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逛了逛地質博物館,居然喜歡上啦!

5月1日上午, 備受社會關注的山西地質博物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至此我省又多了一處免費長期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 今後, 公眾持個人有效證件可前往領票參觀, 山西地質博物館將每天限量發放門票2000張。 週一、週二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農曆臘月三十、正月初一、正月初二、正月初三閉館。 為確保公眾和展品安全, 保證參觀品質, 山西地質博物館每天限量發放門票2000張(含預約)。 公眾需持本人有效證件領票參觀, 憑票入場, 門票當日當次有效。 團體參觀需提前兩天預約。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 全省人民關切的山西地質博物館就要向社會公眾開放了,

這是彪炳我省地質礦業史冊的一件大事。 ”。 山西地質博物館館長史建儒介紹說, 山西地質博物館作為山西唯一一座以地質科學研究、地質標本典藏和陳列展覽、地學知識宣傳和普及的綜合性地質博物館, 它的開放凝結著幾代地質工作者的心血, 今後該館將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讓更多的人走進地質博物館, 認識地球, 熱愛地球。 山西地質博物館將努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綜合性地學博物館, 實現“微笑服務打造三晉國土名片, 科技創新支撐國土資源發展, 資訊引領夯實礦政資料來源頭, 文化強館加強隊伍人才建設”的發展目標。

山西地質博物館裡都展些啥?

“表裡山河”為陳列主線, 五層的展廳通過《穿越時空》、《遠古物種》、《大地寶藏》、《物華天寶》等主題展示, 用生動的實景來告訴每位參觀者, 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曾發生過的神奇變化。 5月1日, 山西地質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儀式舉行後, 記者隨第一批參觀人員一起走進館中, 一探究竟。

穿越時空 看山西地質發展巨變與生命演化

走進山西地質博物館主序廳,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氣勢宏偉的“表裡山河”主題牆。 講解人員說, 主題牆是以山西省吉縣黃河壺口瀑布為原型繪製的大型油畫, 中間波濤洶湧的河流與兩側雄偉的山體是對山西地形地貌的高度概括, 是山西外有山內有河--“表裡山河”的提煉與昇華。

大廳中心的山西省地形地質沙盤,

是目前我省最大的地形地質沙盤。 它不僅可以使觀眾在很短的時間內對山西的地形地貌有個直觀的認識, 同時對山西礦產資源的種類以及重要礦產資源的分佈也能有個概括性的瞭解。

“穿越時空”是第一個主題展廳, 該展廳從宇宙大爆炸講到星系的形成、地球的結構, 重點展示了隕石的類型、結構、構造等。

這個館對地球動力作用的基本陳列, 打破了以往地質博物館的常規, 採用我們所熟知的山西地形地貌景觀和各種地質遺跡來解讀和詮釋地球的內動力地質作用與外動力地質作用, 使觀眾寓教於樂, 樂在其中。 ”山西地質博物館館長史建儒介紹指著乾坤灣黃河動態水流景觀多媒體畫中畫說,

這種新穎活潑的展示方式傳播相關地學知識的同時, 也給觀眾帶來了新的視覺享受, 可以激發他們繼續觀看的欲望。 該展廳還通過不同地質時期保存下來的地質資訊, 運用多媒體與標本兩種不同手段的展示, 重塑了山西地質發展的滄桑巨變與生命演化。

生物進化坡道裡 有鎮館之寶山西山西鱷

“生物進化坡道”是山西地質博物館陳列的一個亮點展廳, 展廳內展示的山西特色的古生物化石新、多、高。 新, 是均為近兩年建館期間新發掘而來。

“這個館的展示品在發掘期間就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 同時, 我館還聘請了世界著名鳥類研究專家、中科院院士等, 設立了院士工作站。 依託專案, 在我省獨特的地質條件下,

開展早期陸生脊椎動物的調查研究, 探索陸生脊椎動物的起源與演化。 ”史建儒說, 該展廳展示的山西山西鱷, 是該館在建館過程中於2010年在黃河邊三疊系地層中新發現的, 為目前全世界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具骨架, 不僅提供了頭骨和脊椎的解剖學資訊, 而且擴展了該類群的古地理分佈區域, 修正了山西山西鱷的鑒定特徵, 也進一步分析了它的系統發生關係。 是該館首要的鎮館之寶。

現場, 記者瞭解到, 展廳內展示的:疊壓式展板組成的侏羅紀-第四紀的生物復原巨型彩畫背景牆、高牆通櫃中奔跑、跳躍的鸚鵡嘴龍、鏟齒象、劍齒象、四棱齒象、犀等頭骨的陳列, 都是開先河之舉的唯美首創陳列方式。

科技類博物館的觀眾主體是青少年朋友, 這個展廳充分考慮到了少年觀眾的特點,特別設計了兩個兒童喜聞樂見的互動專案:“會下蛋的恐龍”和“與恐龍賽跑”,以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重達425克的“狗頭金” 是山西有史以來保存最大的。

在礦產展區,幻影成像“山西礦產開發史”在國內博物館界是首家使用。

“如果說在古生物廳是以化石標本、幻美背景,迎合了青少年觀眾的胃口,那麼礦產資源廳豐富的資料與實用的知識將是獻給成年觀眾和專業工作者的午茶、速食。”史建儒表示,該展廳最中間的“狗頭金”為該館第二件鎮館之寶。

史建儒介紹說,狗頭金名稱的來歷是因其最初發現時的外形像狗頭而著稱,是岩石中的金在長期風化、剝蝕等地質作用下被剝蝕、搬運,最終沉積在金礦下游河灘砂礫石層中並逐漸聚集而成。這塊自然金產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的料眼金礦,料眼金礦是我省最著名的砂金礦床。該展品重達425克,因其形似蟾蜍,又名“華北金蟾”,其質地較為純淨,其純度可達90%以上,是山西省有史記載以來發現並保存下來最大的一塊。

在礦晶陳列展廳,採用了無展板、無圖片、無多餘說明文字的精品展櫃加礦物標本陳列方式,多個礦晶同時成列,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個美輪美奐、晶瑩剔透、高級別致的礦物世界、晶石天堂。

這個展廳充分考慮到了少年觀眾的特點,特別設計了兩個兒童喜聞樂見的互動專案:“會下蛋的恐龍”和“與恐龍賽跑”,以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重達425克的“狗頭金” 是山西有史以來保存最大的。

在礦產展區,幻影成像“山西礦產開發史”在國內博物館界是首家使用。

“如果說在古生物廳是以化石標本、幻美背景,迎合了青少年觀眾的胃口,那麼礦產資源廳豐富的資料與實用的知識將是獻給成年觀眾和專業工作者的午茶、速食。”史建儒表示,該展廳最中間的“狗頭金”為該館第二件鎮館之寶。

史建儒介紹說,狗頭金名稱的來歷是因其最初發現時的外形像狗頭而著稱,是岩石中的金在長期風化、剝蝕等地質作用下被剝蝕、搬運,最終沉積在金礦下游河灘砂礫石層中並逐漸聚集而成。這塊自然金產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的料眼金礦,料眼金礦是我省最著名的砂金礦床。該展品重達425克,因其形似蟾蜍,又名“華北金蟾”,其質地較為純淨,其純度可達90%以上,是山西省有史記載以來發現並保存下來最大的一塊。

在礦晶陳列展廳,採用了無展板、無圖片、無多餘說明文字的精品展櫃加礦物標本陳列方式,多個礦晶同時成列,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個美輪美奐、晶瑩剔透、高級別致的礦物世界、晶石天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