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路文學,正伴隨一代人成長

中國互聯網發展至今, 已走過20多個年頭, 也伴隨了一代代年輕人的成長。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 互聯網形態下的流行文化也逐漸孕育發展, 對當代年輕人的生活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如網文文化、貼吧文化、網紅文化、粉絲文化等等, 這些獨特的流行文化, 背後都有孕育它們的大大小小的網路生態圈。

新青年週刊將選取其中幾種互聯網流行文化形態作為切片, 展示其背後的文化生態圈, 講述這些生態圈中年輕人的故事, 探究網路流行文化對他們的影響。

網路文學, 很近又很遠, 很輕又很重。

說它近, 是因為網路文學唾手可得, 只要有部手機, 就可以隨時隨地, 零門檻甚至零費用閱讀;說它遠, 則是因為網路文學似乎是個獨立的“生態圈”, 當“穿越文”“無限流”等名詞彈到眼前時, 不瞭解的人會感覺“恍如隔世”。 說它輕, 是因為在很多文學研究者眼中,

網路文學過於娛樂化、速食化, 作品有厚度沒深度;說它重, 則是因為網路文學的影響力日漸增強, 除了閱讀人群突破3億, 更是有越來越多作品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動漫、遊戲, 其影響早已突破原有圈子, 抵達越來越多樣的受眾群體。

正如不看直播的人無法理解為何有人如此瘋狂打賞主播, 不看網文的人同樣不理解為何有人願意去看動輒數百萬字的小說。 在這個以年輕人為主的圈子裡, 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 又是什麼在支撐著這個“生態圈”的成長與完善?它們對於年輕人的成長, 又有著哪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更新是第一生產力

在網路文學圈, 有句至理名言, 叫“更新是第一生產力”。

這句話一語道破了網文世界成功的秘訣。

只有持續穩定甚至強力的更新小說章節, 才能招徠讀者, 提高作品訂閱量, 進而提高收入。 訂閱, 意味著有人願意付費來閱讀你的小說, 訂閱人數的多寡, 直接關乎作者的收益。

網路作家曹毅是個80後, 山東淄博人, 2004年開始在網路上以“高樓大廈”為筆名進行創作。 經過十幾年的打拼, 他已經成長為中國作協會員、閱文集團白金作家, 2015年版稅收入超過2000萬。 根據起點中文網上的統計, “高樓大廈”迄今已經累計創作1500多萬字, 堪稱“大神”級作家。

不過, “大神”卻與想像的宅男形象不同, 曹毅算是個健談的人, 身穿黑色套頭衫, 黑色寬鬆休閒褲, 白色板鞋, 給人感覺很新潮。

從業10多年, 曹毅早已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對框架、節奏的掌控力越來越強;白天寫作,

一天最多寫5個小時;習慣存稿, 以避免有事斷更;認真與讀者溝通交流。 在曹毅看來, 成功的網路小說, 除了情節、人物這些要素, 還離不開有規律的更新。 “我也受不了作者斷更。 ”曹毅說。

不過, 如曹毅般遊刃有餘的作者可不多, 時不時斷更甚至停更是網路小說的常態。 很多年輕人或帶著文學理想而來, 或奔著超高收入而來, 但入行後很快就會發現, 這個行當並不如想像般輕鬆。

一位自稱“撲街寫手”的網路作家說, 每天的更新十分考驗意志, 即使身體抱恙、家中有事, 也必須堅持創作, 因為一旦斷更, 就意味著可能要失去一些讀者。 另外, 讀者有時也很挑剔, 畢竟他們都掏了真金白銀, 有個別讀者不滿意時甚至會惡言相向。

寫網路小說需要強大的心理承受力和毅力。

17K中文網創始人劉英曾在《網路文學新人指南》中這樣寫道:積累讀者群, 需要時間, 需要你的作品有相對強大的設定來吸引讀者, 吸引他們討論劇情, 吸引他們長時間投入到這部作品的閱讀裡, 對這部作品有認同感。 需要積累讀者, 這一網文現狀從根本上決定了從2003年以後走紅的網路書籍, 沒有短篇。

李銘成是個老書迷, 在手機上看網路小說成了他打發上下班時間的最主要方式。 每個月, 他都會拿出一部分錢用來訂閱章節。

“看網路小說很容易上癮, 尤其是隨著情節的深入, 會產生比較強的參與感和帶入感, 令人忍不住沉浸其中。 ”李銘成說。

因此,在正常的小說訂閱之外,很多讀者為了催促作者們加快更新速度,還會額外“打賞”。一些知名作家,如唐家三少,甚至收到過折合人民幣100萬元的打賞,堪比當紅的網路主播。記者調查發現,網路文學公司幾乎均將打造“大神”作者當做企業的核心戰略。這一戰略背後,正是這些“大神”的粉絲效應和由此帶來的強大吸金能力。

作家持續更新——網站推廣運營——讀者訂閱打賞——刺激更多人投身網文,在網路文學世界,一個生態系統正在形成並不斷迴圈,向前發展。

資本盛宴下的狂飆突進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網路文學在短短10餘年光景中,竟然發展成一個規模如此巨大的產業,堪稱世界級文化現象。據統計,網路文學的讀者在中國已超過3億人、產業規模超過100億元。部分“神作”甚至能夠輻射影視、遊戲、動漫等多個行業,實現全版權開發。如此高光表現,自然引得互聯網巨頭紛紛投身其中,跑馬圈地。

有人驚歎,看網路小說每千字雖然只要幾分錢,但累計起來竟成了一門數以億計的大生意。而有專家的表述更為精闢:網路文學由原生時代進入資本時代。

網路文學這個曾經不起眼的行業,如今正在成為很多人眼中的金礦。騰訊、百度、阿裡巴巴等巨頭早在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產業佈局,在經歷多次洗牌和整合後,盛大文學和騰訊文學合併,成立閱文集團,成為目前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網路文學集團。

在強大資本的支援下,網路文學產業也不僅僅滿足于文學作品的銷售,而是走向全版權運營,圍繞一些當紅IP,打造遊戲、動漫、影視等衍生產品,以網路文學為起點,撬動更大的產業發展。近幾年,《琅琊榜》《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擇天記》等幾乎所有熱播電視劇,都是改編自網路小說。

網路文學的影響力不再僅僅停留在網上。對於很多平時不看網路文學的人來說,不知不覺間,網文已經通過其他形式,進入了他們的生活。

網路文學甚至都已走出國門,開始影響海外的年輕人。2016年,一個名為“武俠世界”(www.wuxiaworld.com)的網站開始走入媒體視野。這個有著中國色彩名字的美國網站,專注于翻譯中國網路文學原創作品。雖然誕生僅兩年,卻在美國擁有大批粉絲,並進一步獲得其他國家讀者的追捧與點贊。

娛樂之外更陪伴青少年成長

網路文學對於李銘成來說,除了日常的娛樂和消遣,更是多了一層陪伴成長的意味。

今年30歲的李銘成,大學畢業後獨自一人來到北京打拼。有過迷茫、孤獨甚至痛苦,看網路小說成了他繁重工作之餘,為數不多的放鬆方式。

“有時候跟一部小說,一讀就是兩三年的時間,小說裡的人物和自己一樣,都在不斷成長。有的作者風格很熱血、很奮進,確實能在我低谷時拉我一把。”李銘成說。

在曹毅的寫作中,熱血、友情一直是他著墨的重點。甚至主角的名字也是“秦奮”“乾勁”這樣有明顯暗示的諧音稱謂。“秦奮這個名字是跟他的人物設定相貼合的,我想表達的是勤奮本身也是一種天分。甚至有讀者給我留言,說秦奮曾經激勵他努力學習,迎接高考。乾勁也是,他在家裡不受重視,出去闖,我想告訴讀者人生不要後退。”曹毅說。

不過,算是老書蟲的李銘成對於網路文學有著更高的期待。“看得多了,會發現裡面有很多雷同的情節,甚至互相抄襲。而且現在很多寫手喜歡紮堆,一個題材火了,比如說末世類小說,就一窩蜂地都去寫末世,其實真正寫得好的很少。”李銘成說。

有專家指出,網路文學目前廣受詬病的諸如同質化、低俗、篇幅過長等問題,其實都與目前網路文學的商業模式息息相關。

據瞭解,在大部分網路文學網站,作品剛剛發佈時均稱之為公共章節,供用戶免費閱讀,用戶積累到一定數量後,開始向訂閱用戶收取每千字2—5分錢,網站則通過一系列激勵機制與作者分享利益。在這種商業模式下,寫作的速度和長度就直接關係到作者和網站的收入,也就是說,更新是第一生產力。

這就導致了作品越寫越長,100萬字往往只是起步,一部叫《武神空間》的作品一共寫了4178章,總字數達到1000多萬字,《從零開始》從2005年開始連載,一直到2016年3月份才完本,一共寫了11年,總字數超過2000萬字。

為了能吸引更多讀者,在故事情節上打“情色”擦邊球,成了一些網路作者吸引眼球的不二法門。李銘成坦言,在剛開始看網路小說時,這些情節對他的吸引力還是挺大的。

有專家指出,這種商業模式的確讓網路文學實現了超大規模的類型化生產,但是否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值得深思,同時,網路文學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同樣值得關注。

相關專家表示,網路文學中所體現的遊戲精神、平民立場、後現代主義色彩,適應了青少年張揚個性、解壓釋懷、休閒娛樂的心理需要,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消極影響。一些作品中渲染的虛無主義、消費本位、情色內容甚至極端思想,對於尚在成長發育階段青少年來說很難做出準確判斷和分辨,需要做好價值引導和意義建構工作。

因此,在正常的小說訂閱之外,很多讀者為了催促作者們加快更新速度,還會額外“打賞”。一些知名作家,如唐家三少,甚至收到過折合人民幣100萬元的打賞,堪比當紅的網路主播。記者調查發現,網路文學公司幾乎均將打造“大神”作者當做企業的核心戰略。這一戰略背後,正是這些“大神”的粉絲效應和由此帶來的強大吸金能力。

作家持續更新——網站推廣運營——讀者訂閱打賞——刺激更多人投身網文,在網路文學世界,一個生態系統正在形成並不斷迴圈,向前發展。

資本盛宴下的狂飆突進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網路文學在短短10餘年光景中,竟然發展成一個規模如此巨大的產業,堪稱世界級文化現象。據統計,網路文學的讀者在中國已超過3億人、產業規模超過100億元。部分“神作”甚至能夠輻射影視、遊戲、動漫等多個行業,實現全版權開發。如此高光表現,自然引得互聯網巨頭紛紛投身其中,跑馬圈地。

有人驚歎,看網路小說每千字雖然只要幾分錢,但累計起來竟成了一門數以億計的大生意。而有專家的表述更為精闢:網路文學由原生時代進入資本時代。

網路文學這個曾經不起眼的行業,如今正在成為很多人眼中的金礦。騰訊、百度、阿裡巴巴等巨頭早在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產業佈局,在經歷多次洗牌和整合後,盛大文學和騰訊文學合併,成立閱文集團,成為目前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網路文學集團。

在強大資本的支援下,網路文學產業也不僅僅滿足于文學作品的銷售,而是走向全版權運營,圍繞一些當紅IP,打造遊戲、動漫、影視等衍生產品,以網路文學為起點,撬動更大的產業發展。近幾年,《琅琊榜》《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擇天記》等幾乎所有熱播電視劇,都是改編自網路小說。

網路文學的影響力不再僅僅停留在網上。對於很多平時不看網路文學的人來說,不知不覺間,網文已經通過其他形式,進入了他們的生活。

網路文學甚至都已走出國門,開始影響海外的年輕人。2016年,一個名為“武俠世界”(www.wuxiaworld.com)的網站開始走入媒體視野。這個有著中國色彩名字的美國網站,專注于翻譯中國網路文學原創作品。雖然誕生僅兩年,卻在美國擁有大批粉絲,並進一步獲得其他國家讀者的追捧與點贊。

娛樂之外更陪伴青少年成長

網路文學對於李銘成來說,除了日常的娛樂和消遣,更是多了一層陪伴成長的意味。

今年30歲的李銘成,大學畢業後獨自一人來到北京打拼。有過迷茫、孤獨甚至痛苦,看網路小說成了他繁重工作之餘,為數不多的放鬆方式。

“有時候跟一部小說,一讀就是兩三年的時間,小說裡的人物和自己一樣,都在不斷成長。有的作者風格很熱血、很奮進,確實能在我低谷時拉我一把。”李銘成說。

在曹毅的寫作中,熱血、友情一直是他著墨的重點。甚至主角的名字也是“秦奮”“乾勁”這樣有明顯暗示的諧音稱謂。“秦奮這個名字是跟他的人物設定相貼合的,我想表達的是勤奮本身也是一種天分。甚至有讀者給我留言,說秦奮曾經激勵他努力學習,迎接高考。乾勁也是,他在家裡不受重視,出去闖,我想告訴讀者人生不要後退。”曹毅說。

不過,算是老書蟲的李銘成對於網路文學有著更高的期待。“看得多了,會發現裡面有很多雷同的情節,甚至互相抄襲。而且現在很多寫手喜歡紮堆,一個題材火了,比如說末世類小說,就一窩蜂地都去寫末世,其實真正寫得好的很少。”李銘成說。

有專家指出,網路文學目前廣受詬病的諸如同質化、低俗、篇幅過長等問題,其實都與目前網路文學的商業模式息息相關。

據瞭解,在大部分網路文學網站,作品剛剛發佈時均稱之為公共章節,供用戶免費閱讀,用戶積累到一定數量後,開始向訂閱用戶收取每千字2—5分錢,網站則通過一系列激勵機制與作者分享利益。在這種商業模式下,寫作的速度和長度就直接關係到作者和網站的收入,也就是說,更新是第一生產力。

這就導致了作品越寫越長,100萬字往往只是起步,一部叫《武神空間》的作品一共寫了4178章,總字數達到1000多萬字,《從零開始》從2005年開始連載,一直到2016年3月份才完本,一共寫了11年,總字數超過2000萬字。

為了能吸引更多讀者,在故事情節上打“情色”擦邊球,成了一些網路作者吸引眼球的不二法門。李銘成坦言,在剛開始看網路小說時,這些情節對他的吸引力還是挺大的。

有專家指出,這種商業模式的確讓網路文學實現了超大規模的類型化生產,但是否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值得深思,同時,網路文學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同樣值得關注。

相關專家表示,網路文學中所體現的遊戲精神、平民立場、後現代主義色彩,適應了青少年張揚個性、解壓釋懷、休閒娛樂的心理需要,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消極影響。一些作品中渲染的虛無主義、消費本位、情色內容甚至極端思想,對於尚在成長發育階段青少年來說很難做出準確判斷和分辨,需要做好價值引導和意義建構工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