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殲11D戰鬥機時隔多日再度試飛,難道因為引進蘇35獲得秘密?

4月28日, 有北方某城市網友拍攝到殲-11D戰鬥機原型機時隔多日再度進行了約80分鐘的飛行測試。 此前, 殲-11D戰鬥機研製單位曾傳出消息, 該專案已經被“叫停”。 殲-11D戰鬥機首架原型機自2015年4月首飛後進度一直不快, 第4架原型機於去年底首飛。

與殲-11D戰鬥機功能和定位類似的俄羅斯蘇-35戰鬥機於去年耶誕節飛抵南部戰區空軍某場站。 至今年初, 中國空軍可能加大蘇-35戰鬥機採購量, 同時停止殲-11D戰鬥機研製的消息開始不斷傳出。 此次殲-11D原型機突然再次進行飛行測試, 是否預示著該研製項目出現轉機, “復活”有望?

殲-11D戰鬥機

據悉, 殲-11D戰鬥機專案確實為中國空軍先行立項, 在向相關飛機研發和製造院所、廠家撥付了少量經費後, 該專案得以啟動。 按照空軍的要求, 殲-11D戰鬥機必須裝備推力達到14.5噸的國產“太行”IPE發動機, 多用途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 數位電傳飛控系統;可以發射PL-10、PL-15、PL-21等所有新裝備或在研先進空對空導彈;具備空中加油能力,

裝備火-飛-推一體化綜合控制系統。 這些技術指標不可謂不高, 其中最難達成的是發動機、飛控系統要求。 而這兩項, 恰恰是俄羅斯蘇-35戰鬥機的強項。 除此之外, 殲-11D的性能指標都要超過蘇-35戰鬥機。

殲11D是殲11B的升級版, 目前從機頭雷達罩大小來看, 應該換裝了AESA有源相控陣技術, 隨著殲10C、殲11D戰機目前正在測試的AESA雷達, 說明在未來AESA要進入了普及階段。

殲-11D戰鬥機

該機光電雷達右置, 說明左側有空中加油管。 從外觀上看, 這架改進型的殲-11戰鬥機在翼尖掛架上與殲-11基本型和殲-11B型不一樣, 從殲11B的梯形掛架改為了常規的一字型掛架。 有分析認為這樣的改動是為了安裝新型的PL-10高機動格鬥導彈和增加拖曳誘餌。

換裝數位式電傳操縱, 殲-11B還是仿製的蘇-27SK類比電傳操縱系統, 殲-11BS才換裝數位式電傳操縱系統, 所以殲-11D或換裝了數位式電傳操縱系統繼續測試。

解放軍殲-11D躋身三代半戰機

中國在全面應用新國標重新設計的殲11B型戰鬥機基礎上又研製出了類似蘇-27SM2的戰機, 被網友稱為殲11D。 從某種意義上說, 雖然殲11D的功能僅僅是空優型戰鬥機, 但是殲11就是殲11, 絕不可能稍加改動即可成為類似蘇-35的雙重任務戰鬥機。

與蘇-35相比, 殲11D的航程載荷能力依然略有不足, 蘇-35的內油達到了11.5噸,

而殲11D有可能依然維持了蘇-27系列的九噸的內油重量。 理論上講九噸的內油量對於絕大部分對巡邏任務來說是完全足夠的。 但是我們不要忽略, 蘇霍伊系列空優型戰機是無法攜帶副油箱的(蘇27系列戰機就沒設計副油箱介面), 如果戰機想進一步靠自身飛的更遠, 只能通過空中加油。 那麼這樣就決定了如果平常執行巡邏、突發事件, 蘇35戰機的持久時間會更長一些, 更適合南海巡邏。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 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