個女孩臨場發揮,文情並茂地寫出了自己求學12年所受的委屈。其母親在看了女兒的作文後,找一個沒人的地方痛哭了一場,女兒受了這麼多委屈,做母親的卻渾然不知。

當燕欣從媒體上讀了這篇報導後,也被深深地震撼了。在生活中,不瞭解孩子委屈的家長比比皆是。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和思維看待孩子,其實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想法,有的雖然很幼稚,但天真可愛,充滿童趣。一次,一位母親跟燕欣說,她要喝茶,因茶太燙,就把茶杯放在桌子上,幹別的事情了。後來,六歲的女兒拿起桌上的水彩筆,在她的杯子上畫了許多水波浪(想幫水降溫)。這位母親過來一看,一巴掌打了過去:“你怎麼把媽媽杯子弄髒了?”女兒大哭,害怕地躲到一邊去了。燕欣跟這位母親說,你錯了,女兒在你杯子上畫的水波浪,是想為你杯子裡的茶降溫,讓你儘快喝上茶。這位母親一愣,原來女兒是這個想法,她錯怪她了,還打了她,真後悔這一舉動。還有一次,一位母親問剛上幼稚園的兒子,你長大了做什麼?兒子很爽快地說,做醫生。母親又問為什麼要做醫生?孩子說,自己做醫生,爺爺奶奶就不用經常上醫院了。“沒出息,你長大了要去考公務員,做大官,讓媽媽也跟著沾光!”燕欣對這位母親說,你這樣教育孩子會讓他失去目標,無所適從,更容易產生對立情緒。從以上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家長應該知道孩子做事的動機和密碼是什麼。也就是家庭教育中,所謂愛孩子一定要懂孩子!

針對一些家長不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燕欣專門開設了家庭教育課堂,每週安排一次家長教育課,完全對家長開放,讓家長參與,親身體驗孩子的夢想和成長,並指導家長如何正確保持孩子的夢想。初開始,一些家長不願意參加,但後來他們聽說燕欣講的家庭教育課堂生動有趣,非常感人,都主動來參加聽課,有很多家長一遇到孩子教育的問題,就打電話向燕欣諮詢,燕欣都熱情地給予指導。為了擴大家庭教育的影響,向更多的家長宣傳教養孩子的基本理念和科學教育方法,燕欣先後組織160多場家庭教育知識講座,每場參加者少則200多人,多則1000多人,累計有近十萬名家長接受了家庭教育的學習和指導,他們太需要瞭解教養孩子的科學方法。燕欣還先後到浙江、邯鄲、安徽、杭州、廈門、樂清、延安等地舉辦家庭教育知識講座,向家長傳授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有的家長由於未能與她在當地當面交流,就從外地把孩子帶到濱海來求教。淮陰和鎮江的兩位家長特地把孩子帶來濱海,找到燕欣,讓她為這兩個孩子進行了心理疏導。燕欣坦誠地與兩位家長進行溝通,糾正不正確的家教方法,融化了父子隔閡和孩子學習困惑等,特別是每年暑假,都有很多外地家長到濱海來請燕欣給孩子做心理疏導。當燕欣消除了孩子的焦慮與困擾時,家長們十分感謝。當燕欣看到孩子和家長們開心地離開,自己也很欣慰。燕欣說,為了孩子的成長,她願做一個用心、用愛、用情的神墨老師,來聆聽孩子的心聲,來陪伴每一個需要她的孩子一起成長,培養孩子們將來做一個對家庭和國家有用的人才。

家庭教育任重道遠。燕欣,她將憑藉今天學到的經驗,以北京神墨教育濱海分校為基地,把更好的家教理念帶給家長,以專業的知識指導服務家庭,以健康的心態引領家庭教育,以自己的生命影響他人的生命,為孩子和家庭的未來助力,讓愛傳遞。

採訪結束時,燕欣告訴筆者,她還將在《濱海日報》、濱海電視臺等媒體開設家庭教育專題專欄,並擔任主講老師,為濱海的孩子們奉獻一片愛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