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改革|中央媒體“走基層、訪婦情”採訪劄記回閃

【小編留言】5個晝夜、3個城市、22個鄉鎮村居採訪點位, 這是剛剛結束的中央主要媒體赴四川開展“走基層、訪婦情”大型採訪活動行程記憶。

全國婦聯組織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中國婦女報、農民日報、新華網、央視網等媒體記者, 走進四川省成都、南充、達州三市, 深入社區、企業、鄉村與普通家庭, 與基層一線群眾面對面實地採訪, 看婦聯基層改革的新變化, 聽婦女工作推進女性創新創業的好故事。 當小編將採訪團成員的“採訪劄記”一一翻開, 基層婦女工作因改革而綻放的美麗風景躍然眼前……

第一站 成都

巾幗雲創:可以更美更有雄心

WorKING文創孵化器有“成都最美文創孵化器”之稱

這裡是“成都市巾幗創新創業”示範基地之一,

由曾任SOHO的創業指導, 先後入駐孵化專案100餘個。 這裡同時也是成都市婦聯實施“蓉城女性創新創業行動”, 圍繞建設“巾幗雲創”工作品牌, 打造的“成都市巾幗創新創業”示範基地之一。

創女時代:推動女性創業就業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創女時代是成都市婦聯實施“蓉城女性創新創業行動”, 圍繞建設“巾幗雲創”工作品牌, 打造的“成都市巾幗創新創業”示範基地之一。 2015年3月成立至今, 平臺目前聚集了120多位企業家導師和40多家合作機構, 開展大小活動150多場, 服務了9000多位元女性, 直接幫扶160多家創業公司,

其中21家拿到天使投資。 於2017年3月20日推出“創女館”這一新型社區婦女之家載體, 以創業帶動就業, 解決女性兼顧工作和家庭的“最後兩百米”難題。 今年3月, 成都創女時代婦女聯合會成立大會在高新區管委會召開。 大會上產生了1名主席, 6名副主席, 23名執委, 成都創女時代婦女聯合會也正式成立。

在“指尖的愛”生活館內學習體驗陶藝

2016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和龍泉驛區兩級婦聯的扶持下,創業女帶頭人徐素蓉建設了以文創為特色,集陶瓷收藏、文創體驗、手工藝品製作和文化交流為一體的“指尖的愛”生活館。目前,生活館聚集了來自全市76個基地、52個女性創新創業知名企業的品牌產品,帶動吸引婦女就業達5000多人。

生活館的建設旨在通過搭建基地平臺,整合品牌資源,進行女性雙創成果展示、推廣和銷售,讓女性創新創業產生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真正使“指尖的愛”轉化為“指尖經濟”,引領女性用勤勞智慧的雙手傳遞愛、影響家庭、創造出“指尖的財富”。

成都好穠人有機農莊由女能人葉發蓉發起成立,基地以農創為核心,融合鄉村旅遊、科技創新、品牌開發、電子商務等產業。

這裡是農業部、全國婦聯評定的全國巾幗科技示範基地。2016年,基地成功創建國家級AAA旅遊景區,成為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和綠色生態食品為一體的現代化智慧農業綜合體。

現基地面積達2470畝,年銷售額突破2600萬元,輻射帶動5000名女性實現創收1000余萬元,充分激發了新型女農民的創業就業熱情。

青羊區家庭教育基地

家長正在學習古箏

第二站 南充

巾幗電商:“川北涼粉”賣到了紐約

川北涼粉,原為農舍小食,距今已有90多年歷史。自清末問世以來,川北涼粉以其獨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的川味風格飲譽巴蜀,流傳至今。從某方面說來,川北涼粉可謂是南充文化的一個縮影,也是純樸、勤勞的川北人民數百年來智慧的結晶。

一碗涼粉的再次崛起與婦聯有何關係?在川北涼粉老作坊,隨著採訪的深入,一部女性創業史展開:原國營“川北涼粉”店列入了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上世紀因經營不善被迫改制歇業。後來“川北涼粉”掌門人李華在順慶區婦聯的支持下重新開始了“川北涼粉”的第二次創業。

根據當前的發展形勢,今年,我們還專門成立了電商部,招聘了當地懂技術的人才,打造自己的電商平臺。”李華透露,目前,公司生產的方便米粉、辣椒油、香油等產品非常受市民喜歡,拌面更是出口到美國,在紐約的超市就能買到“川北涼粉”生產的食品。

嘗到甜頭的,不止“川北涼粉”掌門人李華及其公司女職工,在西充,一場由女性攪動的農村電商潮正在迅速升溫。西充縣目前有在家務農婦女6萬多人,該縣作為“中國西部有機食品基地縣”,列入全國首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之後,縣婦聯牽頭成立了西充縣婦女有機種養業發展促進會。從2016年開始,西充縣婦聯與西充縣經濟商務和資訊化局主辦了婦女農村電商人才培訓班,分片區在各中心場鎮的網吧進行。

在西充的女創客中,李曉華已然實現完美蛻變:從打工妹到女企業家,從門外漢到創業能手,從一個農村婦女到全國人大代表。她和丈夫一起創建的四川禾盛龍興牧業有限公司的取名充滿浪漫氣息,同時有著敢闖、敢拼、勇於創新的情懷。

湘研辣椒、美國新品種番茄“瑰麗100”、洋蔥“特美”……抓准市場需求,生產出健康、安全、美味的農產品,同時使種植基地的農產品真正做到純天然、無污染,李曉華一直在努力,不僅企業越做越大,還在基地積極推行“豬、沼、菜”迴圈經濟模式,此外,線上上銷售火熱的同時線下銷售也沒有缺位。

“目前,我們公司已在成都建成連鎖專賣店6個,在王府井、伊詩丹、來福士等8家大型賣場設有直銷專櫃,新建農副產品倉儲庫、線下配送中心5000平方米,去年僅成都地區銷售額就增長3600萬元。”李曉華說。

第三站 達州

巾幗脫貧:深植改革創新基因

繪就一張圖、鋪好一條路、再添一股勁、撐起一把傘,四川省婦聯定點幫扶的白蠟村探索出“四個一”機制推進“巾幗扶貧行動”。摸清貧困婦女致貧原因,繪製“摘帽”路線圖;引進致富帶頭人建基地,人均增收500餘元;開展“三顆心”“四個好”“家訓家風美·家和萬事興”等系列活動,培訓婦女2000余人次;開展點對點幫扶,讓1000余名婦女兒童受益,預計今年全村實現脫貧“摘帽”。

值得關注的是,省婦聯撥付專項資金12.5萬元,打造標準化的婦女兒童活動場地“媽媽家”,作為脫貧政策宣傳、技能培訓、家庭文明平臺。截至目前,白蠟村每個貧困家庭至少1人學到了種植、養殖技術和手工技能,她們帶著技術外出務工和發展家庭產業,人均增收達1000元以上。

在達川區,今年初達州市九豐農業有限公司也建立了婦委會和婦女進步學校,開設了婦女課堂、打造了“婦女之家”,進一步加快貧困婦女精神脫貧步伐。該公司的掌門人程玲一路從南下的打工妹,變成深圳一家玩具廠的管理人員,再返鄉創業種植金銀花當起公司掌門人,成為四川省返鄉農民工創業明星。

在婦聯工作的推動上,達州實現了多項創舉。渠縣在全省率先實現“六個100%”,在三匯鎮建立全省第一所鄉鎮家長學校;建立“心理聊吧·關愛之家”社區心理諮詢室……

諮詢室投資10萬餘元,面積約70平米,室內設置了接待室、舒心苑和靜心苑,設施設備齊全,並配有專業的心理諮詢輔導巾幗志願者隊伍,是達州市內首家“婦”字型大小社區心理諮詢機構。

“媽媽心,婆婆嘴,閑不下來的兩條腿”,在達州市通川區西城街道紅旗路社區,居民這樣評價該社區黨委書記、婦聯主席梁遠君。在這裡,採訪團也被梁遠君接地氣的話語、為居民辦實事的精神深深感染。防盜門報警器,服務于老人的一鍵通呼叫器等設備也被用於紅旗路社區。

“聽她一席話,被她絕不把矛盾上交、絕不能讓求助的百姓失望而歸的工作理念折服,工作責任感直接爆棚,怎能不點贊!!!”全國婦聯“走基層、訪婦情”活動持續在達州市達川區、通川區開展期間,全國婦聯宣傳部新聞宣傳處處長陳衛華連續發出兩條圖文並茂的朋友圈,為達州婦女及婦聯工作點贊,她用“一路走來一路感動!”來形容兩天達州之行。

小編的朋友圈已經被採訪團記者成員們刷屏了!復旦大學的鄭常忠說,這些天,雖然平均睡眠都只有五個多小時,非常疲倦,但是,收穫卻相當之大。“這是我比較系統對西部省份婦聯工作情況進行的一次調研。在調研中,我力爭對每一個調研點的經驗,都進行理論性解讀,並用有道雲筆記進行現場記錄,積累了22個涉及婦聯發展的理論問題與思路;同時,在調研過程中,還與四川省婦聯領導以及相關市縣婦聯與地方黨政領導一起對一些工作進行探討,並在我的建議下,推動了一個檔出臺與多個工作專案的確立。”

光明日報的王海磬說:“此次走基層獲益頗深。在此之前,對於國家社會治理層面認識過於膚淺,以為從政府到市場到社會,是直線的單一的自上而下的(比如平時更多關注政府出臺惠民政策如何得到有效落實等),而調研後,才意識到,政府—市場—社會,這三位完全是在一個平面上,將這三個主體聯繫在一起的,恰恰是像婦聯這樣的群團組織。”

在“指尖的愛”生活館內學習體驗陶藝

2016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和龍泉驛區兩級婦聯的扶持下,創業女帶頭人徐素蓉建設了以文創為特色,集陶瓷收藏、文創體驗、手工藝品製作和文化交流為一體的“指尖的愛”生活館。目前,生活館聚集了來自全市76個基地、52個女性創新創業知名企業的品牌產品,帶動吸引婦女就業達5000多人。

生活館的建設旨在通過搭建基地平臺,整合品牌資源,進行女性雙創成果展示、推廣和銷售,讓女性創新創業產生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真正使“指尖的愛”轉化為“指尖經濟”,引領女性用勤勞智慧的雙手傳遞愛、影響家庭、創造出“指尖的財富”。

成都好穠人有機農莊由女能人葉發蓉發起成立,基地以農創為核心,融合鄉村旅遊、科技創新、品牌開發、電子商務等產業。

這裡是農業部、全國婦聯評定的全國巾幗科技示範基地。2016年,基地成功創建國家級AAA旅遊景區,成為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和綠色生態食品為一體的現代化智慧農業綜合體。

現基地面積達2470畝,年銷售額突破2600萬元,輻射帶動5000名女性實現創收1000余萬元,充分激發了新型女農民的創業就業熱情。

青羊區家庭教育基地

家長正在學習古箏

第二站 南充

巾幗電商:“川北涼粉”賣到了紐約

川北涼粉,原為農舍小食,距今已有90多年歷史。自清末問世以來,川北涼粉以其獨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的川味風格飲譽巴蜀,流傳至今。從某方面說來,川北涼粉可謂是南充文化的一個縮影,也是純樸、勤勞的川北人民數百年來智慧的結晶。

一碗涼粉的再次崛起與婦聯有何關係?在川北涼粉老作坊,隨著採訪的深入,一部女性創業史展開:原國營“川北涼粉”店列入了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上世紀因經營不善被迫改制歇業。後來“川北涼粉”掌門人李華在順慶區婦聯的支持下重新開始了“川北涼粉”的第二次創業。

根據當前的發展形勢,今年,我們還專門成立了電商部,招聘了當地懂技術的人才,打造自己的電商平臺。”李華透露,目前,公司生產的方便米粉、辣椒油、香油等產品非常受市民喜歡,拌面更是出口到美國,在紐約的超市就能買到“川北涼粉”生產的食品。

嘗到甜頭的,不止“川北涼粉”掌門人李華及其公司女職工,在西充,一場由女性攪動的農村電商潮正在迅速升溫。西充縣目前有在家務農婦女6萬多人,該縣作為“中國西部有機食品基地縣”,列入全國首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之後,縣婦聯牽頭成立了西充縣婦女有機種養業發展促進會。從2016年開始,西充縣婦聯與西充縣經濟商務和資訊化局主辦了婦女農村電商人才培訓班,分片區在各中心場鎮的網吧進行。

在西充的女創客中,李曉華已然實現完美蛻變:從打工妹到女企業家,從門外漢到創業能手,從一個農村婦女到全國人大代表。她和丈夫一起創建的四川禾盛龍興牧業有限公司的取名充滿浪漫氣息,同時有著敢闖、敢拼、勇於創新的情懷。

湘研辣椒、美國新品種番茄“瑰麗100”、洋蔥“特美”……抓准市場需求,生產出健康、安全、美味的農產品,同時使種植基地的農產品真正做到純天然、無污染,李曉華一直在努力,不僅企業越做越大,還在基地積極推行“豬、沼、菜”迴圈經濟模式,此外,線上上銷售火熱的同時線下銷售也沒有缺位。

“目前,我們公司已在成都建成連鎖專賣店6個,在王府井、伊詩丹、來福士等8家大型賣場設有直銷專櫃,新建農副產品倉儲庫、線下配送中心5000平方米,去年僅成都地區銷售額就增長3600萬元。”李曉華說。

第三站 達州

巾幗脫貧:深植改革創新基因

繪就一張圖、鋪好一條路、再添一股勁、撐起一把傘,四川省婦聯定點幫扶的白蠟村探索出“四個一”機制推進“巾幗扶貧行動”。摸清貧困婦女致貧原因,繪製“摘帽”路線圖;引進致富帶頭人建基地,人均增收500餘元;開展“三顆心”“四個好”“家訓家風美·家和萬事興”等系列活動,培訓婦女2000余人次;開展點對點幫扶,讓1000余名婦女兒童受益,預計今年全村實現脫貧“摘帽”。

值得關注的是,省婦聯撥付專項資金12.5萬元,打造標準化的婦女兒童活動場地“媽媽家”,作為脫貧政策宣傳、技能培訓、家庭文明平臺。截至目前,白蠟村每個貧困家庭至少1人學到了種植、養殖技術和手工技能,她們帶著技術外出務工和發展家庭產業,人均增收達1000元以上。

在達川區,今年初達州市九豐農業有限公司也建立了婦委會和婦女進步學校,開設了婦女課堂、打造了“婦女之家”,進一步加快貧困婦女精神脫貧步伐。該公司的掌門人程玲一路從南下的打工妹,變成深圳一家玩具廠的管理人員,再返鄉創業種植金銀花當起公司掌門人,成為四川省返鄉農民工創業明星。

在婦聯工作的推動上,達州實現了多項創舉。渠縣在全省率先實現“六個100%”,在三匯鎮建立全省第一所鄉鎮家長學校;建立“心理聊吧·關愛之家”社區心理諮詢室……

諮詢室投資10萬餘元,面積約70平米,室內設置了接待室、舒心苑和靜心苑,設施設備齊全,並配有專業的心理諮詢輔導巾幗志願者隊伍,是達州市內首家“婦”字型大小社區心理諮詢機構。

“媽媽心,婆婆嘴,閑不下來的兩條腿”,在達州市通川區西城街道紅旗路社區,居民這樣評價該社區黨委書記、婦聯主席梁遠君。在這裡,採訪團也被梁遠君接地氣的話語、為居民辦實事的精神深深感染。防盜門報警器,服務于老人的一鍵通呼叫器等設備也被用於紅旗路社區。

“聽她一席話,被她絕不把矛盾上交、絕不能讓求助的百姓失望而歸的工作理念折服,工作責任感直接爆棚,怎能不點贊!!!”全國婦聯“走基層、訪婦情”活動持續在達州市達川區、通川區開展期間,全國婦聯宣傳部新聞宣傳處處長陳衛華連續發出兩條圖文並茂的朋友圈,為達州婦女及婦聯工作點贊,她用“一路走來一路感動!”來形容兩天達州之行。

小編的朋友圈已經被採訪團記者成員們刷屏了!復旦大學的鄭常忠說,這些天,雖然平均睡眠都只有五個多小時,非常疲倦,但是,收穫卻相當之大。“這是我比較系統對西部省份婦聯工作情況進行的一次調研。在調研中,我力爭對每一個調研點的經驗,都進行理論性解讀,並用有道雲筆記進行現場記錄,積累了22個涉及婦聯發展的理論問題與思路;同時,在調研過程中,還與四川省婦聯領導以及相關市縣婦聯與地方黨政領導一起對一些工作進行探討,並在我的建議下,推動了一個檔出臺與多個工作專案的確立。”

光明日報的王海磬說:“此次走基層獲益頗深。在此之前,對於國家社會治理層面認識過於膚淺,以為從政府到市場到社會,是直線的單一的自上而下的(比如平時更多關注政府出臺惠民政策如何得到有效落實等),而調研後,才意識到,政府—市場—社會,這三位完全是在一個平面上,將這三個主體聯繫在一起的,恰恰是像婦聯這樣的群團組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