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北京如何關停“污染企業”? 康熙頒旨關閉黑窯廠

戶力平

打磨廠因噪音及煙塵污染“為民不安”被關閉

打磨廠街位於前門外東側, 形成於明代, 屬正東坊, 因有許多打磨銅器和石器的作坊而得名, 清朝沿用。 打磨廠街以祈年大街為界, 分東西兩段, 稱東打磨廠街和西打磨廠街。

明永樂初年, 今天的前門、崇文門外是京城的南郊, 多為亂葬崗子和菜地, 但已出現較為分散的民居。 居民多來自京城西南的房山一帶, 房山多山, 盛產各種石料, 且以大石窩村的石材質地優良, 歷史上曾經是皇家御用石材。 自隋末雲居寺刻經開始, 歷經金元明清幾個朝代, 大石窩村民多以採石、石刻為生,

祖輩相傳的石工技藝有敲、打、磨等。 明永樂年間, 今天打磨廠一帶只有幾十戶人家以及寺廟和大車店等。 由於這裡往西北不遠是麗正門(正統年間改稱正陽門, 俗稱前門), 東北是文明門(正統年間改稱崇文門), 來自房山大石窩的石工便在這裡開設作坊, 打磨石器出售。 石工們從房山一帶運來石料, 有的打制石磨, 有的開制磨刀石。 當時, 碾坊、豆腐坊、酒醋作坊、大飯館以及宅門大戶都自己磨面, 需要大小石磨, 而磨刀石幾乎是家家必備的家什。 一些手藝高超的工匠還專為王府、大宅門打磨飾物, 如石獅子、門墩等。 因這裡緊鄰京城, 所以打制石磨和開制磨刀石的生意很興隆, 此後又有磨制刀具、打制銅器、鐵器的作坊在此經營,
因沿街的店鋪多從事石器、銅鐵器的打磨, 俗稱打磨廠。

明嘉靖三十二年(西元1553年)開始修建北京城的外城, 打磨廠一帶變成了城裡, 此時前門、崇文門外已形成大面積的街區, 居民增多。 到了明末清初, 南城已是街巷、商鋪、會館密集, 居民眾多。 石器、銅鐵器的打制要經過切割、打磨、鑽孔、雕刻、拋光等多道工序, 由此造成噪音和粉塵污染。 當初在前門外開設打磨作坊時, 還是人煙稀少的郊外, 變成人口密集的城區後, 打磨作坊沒日沒夜地打制石器、銅器、鐵器, 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 為此時常有人到兵馬指揮司“投訴”, 說打磨作坊動靜兒太大, 煙塵亂飛, 很是“擾民”, 應將其遷出。

清初沿襲明制, 設五城兵馬司,

隸屬都察院, 負責巡查京城內東、西、南、北、中五城的治安管理、審理訴訟、緝捕盜賊等事, 街巷不安當然也歸其負責。 兵馬司官員巡查後, 將打磨廠噪音煙塵等問題上報到都察院。 都察院遂令兵馬司告知所有打磨作坊“或歇業或遷出, 無以擾民”, 隨後, 石器打磨作坊相繼關閉, 或遷出城裡, 但仍有一些銅鐵作坊經過“疏通”關系, 繼續經營, 多年後才逐漸關張。

這些打磨作坊關閉或遷出具體是什麼時候?有的說是順治年間, 有的說是康熙年間, 還有的說是清末。 清人筆記《南城瑣記》稱︰“打磨廠石作或康乾時遂已消失, 皆因為民不安, 令其歇業, 石工返于京西者居多, 唯打磨廠之名尚存。 ”而清末《燕京雜記》稱︰“打磨廠臨近崇文門, 尚無石作之業,

石器打磨為民不安寧, 早已遷出, 至今該處刀具店、五金行等尚存。 ”

康熙皇帝頒旨

關閉污染嚴重的黑窯廠

黑窯廠位於陶然亭公園北門北邊, 因早年間開設窯廠得名。 由於這裡的窯所燒制的磚瓦顏色皆為灰黑, 有別於其他彩釉、琉璃, 故稱“黑窯”。 據《北京古代建築史話》載︰早在金元時期這裡就有窯廠, 明永樂皇帝在北京建造宮殿, 修築城牆時, 工部衙門設立了五個製造磚瓦的窯廠, 黑窯廠是其中之一, 以燒制灰瓦、大小開條磚、斧刃磚為主。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六十一《城市(外城北城)》載︰“黑窯廠為明代製造磚瓦之地。 曰黑窯, 別於琉璃、亮瓦二窯也。 本朝之制, 琉璃、亮瓦窯皆仍明舊, 至各工程磚瓦, 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奉旨,

均交窯戶備辦。 ”《明諸司職掌》則記載了黑窯廠每窯的概況︰“黑窯, 每中窯一座, 磚瓦之屬二千二百, 計匹八十八工, 五尺圍蘆柴八十八束。 ”

燒制磚瓦需要燃燒大量的蘆柴和煤炭, 濃煙中含有大量灰塵, 升空後四下飄散造成污染。 從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至清康熙年間黑窯廠經營了200多年, 除了造成南城一帶的環境污染外, 窯廠北部的多個大小土山, 因窯廠取土而幾乎挖平, 遂形成街巷。 特別是北面不遠的琉璃廠一帶已發展起來, 形成店鋪林立、人口密集的文化街區, 黑窯廠燒窯時遇有南風吹起, 漫天濃煙向北飄浮, 灰塵四散。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工部上奏︰“黑窯廠不宜在此開設, 擬以關閉。 ”康熙皇帝頒旨︰“五大廠”中暫留琉璃廠, 黑窯廠與神木廠、大木廠、台基廠均予撤銷。

但黑窯廠“交窯戶備辦”後並未關張,而是遷往京西並由“官辦”改為“民營”。黑窯廠“外遷”時,窯戶私下裡給了工部主管營造、磚木的營繕司郎中(正五品官員)和主管窯冶的虞衡司郎中各五千兩銀票,由此窯戶得到朝廷的一大筆“拆遷款”,所以“外遷”不久便發展起來,且生意興隆。不想多年後兩位郎中受賄之事敗露,與窯戶一起被收監,後被發配寧古塔(今黑龍江牡丹江)充軍,黑窯廠也隨之關閉。

乾隆皇帝令琉璃廠

遷至京西琉璃渠

琉璃廠位於和平門外,因歷史上為琉璃燒造之地得名。據《琉璃廠沿革考》載︰“元代建都北京,名大都城,設窯四座。琉璃廠窯為其中之一。分廠在三家店,派士到西山採制琉璃瓦器之原料,由水路運至海王村之琉璃窯以備燒制。”另據《琉璃廠史話》載︰元中統四年(1263年),朝廷將山西榆次小趙村趙氏琉璃窯遷至今天的琉璃廠一帶,時稱海王村,所建窯廠稱“官窯”,又稱“內廠”,燒制的琉璃瓦及構件專供皇家宮殿使用。當時在廠東門、廠西門各立一塊琉璃影壁,上書“官琉璃窯趙”五個大字。由於修建宮城對琉璃製品的需求量很大,還在琉璃原料的產地、京西琉璃渠村建廠燒窯,時稱“外廠”。明代重修北京城時,因為修建宮殿,擴大了官窯的規模,琉璃廠成為當時的“五大廠”之一。

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後,琉璃廠一帶變為城內,但窯廠一直經營著。清康熙年間各地書商紛紛在琉璃廠附近設攤出售書畫、文具等,繁華的市井,便利的交通,逐漸使這裡成為“京都雅遊之所”和人文薈萃的文化街市。由於琉璃廠仍在經營,每當燒窯時,煙霧繚繞,塵埃四起,污染嚴重。當時有詩形容︰“窯開塵氣沖天起,滿眼迷蒙不見日”,“煙霧騰空上,隨風鎖都城”。到了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皇帝令琉璃廠遷往京西琉璃渠,與外廠合為一廠,但“琉璃廠”的名字作為地名被保留了下來,沿用至今。

關於琉璃廠“外遷”還有個傳說。有一年冬至日,乾隆皇帝到天壇祭天,他登上祈年殿的高臺之上,忽見西北方上空黑煙滾滾,遮天蔽日,便問隨行的太監是怎麼回事。太監言道︰“回稟皇上,是琉璃廠在燒窯。”乾隆皇帝怒道︰“那琉璃廠緊鄰皇城,又近圜丘(天壇),黑煙四起,遮天蔽日,有犯皇威,弄髒城池,與民不利。傳朕旨意,令其遷出京城六十裡,勿以擾民。”太監不敢怠慢,回鑾後連忙傳旨於工部。幾日之後,琉璃廠便關閉了,隨後遷到京西(門頭溝)琉璃渠村。

有關琉璃廠“外遷”的時間一直存在爭議,大致有四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清乾隆二十年 (1755年)前後,城內窯廠停燒,全部遷至京西琉璃渠;第二種說法是,琉璃窯在清初遷到琉璃渠村;第三種說法是,康熙末年,窯廠遷至京西;第四種說法是,光緒庚子(1900年),琉璃窯遷徙於京西。琉璃廠具體是何時外遷的有待進一步考證,但史學家普遍認為,琉璃廠的“外遷”一是避免了城市污染,二是原料和煤炭均可就地取材,減少了運輸,降低了成本,可謂一舉兩得。

編輯︰李禹

但黑窯廠“交窯戶備辦”後並未關張,而是遷往京西並由“官辦”改為“民營”。黑窯廠“外遷”時,窯戶私下裡給了工部主管營造、磚木的營繕司郎中(正五品官員)和主管窯冶的虞衡司郎中各五千兩銀票,由此窯戶得到朝廷的一大筆“拆遷款”,所以“外遷”不久便發展起來,且生意興隆。不想多年後兩位郎中受賄之事敗露,與窯戶一起被收監,後被發配寧古塔(今黑龍江牡丹江)充軍,黑窯廠也隨之關閉。

乾隆皇帝令琉璃廠

遷至京西琉璃渠

琉璃廠位於和平門外,因歷史上為琉璃燒造之地得名。據《琉璃廠沿革考》載︰“元代建都北京,名大都城,設窯四座。琉璃廠窯為其中之一。分廠在三家店,派士到西山採制琉璃瓦器之原料,由水路運至海王村之琉璃窯以備燒制。”另據《琉璃廠史話》載︰元中統四年(1263年),朝廷將山西榆次小趙村趙氏琉璃窯遷至今天的琉璃廠一帶,時稱海王村,所建窯廠稱“官窯”,又稱“內廠”,燒制的琉璃瓦及構件專供皇家宮殿使用。當時在廠東門、廠西門各立一塊琉璃影壁,上書“官琉璃窯趙”五個大字。由於修建宮城對琉璃製品的需求量很大,還在琉璃原料的產地、京西琉璃渠村建廠燒窯,時稱“外廠”。明代重修北京城時,因為修建宮殿,擴大了官窯的規模,琉璃廠成為當時的“五大廠”之一。

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後,琉璃廠一帶變為城內,但窯廠一直經營著。清康熙年間各地書商紛紛在琉璃廠附近設攤出售書畫、文具等,繁華的市井,便利的交通,逐漸使這裡成為“京都雅遊之所”和人文薈萃的文化街市。由於琉璃廠仍在經營,每當燒窯時,煙霧繚繞,塵埃四起,污染嚴重。當時有詩形容︰“窯開塵氣沖天起,滿眼迷蒙不見日”,“煙霧騰空上,隨風鎖都城”。到了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皇帝令琉璃廠遷往京西琉璃渠,與外廠合為一廠,但“琉璃廠”的名字作為地名被保留了下來,沿用至今。

關於琉璃廠“外遷”還有個傳說。有一年冬至日,乾隆皇帝到天壇祭天,他登上祈年殿的高臺之上,忽見西北方上空黑煙滾滾,遮天蔽日,便問隨行的太監是怎麼回事。太監言道︰“回稟皇上,是琉璃廠在燒窯。”乾隆皇帝怒道︰“那琉璃廠緊鄰皇城,又近圜丘(天壇),黑煙四起,遮天蔽日,有犯皇威,弄髒城池,與民不利。傳朕旨意,令其遷出京城六十裡,勿以擾民。”太監不敢怠慢,回鑾後連忙傳旨於工部。幾日之後,琉璃廠便關閉了,隨後遷到京西(門頭溝)琉璃渠村。

有關琉璃廠“外遷”的時間一直存在爭議,大致有四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清乾隆二十年 (1755年)前後,城內窯廠停燒,全部遷至京西琉璃渠;第二種說法是,琉璃窯在清初遷到琉璃渠村;第三種說法是,康熙末年,窯廠遷至京西;第四種說法是,光緒庚子(1900年),琉璃窯遷徙於京西。琉璃廠具體是何時外遷的有待進一步考證,但史學家普遍認為,琉璃廠的“外遷”一是避免了城市污染,二是原料和煤炭均可就地取材,減少了運輸,降低了成本,可謂一舉兩得。

編輯︰李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