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我盟昨日舉辦群眾文化節慶祝自治區成立70周年

本報訊最美紅城五月天, 正是春花爛漫時。 5月1日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日子。 昨天, 烏蘭浩特市五一廣場氣氛歡騰熱烈, “守望相助 亮麗興安 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興安盟‘五一’群眾文化節”隆重開幕, 各族群眾載歌載舞, 共同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 盟行署副盟長劉劍夕與烏地區幹部群眾一同觀看了演出。

活動中, 各族幹部群眾身著盛裝, 為全場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聽盛宴。 千人安代舞拉開了表演序幕, 草原兒女用自己獨特的方式, 表達革命老區人民對幸福生活的讚美。 歌伴舞《我總和朋友說起你》唱出了一代代紅城兒女心中最深的記憶。

古箏齊奏《我的祖國》通過溫柔而典雅的旋律, 抒發了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懷。 四胡合奏的原創曲目《烏力格爾三部曲》悠揚的四胡聲引人入勝, 講述著發生在遼闊草原的故事和對民族文化的傳承。 筷子舞表演《春到草原》展現了下一代紅城兒女陽光快樂的精神風貌, 展現了朝氣蓬勃的紅城少年精神。 首批國家級特色學校烏蘭浩特市第七中學帶來的足球韻律操表演把整場演出推向了高潮, 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此次大型活動還吸引了新華社採訪團的關注。 活動中, 新華社直播團隊先後來到五一會址和五一廣場, 在傳統報導的基礎上通過網路直播手段,

集中力量對群眾文化節進行現場即時播報, 將活動現場發生的新聞以文字、圖片和視頻形式及時滾動向全世界播發。 同時, 新華社記者將自治區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姜愛軍、盟政協原主席劉福德、烏蘭浩特市原市長王裕德、防疫戰士白淑芝、前旗勞動模範田向陽等各界代表邀請到活動現場, 與網友共同傾聽他們詮釋興安歷史、講述興安變化, 全方位展示了70年來興安盟作為內蒙古自治政府的誕生地、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最早實踐地, 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取得的成就, 為受眾呈現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生動圖景。

此次直播活動也使新華社記者對興安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來到興安盟做直播, 一是要體現內蒙古自治政府的誕生地、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最早實踐地70年來的發展變化, 二是要追溯歷史, 回顧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蹟, 感受興安紅色文化的底蘊。 這次採訪活動也讓我對興安盟有了新的認識, 希望今後能夠繼續推介宣傳興安盟, 向世人講述好興安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姜雪蘭說。

據悉, 為全面展示自治區成立70周年以來革命老區興安盟的滄桑巨變和輝煌成就, 4月26日, 新華社採訪團來到我盟進行調研採訪。 連日來, 採訪團先後深入烏蘭浩特市、科右前旗、突泉縣、科右中旗等地, 訪群眾、進學校、看企業, 通過採集大量的圖片、文字、視頻等資料, 挖掘和捕捉我盟各地閃光而又深刻的鮮活題材,

全方位瞭解掌握我盟在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全域旅遊、產業發展、城鄉建設、民生保障、教育醫療、民族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的顯著變化和輝煌成就, 向世人推介展示了一個文化底蘊厚重、發展活力蓬勃的興安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