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視頻:北大教授孔慶東妙語連珠盛讚清香白酒,現場超火爆

在4月26日舉辦的中國白酒清香品格論壇上, 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妙語連珠盛讚清香白酒。 孔慶東教授用引經據典, 結合歷史與當下, 用深刻、幽默、充滿哲思的語言告訴大家, 清香是一種高級的境界, 是全世界都非常需要的。 作為一個平民要清白、做一個官員要清廉、做一個窮人要清貧、做一個富人要清貴。 離了這個“清”, 價值就大打折扣。 以下是孔慶東教授精彩演講視頻及演講全文。

每一次來參與酒業盛會, 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學習和充電的良好機會。 非常感謝前面幾位大師在這裡分享的清香型白酒豐富而系統的知識,

感謝剛剛顧大師精彩的表演, 讓我打開眼界。

我這“北大醉俠”根本就是名不副實的, 這個外號的原因是我一喝便醉, 一直到研究生畢業, 喝半杯啤酒都能醉。 再 加上我這個人愛管閒事、不務正業, 所以被人家送了一個調侃的外號“北大醉俠”, 以致江湖上的人都以為我很能喝酒。

其實我不論喝酒還是行俠, 都是外行。 或者用我們老祖宗的話說“雖不能及, 心嚮往之”。 但是我們家跟酒, 尤其是跟清香型酒還頗有幾分關係。 我雖然不能喝酒, 但是我出國任教的時候, 我就帶一書包的“小二”, 到國外用於送禮, 又很便宜, 又不算賄賂, 真是“清香所致, 金石為開”。 就拿了一瓶小酒, 辦很多事路路通。

我父親是一個老八路、解放軍,

他是個酒鬼。 因為他喝醉了就揍我, 導致我從小不愛喝酒。 我老父親最愛喝的就是二鍋頭之類的清香型白酒, 一直喝了一輩子。

大家知道, 我們的人民軍隊, 起源於南方。 人民軍隊在南方的時候, 喝的是米酒和其他香型的白酒, 所以人民軍隊早期的仗, 打得非常艱苦, 打得非常悲壯。 我們想想我們歷史上, 施耐庵寫的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為什麼打得那麼費勁, 打得那麼驚險, 哨棒都打折了, 最後自己打成了一灘泥, 終於把老虎打死了, 就因為武松喝的是十八碗米酒。 假如武松喝的是十八碗汾酒或者衡水老白乾, 那老虎一聞“哇, 喝的是白酒, 趕緊就跑, 清香型白酒咱惹不起”老虎早就躲得遠遠的了, 就不會發生武松打虎了。

正因為當年的紅軍在南方打得很悲壯, 很艱苦, 最後被迫進行了兩萬五千里長征。 是毛主席把這支隊伍, 帶到了北方, 不僅佔據了八卦上所講的地理的制高點、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 毛主席領導的長征就不叫流竄了, 我們叫北上抗日, 這就叫道德的制高點。 而且還佔領了酒業的制高點, 從此人民軍隊就喝上了戰無不勝的清香型白酒。 抗日戰爭的第一場勝利就是在山西的平型關打得, 比這個戰役影響更大的陽明堡大捷, 是在山西打得, 百團大戰的主戰場是山西和河北。 八路軍在戰前戰後, 他們喝的一定是“汾酒”、“二鍋頭”和“衡水老白乾”。 剛才衡水的領導講了, “衡水老白乾”是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用酒。

我去年率領的一個紅色旅遊團,

到山西旅遊。 走了所有的八路軍走過的路。 我們和一般的旅遊不一樣, 我們看的是當年紅軍吃的是什麼, 喝的是什麼, 睡的是什麼炕, 晚上誰跟誰睡到一塊, 我們研究的都是這些事。 從這裡可以看到, 我們的人民軍隊不光是靠機智和勇敢獲勝的, 和他的後勤保障都有著密切的聯繫。 包括他的金融運作, 這都是我們黨史、軍史要繼續研究下來的。 正因為如此, 開國大典上才用的才是“汾酒”, 開國大典上用什麼酒, 絕不是簡單地考量說這酒好不好喝呀, 便宜不便宜啊, 不考慮這些問題。

後來, 我們的“四野”、“三野”南下, 把清香型白酒和他的風格帶到全國。 所以全國各地, 不論你原來是什麼香型的, 都有了清香型白酒。

而我們家的老祖宗孔夫子, 是最早的飲酒專家, 在論語中有許多關於飲酒的學問和規矩。 那個時候還沒有白酒, 但是孔老夫子講了一句跟“清”這個概念有關的飲酒禁忌:“飲酒, 不及於亂”。 我雖然不能喝酒, 很自卑, 但是因此“不及於亂”也有幾分自豪。 “亂”是與“清”相對的概念, “不亂”就是清, “清”不但是一種香型, 更是一種境界。 今天的各位專家、學者講了很多清香型白酒的物理特點、生物特點。 我是外行, 只能補充一點美學特點。

十年前, 我到汾酒有幸住在汾酒的總統套房裡面, 在那讀了好多知識, 進一步瞭解了清香的境界, 我們在工藝上要清蒸排雜, 清潔衛生。 在飲用感覺上, 我當年為汾酒題詞, 寫道, “其潤也慢, 其入也深, 其力也綿, 其性也仁”。我認為這不僅是一種酒的特性,也是一種中華品德,我把這種品格寫到了比較有名的一篇文章,叫《山西何止好風光》中,山西文化界的人,無人不知。所以,我今天簡短的發言可以概括為“清風滿天下”。剛才王延才理事長講了“清風滿中國”,我們是英雄所見略同。

酒有多種香型,百花齊放,各有魅力,而清香乃是最“亮”的一種。因為在中國文化中:“清”是一種高級的美學境界。儒家講“清正”,孟子說:天下要是不好的時候該怎麼辦呢,你要忍耐,以待天下之清明。儒家把這個世界比喻一個清正的世界;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三清”,所謂“一氣化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把“清”上升到宇宙的本源中去;佛家就更不用說了,講清新、清淨,到處去念清的咒。“清”這個字的本意是液體純淨透明,不含雜質,他和我們清香型白酒的清,不用引申,用的就是本意。中華名族很早很早就認識到,“清”是一種很高級的狀態。我們都學過《詩經》裡面的“河水清且漣猗”;《離騷》裡面“伏清白以死直兮”;《楚辭·漁夫》裡 講“舉世皆濁我獨清”,這個說明在兩三千年以前,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同時認識到,“清”是做人的高級境界,後來才有了陶淵明的“臨清流而賦詩”,沒有人面對泥溝而賦詩的,都是臨清流才賦詩,引申為萬事萬物要純淨。李白喝酒也說,“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

作為酒,剛才杜小威總工總結的很好,清香型白酒“優雅、清雅、高雅”。而人的高雅境界無論你從事哪一行,無論你的生活、收入、學歷如何,都以清為高級境界,作為一個平民要清白、做一個官員要清廉、做一個窮人要清貧、做一個富人要清貴。離了這個“清”,價值就大打折扣。而國家好了,叫“河清海晏、政治清明”。

我們傳統文化中,關於“清”的認知,深深影響到各個工作,所以當年滿族入主中原之後,所建立的政權它叫“大清”,這說明滿族統治者對中原文化有深厚的研究,而中國的穆斯林朋友,把自己的風俗文化叫做“清真”,這也說明它們對這個“清”字研究得很透。“清平世界”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剛才已經有專家提到,我們當前黨中央反腐敗,老百姓是非常擁護的,這個就是老百姓對心裡盼望的“清平世界”的心願,深深地吻合了,而反腐敗就是要清潔官場。

我這個學期在北大給研究生上課的時候,有一節課就是專門講的官場文學,包括最近上映的《人民的名義》。但是我們也都知道,抓再多的貪官,也只是治標,不是治本。抓多少貪官,才能把腐敗反完了?樹立正氣、樹立高雅的做人境界,才是治本。我們古代之所以能夠幾千年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不管國內發生什麼事,我們的中華文明是巍然不動的,是因為主要是以清的境界來教育人,然後輔之以法律。不能把什麼事完全交給法律,完全交給官員怕法律是不行。所以,“以清治國,以清治亂”才是中華文化之精華,他也應該成為普世價值。 可惜,古代由於因為生產力低下,白酒本來就不是自古有的,白酒至今大概也就一千多年的歷史,古人的日常生活多數還是濁酒,比如範沖淹的“濁酒一杯家萬里”,陸遊說“莫笑農家臘酒渾”,他們這些一般的文人,不太高的官吏,也只能喝濁酒,只有高級場合才能喝到清香的酒,清香就是高雅的代表。早在幾千年前的《尚書》裡,中華民族最早的文獻,就講“夙夜惟寅,直哉惟清”。那個時候把清從水的特性,上升到人的特性。

所以,在今天大的背景下,我們的生產力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人們的要求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的情況下,只要我們的黨中央各地政府有這個願望,希望我們在百花齊放的大背景下,大力弘揚清雅文化。

最後我說一句,希望大家:“同飲清香酒,清風滿天下”。

其性也仁”。我認為這不僅是一種酒的特性,也是一種中華品德,我把這種品格寫到了比較有名的一篇文章,叫《山西何止好風光》中,山西文化界的人,無人不知。所以,我今天簡短的發言可以概括為“清風滿天下”。剛才王延才理事長講了“清風滿中國”,我們是英雄所見略同。

酒有多種香型,百花齊放,各有魅力,而清香乃是最“亮”的一種。因為在中國文化中:“清”是一種高級的美學境界。儒家講“清正”,孟子說:天下要是不好的時候該怎麼辦呢,你要忍耐,以待天下之清明。儒家把這個世界比喻一個清正的世界;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三清”,所謂“一氣化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把“清”上升到宇宙的本源中去;佛家就更不用說了,講清新、清淨,到處去念清的咒。“清”這個字的本意是液體純淨透明,不含雜質,他和我們清香型白酒的清,不用引申,用的就是本意。中華名族很早很早就認識到,“清”是一種很高級的狀態。我們都學過《詩經》裡面的“河水清且漣猗”;《離騷》裡面“伏清白以死直兮”;《楚辭·漁夫》裡 講“舉世皆濁我獨清”,這個說明在兩三千年以前,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同時認識到,“清”是做人的高級境界,後來才有了陶淵明的“臨清流而賦詩”,沒有人面對泥溝而賦詩的,都是臨清流才賦詩,引申為萬事萬物要純淨。李白喝酒也說,“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

作為酒,剛才杜小威總工總結的很好,清香型白酒“優雅、清雅、高雅”。而人的高雅境界無論你從事哪一行,無論你的生活、收入、學歷如何,都以清為高級境界,作為一個平民要清白、做一個官員要清廉、做一個窮人要清貧、做一個富人要清貴。離了這個“清”,價值就大打折扣。而國家好了,叫“河清海晏、政治清明”。

我們傳統文化中,關於“清”的認知,深深影響到各個工作,所以當年滿族入主中原之後,所建立的政權它叫“大清”,這說明滿族統治者對中原文化有深厚的研究,而中國的穆斯林朋友,把自己的風俗文化叫做“清真”,這也說明它們對這個“清”字研究得很透。“清平世界”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剛才已經有專家提到,我們當前黨中央反腐敗,老百姓是非常擁護的,這個就是老百姓對心裡盼望的“清平世界”的心願,深深地吻合了,而反腐敗就是要清潔官場。

我這個學期在北大給研究生上課的時候,有一節課就是專門講的官場文學,包括最近上映的《人民的名義》。但是我們也都知道,抓再多的貪官,也只是治標,不是治本。抓多少貪官,才能把腐敗反完了?樹立正氣、樹立高雅的做人境界,才是治本。我們古代之所以能夠幾千年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不管國內發生什麼事,我們的中華文明是巍然不動的,是因為主要是以清的境界來教育人,然後輔之以法律。不能把什麼事完全交給法律,完全交給官員怕法律是不行。所以,“以清治國,以清治亂”才是中華文化之精華,他也應該成為普世價值。 可惜,古代由於因為生產力低下,白酒本來就不是自古有的,白酒至今大概也就一千多年的歷史,古人的日常生活多數還是濁酒,比如範沖淹的“濁酒一杯家萬里”,陸遊說“莫笑農家臘酒渾”,他們這些一般的文人,不太高的官吏,也只能喝濁酒,只有高級場合才能喝到清香的酒,清香就是高雅的代表。早在幾千年前的《尚書》裡,中華民族最早的文獻,就講“夙夜惟寅,直哉惟清”。那個時候把清從水的特性,上升到人的特性。

所以,在今天大的背景下,我們的生產力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人們的要求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的情況下,只要我們的黨中央各地政府有這個願望,希望我們在百花齊放的大背景下,大力弘揚清雅文化。

最後我說一句,希望大家:“同飲清香酒,清風滿天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