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神仙居住的宮殿

作者介紹

雲和ada, 白羊和射手, 旅遊, 攝影, 畫畫, 自由, 冒險, 兩個文藝女晚青

文 / 攝影 | 雲和ada

比起上一篇尋找水陸庵的過程, 探尋傳說中的永樂宮更為艱難。

離開陝西西安, 我們的據點轉移到了河南洛陽, 但是糾結了半天, 還是不捨得錯過號稱是擁有“中國最完整壁畫”的永樂宮。 於是打算輾轉又繞回山西, 這樣一繞, 多用了兩天的時間。

早上6點我們就依網上資訊準時來到洛陽長途汽車售票處, 但由於這裡的網站太久沒有更新, 資訊竟然是錯誤的, 實際行程比我們預計得要遠得多。 最早班車在2個小時以後的8點, 估計需要至少3個小時到運城(實際由於國道修路又多耽擱了2小時), 然後還要再轉3小時左右車沿著盤山公路到芮城, 今夜肯定回不了洛陽。 然而原計劃當晚回上海的火車票已買好, 要不要去呢?我的心裡是有猶豫的, 相互看了一眼, 似有默契,

ada馬上說出了我的心裡話, 你要去的話, 我就奉陪到底!哈哈, 好似一縷溫暖陽光照進了我猶豫不定的心底。

然後兩人立刻像上了發條一樣分工運轉起來, 改簽火車票, 買長途汽車票, 寄存行李, 再吃早點, 然後問長途汽車站位置(售票處和汽車站之間有10分鐘的路程, 相鄰的汽車站竟然有兩個, 一個是標識鮮明的山寨汽車站, 另一個正規的躲在圍牆後, 這點真正是旅途中的驚異, 就當增加閱歷吧)路人統統遙指山寨汽車站, 卻怎麼也找不到我們的車, 問了站內的人一律不知。 我們只好急急的趕回售票處回頭尋找, 仍無所獲, 心急慌忙地跑到第三遍才給了明確答覆, 這時候只剩下心跳的五分鐘了!我們請求汽車站出口的大爺放我們進去(跑回入口已經來不及)可是大爺說什麼也不聽背過身去,

ada當機立斷直接跑進去(真是被逼急了), 我跟在後面, 在大爺的呼喊聲中奔上了車, 車隨即啟動。 捂著心臟噗噗的跳, 這也太驚險了! (這段是雲的內心)

6個小時後我們又順利搭上了去芮城的車, 車上的人皮膚黝黑了不少, 氣味也重了, 初來此地, 安全起見也不敢在路上昏睡, 兩人談了一路海闊天空, 來為彼此壯膽。 山路九拐十八彎, 層層疊疊的美景包括懸崖忽閃在眼前, 和危險一起拋向了腦後, 時間飛逝而去。 出發沒多久就沒了電信移動各種網路信號,

令一路網上跟蹤我們遊記的美院同學們緊張不已, 沒想到幾個小時後再次接觸世界時已經留下了幾十個miss call, 這裡要再次感激滿滿的同學情。 (這段是ada的內心)

下午三點終於到了芮城, 望著新修的寬闊馬路和縣政府, 豪氣頓生, 我們來也!

抵達芮城的ada和雲

叫了輛出租,說去永樂宮,司機竟然不知道,這讓我們很驚訝,看來也不大的縣城,這可是能和敦煌媲美的地方啊!怎麼會不知道?然後根據GPS指揮司機開到門口,結果離汽車站只有3分鐘的路。司機恍然大悟,“這裡是有個廟,我每天經過,沒人來的。”司機信誓旦旦說到。

忘不了計程車真真實實的停在宮門口的一刹那相望,空無一人寂靜到仿佛時間都凝止在此,我們聞到了老木頭散發黴腐的氣味和青草氣味糅合的味道,看到大樑上猶如調色板上斑駁不清的顏色,一群烏鴉匆匆劃過的明湛天空,心裡充滿了說不出的念動,這就是我們嚮往的地方嗎?站立許久,真實的有點虛幻,或許是念念不忘,必有所得。

懷著一絲疑惑,我們走進了永樂宮,這座元代道教宮觀。

永樂宮是中國道教的三大祖庭之一,創建於西元1247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在500米的中軸線上,自南至北排列著山門、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除山門為清代補建外,其餘皆為元代建築。

永樂宮是一座典型的元代木結構宮庭建築群,它們在建築結構和形制上,不僅繼承了宋、金時代的傳統,而且還作了一些大膽的革新和創造,殿宇飛簷淩空,碩大的斗拱層層疊疊地交錯著,殿內平棊藻井精巧絕倫,是中國建築史上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四周的雕飾不多,比起明、清兩代的建築,顯得較為簡潔、明朗。中國人和歐洲人不一樣,要用木頭而不是石頭做建築,地下陵宮除外。千百年的戰火,加上中國固有的觀念,舊宅故事多不祥,木結構不防火諸多原因,能保留下來的古建築不多,而永樂宮是中國現今保存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元代建築。然而經歷了近700年雨雪風霜和近代的戰亂變故後,到解放前它已經被荒廢淡忘於郊野之中,成為路人拴馬歇息之地。

中國古代木質榫卯結構建築

是我們的最愛,也是每個有“樂高”情節的成年人的崇拜

門板上的祥雲圖案

屋頂獸雕

門蹲上的石蟾蜍

萬字窗格

1952年新中國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活動中,考古人員才重新發現這座在中國元代有重要地位的永樂宮。宮內不僅完好地保存著四座精美的元代建築,更擁有我國現存面積最大的寺廟壁畫。這也是繼敦煌壁畫後的又一重大發現。 1956年因為興建三門峽水庫,位於黃河岸邊的永樂宮遺址面臨著被淹沒的命運,國務院決定將其遷移到20多公里之外的現地,大批文物專家和美術工作者從1959年到1964年將它原拆、原卸、保持原貌進行了搬遷,遷建工程歷時5年。永樂宮是我國第一批公佈的重點保護文物, 1998年,永樂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遺憾的是,作為已搬遷的文物,失去了馬上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資格。而且由於當時條件的限制,美院的師生盡心補畫的部分已經開始出現剝落化學顏料變色的諸多問題,反觀元代壁畫依舊不變,採用的是天然石色,這是其歷經7百餘年色彩仍鮮豔如初的唯一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宋元時期崇道教,一時間金碧輝煌的元大都有72道觀,50道宮之多。永樂宮原址是呂洞賓的故鄉。後王重陽在山東傳教過程中,認呂公為師,創立了全真教,結納了馬鈺、丘處機、譚處端、王處一、郝大通、劉處玄、和馬鈺妻孫不二為骨幹人物,是王重陽的法傳弟子,俗稱“七真”;王重陽死後,他們在北方繼續廣泛傳播全真教。因為和廣大北方人民在感情上有一定的共鳴,勢力發展很快,潘德沖1245年受當時掌握元朝道教大權的侍行丘處機十八弟子中的清和宗師尹志平和真常宗師李志常委命修建永樂宮,在他主持之下“遠近助役源源而來”,“四方之薦力施賭者雲會”,“陶甓伐木雲集川流” 不數念,新宮造成。《神雕俠侶》的人物名字都出現了啊,原來都是歷史上的真實存在,再次證明了沒有武打書的青春是不完整的,哈哈哈…

如今永樂宮已經是中國古代壁畫藝術的代名詞。永樂宮的壁畫滿布在四座大殿內。這些繪製精美的壁畫總面積達960平方米,它繼承了唐、宋以來優秀的繪畫技法,又融匯了元代的繪畫特點,形成了永樂宮壁畫鮮明的風格。這裡也已成為畫家與美院學生臨摹學習的藝術聖地。

漫步在昏暗的宮殿裡,可以清楚地看到頭頂那個裝飾精美的藻井,壁畫卻幾乎處於黑暗中,過很久眼睛才適應這微弱的光線,壁畫隱隱綽綽,同樣不准拍照,甚至沒有照明,鐵欄杆把我們圈的遠遠的。這裡比水陸庵的保護更嚴格,因為壁畫實在是太脆弱了,禁不起強光影射,好心的工作人員拿來自己的手電筒供我們詳看這些纖細而生動的筆觸,電筒的白色光芒能照亮1米左右的範圍,一個個神仙的故事在手中的光圈中此起彼滅,續而複歸於永恆的黑暗。我們逛了一圈又一圈默默不忍離去。我並不想一一道來,也許言語描述太蒼白瑣碎了,千百回的婉轉吟唱,只為這一刻的銷魂,只有到了此處才能明瞭這些壁畫的攝人心魄的美。(注:自帶手電筒請一定用藍白冷光源)

一直待到要關門了才出來,感覺還是很匆忙的。偏殿裡有中央美院和浙江美院的學長們如何整體搬移修復壁畫時的照片介紹,只是匆匆掃了一眼。想著下次一定還是要來,住幾天,把那些壁畫臨摹下來。

當年搬移永樂宮的歷史照片

偏殿花園

整排的平房作為美院學生畫室宿舍

離了宮殿,走在兩邊的綠樹頗陰濃的別院裡閑看散亂堆放的古物和碑文,再回首那重重宮門的寂靜古樸,想起杜拉斯的話來:我現在特意過來是想告訴你,對我來說,你比從前更加漂亮,相比你年輕時的樣子,我更愛你備受時光摧殘的容顏。

花園中殘存的古牆碑文

太晚是回不了洛陽了,想著芮城是個太小的地方,稍微缺少點安全感,夜晚九點時趕到了運城,從網上找了家評價還算過得去的旅館住下了。隨身行李還在洛陽寄放著,風塵僕僕沒有了替換衣物,沒有了修復面膜,兩個女人有點狼狽。那如果要問交通這樣不方便去看一個山溝溝裡的地方值不值,可以肯定地說,非常非常非常值得!

- 西安游全文終 -

敬請點擊“閱讀原文”

“感受不一樣的旅行體驗”

抵達芮城的ada和雲

叫了輛出租,說去永樂宮,司機竟然不知道,這讓我們很驚訝,看來也不大的縣城,這可是能和敦煌媲美的地方啊!怎麼會不知道?然後根據GPS指揮司機開到門口,結果離汽車站只有3分鐘的路。司機恍然大悟,“這裡是有個廟,我每天經過,沒人來的。”司機信誓旦旦說到。

忘不了計程車真真實實的停在宮門口的一刹那相望,空無一人寂靜到仿佛時間都凝止在此,我們聞到了老木頭散發黴腐的氣味和青草氣味糅合的味道,看到大樑上猶如調色板上斑駁不清的顏色,一群烏鴉匆匆劃過的明湛天空,心裡充滿了說不出的念動,這就是我們嚮往的地方嗎?站立許久,真實的有點虛幻,或許是念念不忘,必有所得。

懷著一絲疑惑,我們走進了永樂宮,這座元代道教宮觀。

永樂宮是中國道教的三大祖庭之一,創建於西元1247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在500米的中軸線上,自南至北排列著山門、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除山門為清代補建外,其餘皆為元代建築。

永樂宮是一座典型的元代木結構宮庭建築群,它們在建築結構和形制上,不僅繼承了宋、金時代的傳統,而且還作了一些大膽的革新和創造,殿宇飛簷淩空,碩大的斗拱層層疊疊地交錯著,殿內平棊藻井精巧絕倫,是中國建築史上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四周的雕飾不多,比起明、清兩代的建築,顯得較為簡潔、明朗。中國人和歐洲人不一樣,要用木頭而不是石頭做建築,地下陵宮除外。千百年的戰火,加上中國固有的觀念,舊宅故事多不祥,木結構不防火諸多原因,能保留下來的古建築不多,而永樂宮是中國現今保存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元代建築。然而經歷了近700年雨雪風霜和近代的戰亂變故後,到解放前它已經被荒廢淡忘於郊野之中,成為路人拴馬歇息之地。

中國古代木質榫卯結構建築

是我們的最愛,也是每個有“樂高”情節的成年人的崇拜

門板上的祥雲圖案

屋頂獸雕

門蹲上的石蟾蜍

萬字窗格

1952年新中國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活動中,考古人員才重新發現這座在中國元代有重要地位的永樂宮。宮內不僅完好地保存著四座精美的元代建築,更擁有我國現存面積最大的寺廟壁畫。這也是繼敦煌壁畫後的又一重大發現。 1956年因為興建三門峽水庫,位於黃河岸邊的永樂宮遺址面臨著被淹沒的命運,國務院決定將其遷移到20多公里之外的現地,大批文物專家和美術工作者從1959年到1964年將它原拆、原卸、保持原貌進行了搬遷,遷建工程歷時5年。永樂宮是我國第一批公佈的重點保護文物, 1998年,永樂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遺憾的是,作為已搬遷的文物,失去了馬上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資格。而且由於當時條件的限制,美院的師生盡心補畫的部分已經開始出現剝落化學顏料變色的諸多問題,反觀元代壁畫依舊不變,採用的是天然石色,這是其歷經7百餘年色彩仍鮮豔如初的唯一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宋元時期崇道教,一時間金碧輝煌的元大都有72道觀,50道宮之多。永樂宮原址是呂洞賓的故鄉。後王重陽在山東傳教過程中,認呂公為師,創立了全真教,結納了馬鈺、丘處機、譚處端、王處一、郝大通、劉處玄、和馬鈺妻孫不二為骨幹人物,是王重陽的法傳弟子,俗稱“七真”;王重陽死後,他們在北方繼續廣泛傳播全真教。因為和廣大北方人民在感情上有一定的共鳴,勢力發展很快,潘德沖1245年受當時掌握元朝道教大權的侍行丘處機十八弟子中的清和宗師尹志平和真常宗師李志常委命修建永樂宮,在他主持之下“遠近助役源源而來”,“四方之薦力施賭者雲會”,“陶甓伐木雲集川流” 不數念,新宮造成。《神雕俠侶》的人物名字都出現了啊,原來都是歷史上的真實存在,再次證明了沒有武打書的青春是不完整的,哈哈哈…

如今永樂宮已經是中國古代壁畫藝術的代名詞。永樂宮的壁畫滿布在四座大殿內。這些繪製精美的壁畫總面積達960平方米,它繼承了唐、宋以來優秀的繪畫技法,又融匯了元代的繪畫特點,形成了永樂宮壁畫鮮明的風格。這裡也已成為畫家與美院學生臨摹學習的藝術聖地。

漫步在昏暗的宮殿裡,可以清楚地看到頭頂那個裝飾精美的藻井,壁畫卻幾乎處於黑暗中,過很久眼睛才適應這微弱的光線,壁畫隱隱綽綽,同樣不准拍照,甚至沒有照明,鐵欄杆把我們圈的遠遠的。這裡比水陸庵的保護更嚴格,因為壁畫實在是太脆弱了,禁不起強光影射,好心的工作人員拿來自己的手電筒供我們詳看這些纖細而生動的筆觸,電筒的白色光芒能照亮1米左右的範圍,一個個神仙的故事在手中的光圈中此起彼滅,續而複歸於永恆的黑暗。我們逛了一圈又一圈默默不忍離去。我並不想一一道來,也許言語描述太蒼白瑣碎了,千百回的婉轉吟唱,只為這一刻的銷魂,只有到了此處才能明瞭這些壁畫的攝人心魄的美。(注:自帶手電筒請一定用藍白冷光源)

一直待到要關門了才出來,感覺還是很匆忙的。偏殿裡有中央美院和浙江美院的學長們如何整體搬移修復壁畫時的照片介紹,只是匆匆掃了一眼。想著下次一定還是要來,住幾天,把那些壁畫臨摹下來。

當年搬移永樂宮的歷史照片

偏殿花園

整排的平房作為美院學生畫室宿舍

離了宮殿,走在兩邊的綠樹頗陰濃的別院裡閑看散亂堆放的古物和碑文,再回首那重重宮門的寂靜古樸,想起杜拉斯的話來:我現在特意過來是想告訴你,對我來說,你比從前更加漂亮,相比你年輕時的樣子,我更愛你備受時光摧殘的容顏。

花園中殘存的古牆碑文

太晚是回不了洛陽了,想著芮城是個太小的地方,稍微缺少點安全感,夜晚九點時趕到了運城,從網上找了家評價還算過得去的旅館住下了。隨身行李還在洛陽寄放著,風塵僕僕沒有了替換衣物,沒有了修復面膜,兩個女人有點狼狽。那如果要問交通這樣不方便去看一個山溝溝裡的地方值不值,可以肯定地說,非常非常非常值得!

- 西安游全文終 -

敬請點擊“閱讀原文”

“感受不一樣的旅行體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