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Ⅹ」他來了請閉眼:天生殺人狂的演變之路

一、“連環殺人狂”, 在影視作品裡經常能看到, 在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現實中確實存在著“連環殺人狂”。 影視作品中的“連環殺人狂”的原型大多數是來源於現實。

最出名的“連環殺人狂”當屬“開膛手傑克”——1888年8月7日到11月8日間, 于倫敦東區的白教堂一帶以殘忍手法連續殺害至少五名妓女的兇手(代稱)。 犯案期間, 兇手多次寫信至相關單位挑釁, 卻始終未落入法網。 “開膛手傑克”後被多部文學、影視作品所呈現、改編。

駭人聽聞的還有美國歷史上最大連環兇殺案——“綠河殺手”加里·裡奇韋案。 加里·裡奇韋於1982年前後兩年間,

奸殺了48名白人女性, 直到2011年才被抓捕歸案。

除了外國的, 我國同樣有著駭人聽聞的“連環殺人狂”。

“殺人狂魔”楊新海自2001年至2003年期間, 在安徽、河南、山東和河北4省作案殺人, 共作案22起, 殺死65人, 重傷5人, 強姦23人, 警方稱其犯罪動機是報復社會, 不以劫財為目的, 主要是殺人和強姦。

“11.12系列殺人案”兇手黃勇, 自2001年9月至2003年11月, 從網吧、錄影廳、遊戲廳等場所, 以資助上學、幫助提高學習成績、外出遊玩和介紹工作為誘餌將男性少年騙到自己家中, 先後共殺死無辜青少年17人, 輕傷1人。

二、“連環殺人狂”為何殺人, 犯罪動機何在?

對國內相關學者的研究進行歸納及總結, “連環殺人狂”的犯罪動機, 大致有以下幾類:

1、謀財害命:通過殺人洗劫財物;

2、報復社會:報復社會、政府或特定的組織;

3、濫殺無辜:享受殺人的刺激與快感, 嗜血成性;

4、性虐待:為滿足畸形的性快感而展開的殺戮。

三、一般而言, “連環殺人狂”具有怎樣的特徵?

對國內相關學者的研究進行歸納及總結, “連環殺人狂”的人格特徵如下:

1、性格內向陰冷、自私

性格內向, 不善換位思考, 思路比較單一, 少思考, 愛較真, 不太容易與人溝通, 思維方式與其年齡不相符。 缺乏交往能力, 經常表現為冷酷、執拗、陰沉、孤獨。

2、情感細膩而缺乏情感交流能力

情感體驗細膩, 缺乏與他人情感交流的能力, 往往情緒反應強烈、不信任他人, 對社會敵視、仇恨, 同時具有強烈的壓抑感。 由於平時表現得老實, 不愛說話, 常常會令鄰居或身邊的人誤以為正常, 案發後常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3、聰慧, 意志薄弱, 人格異常

“連環殺人狂”一般都比較聰慧, 智力良好。 在犯罪衝動面前, 難以抑制犯罪欲望, 但是在實施犯罪活動時, 又能忍受各種挫折與煎熬, 克服障礙, 以實現犯罪目的。 人格異常, 多數存在人格障礙,

犯罪過程中, 無論被害人如何痛苦, 哀求, 都很難喚起其良心與同情感。

此外, “連環殺人狂”的行為特徵如下:

1、極端性:通過瘋狂反復地使用暴力進行發洩或報復;

2、預謀性:非精神病人, 行為目的明確, 行為是在具有符合正常思維邏輯的故意陰謀下進行的‘

3、相似性:犯罪手法、犯罪方式、被害物件具有相似性。

四、“連環殺人狂”是如何“煉成”的?

“連環殺人狂”不是一夜間“煉成”的, 追溯其經歷, 常常具有許多的共同特徵。

1、童年時存在著嚴重的心理創傷:

(1)不安全的依戀關係模式形成的心理創傷

“連環殺人狂”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往往是糟糕的, 他們一般孤獨, 沒有朋友, 沒有交流的對象。 追根溯源, 往往跟他們在早期的依戀關係中, 沒有形成安全的依戀模式息息相關。

客體關係理論認為, 嬰兒與最初的撫養者(通常是母親)之間形成的健康的依戀模式, 是其一生中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在“連環殺人狂”的早年經歷裡, 往往是遭遇最初的撫養者的無情而冷漠地拋棄、忽略, 這讓他們缺乏安全感, 儘管不斷尋求安全感但卻又無法信任他人。 早年的心理創傷促使他們最終只能通過極端的方式處理問題。

(2)童年時痛苦經歷留下的心理創傷

心理學家佛洛德認為, 個體在童年時遭受到的諸如虐待、性侵害等痛苦經歷, 如果未能得到合理疏導, 容易使他們形成極強的報復欲和反社會傾向。

童年時期的創傷也屬於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PTSD是指個體經歷了創傷事件出現的心理失衡狀態, 當個體再次暴露於創傷事件象徵或很相似的內心或外界跡象之時,會引起內心強烈的痛苦感受。

於是,當“連環殺人狂”在生活中,再次體驗到創傷事件的跡象之時,被喚起的痛楚將會引領他們開始瘋狂的殺戮行動。正如心理學家羅伯特·D·黑爾則的觀點,“連環殺手的受害者使殺手想起早年在生活中羞辱過他們的人”。

2、現實中遭遇嚴重挫折的經歷

社會心理學理論中的挫折攻擊理論認為,一個人的欲望不能得到滿足時,便容易產生挫折感,從而轉變為對他人的攻擊行為。攻擊的發生強度與欲求不滿的量成正比,挫折越大,攻擊的強度也越大。。

在“連環殺人狂”的經歷中,往往遭遇了數次對他們而言,屬於嚴重挫折性的經歷,勾起了他們的仇恨。他們將自己在現實中遭遇的挫折,歸咎於社會及他人,為了發洩內心的不平,鋌而走險,以獲得欲望的極大滿足。

3、初次殺人階段得逞,殺戮成癮

初次殺人階段,“連環殺人狂”可能還存在著一些恐懼與不安,但是當殺人得逞,而員警尚未發現自己的身份時,他們在過程中獲得了久違的控制感、刺激感、成就感,獲得了內心極大的滿足。

這使得他們的膽量與日俱增,為進一步的殺戮埋下了罪惡的種子。於是殺人頻率和程度繼續加強,殺人行為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對殺人行為有一定的依賴性,殺戮成癮。

當個體再次暴露於創傷事件象徵或很相似的內心或外界跡象之時,會引起內心強烈的痛苦感受。

於是,當“連環殺人狂”在生活中,再次體驗到創傷事件的跡象之時,被喚起的痛楚將會引領他們開始瘋狂的殺戮行動。正如心理學家羅伯特·D·黑爾則的觀點,“連環殺手的受害者使殺手想起早年在生活中羞辱過他們的人”。

2、現實中遭遇嚴重挫折的經歷

社會心理學理論中的挫折攻擊理論認為,一個人的欲望不能得到滿足時,便容易產生挫折感,從而轉變為對他人的攻擊行為。攻擊的發生強度與欲求不滿的量成正比,挫折越大,攻擊的強度也越大。。

在“連環殺人狂”的經歷中,往往遭遇了數次對他們而言,屬於嚴重挫折性的經歷,勾起了他們的仇恨。他們將自己在現實中遭遇的挫折,歸咎於社會及他人,為了發洩內心的不平,鋌而走險,以獲得欲望的極大滿足。

3、初次殺人階段得逞,殺戮成癮

初次殺人階段,“連環殺人狂”可能還存在著一些恐懼與不安,但是當殺人得逞,而員警尚未發現自己的身份時,他們在過程中獲得了久違的控制感、刺激感、成就感,獲得了內心極大的滿足。

這使得他們的膽量與日俱增,為進一步的殺戮埋下了罪惡的種子。於是殺人頻率和程度繼續加強,殺人行為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對殺人行為有一定的依賴性,殺戮成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