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去日本愛自稱“大日本帝國”,現在呢?

一年只有52個週末

為何不讓它更有意義

打開電視機隨便調到一個抗戰劇, 每當日本當局和外國打交道的時候, 就一定能聽到相同的一句臺詞,

“我大日本帝國...”, 這種看上去自大的民族意識, 其實反映的是他們資源匱乏的地理環境、等級森嚴的階級制度、自大和自卑共存的心理特徵。

《菊與刀》裡說,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異和獨特的民族, 他們既是順和溫良、彬彬有禮的, 又是崇尚武力、堅忍不拔和具有爆發力的民族;他們一手捧著柔美秀麗的菊花, 一手提著鋒利的刀劍, 總是神情緊張地聳立在地球之顛。

雖然時代已經過去, 武士道精神也沒有再展現得那麼明顯, 但在日本最受歡迎的一項運動上, 依然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你眼中的胖子競技, 其實是日本國技

赤身裸體、只穿丁字褲、重達300斤的大胖子扭打在一起, 肥肉一陣亂顫, 相信你對相撲的第一印象肯定也是如此。 這樣一項枯燥乏味的運動在日本卻高雅尊貴, 而且一票難求。 它為什麼在日本如此風靡呢?

日本人身材大多比較矮小, 而相撲者卻是高大威猛, 對這些彪形大漢的推崇, 實際上是展現了日本人心中對強大和力量的渴望。

但需要肯定的是, 相撲中包含的日本民族精神, 是謙卑的態度, 剛毅隱忍的性格, 和畢生堅持的信念。

如何從大相撲中看懂大和民族?

兩位超級胖子梳著古代的髮髻, 挺胸凸肚, 八面威風地登上用土袋堆築成的圓形賽台, 按照古法鞠躬行禮, 伸開雙手岔開兩腿蹲下, 抬起碩大的腳丫子把賽台砸得咚咚直響。 ——李光忠《曖昧的日本人》

資源匱乏, 祈禱來年五穀豐登

日本的國土狹小, 也沒什麼天然資源,讓日本人自古就有了“招福避災”的精神思想,於是建造了眾多的神社神宮,相撲場上也是如此。

大相撲是日本傳統國技的最高盛事,它不僅是一個角逐勝負的比賽,還是一個宣揚古代文化,尊重古典技法的一個重要儀式,觀看期間禁止飲食、錄影、拍照、打電話、來回走動。

現代相撲場上垂的“青赤白黑”四種顏色的穗子,來象徵春夏秋冬四季和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大神獸,祈禱來年的五穀豐登。

追求以弱勝強

奧運會上的摔跤專案,一般都會按照體重分等級,但相撲卻不會如此。這其中蘊含的,其實就是他們“屈服強者是為了戰勝強者”的信念。

不按體重分級,就經常會出現一方瘦弱、一方壯碩,這樣實力懸殊巨大的畫面,如果在一場比賽中,小個子選手以弱勝強,就會引起全場的歡呼。

相撲才是真正的等級社會

在日本人心中,人是不平等的。自古至今,日本就是一個等級社會,賤民、商人、工人、農民、武士,他們習慣了高低貴賤、上下長幼。

相撲手也分等級: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兩、前頭、小結、關脅、大關、橫綱。低等級的相撲手需要打水掃地,服侍高等級的相撲手,吃飯上廁所也要按等級分先後順序。

“死生一如”的武士道精神

相撲中有很多儀式。如比賽開始之前,相撲手會撒鹽在場地上;選手蹲踞在土表兩側,雙手合擊後水準向兩邊伸展,手掌向上翻,展示給對手看,表示自己並沒有攜帶武器上場。這些儀式來源於武士道。

武士道裡的切腹自盡還存在嗎?當然!給橫綱或大關比賽判定勝負的行司,佩有短刀,意為“一旦判錯就切腹自盡”。

只有在兩國國技館,才能看到“大相撲”

日本相撲分為“相撲”和“大相撲”兩種,相撲是業餘愛好者的比賽,大相撲是專業級別的比賽。東京的“兩國國技館”是唯一一個可以現場看大相撲比賽的場所。

兩國是日本相撲的發祥地,也是培養日本大相撲選手的“部屋”最為集中之地。在這裡,有時甚至會在大街上或車站見到穿著日式浴衣的相撲力士。

看“大相撲”的最佳時間?5月14日~28日

大相撲可不是輕易能看到的,只有每年的1月、5月、9月,兩國國技館才會有大相撲比賽,距離現在最近的,是5月14日~28日。

關於相撲你不知道的事...

以相撲力士的樣貌,在我們的印象中應該是很難娶到漂亮的老婆,但實際上,他們的妻子個個美若天仙,還曾有女明星想嫁給相撲手,反被男方家庭嫌棄。

日本橫綱相撲手白鵬關與妻子紗代子

相撲力士在日本是高收入人群,每個月的基本薪水就有十幾萬人民幣,還不包括比賽的獎金和一些代言費;其次,相撲在日本並不是一項大眾運動,它對相撲手自身的要求極高,相撲手的地位也隨之尊貴。

女星宮澤理惠也曾情定相撲手貴乃花

相撲在唐朝傳入日本,成為了一種祭神儀式。日本人自古信仰“八百萬神”,由相撲少年的對決輸贏來判斷第二年莊稼收成的好壞。逐漸,相撲就成了日本的“國技”。

雖然“大日本帝國”的說法已經沒有了,但大和民族骨子裡的精神很難泯滅。深入瞭解了日本文化,才能像當地人一樣旅行生活。

兩國國技館“大相撲”

時間:5月14日~5月28日

地址:東京都墨田區橫綱1-3-28

這個週末,在相撲中讀懂大和民族

更多週末玩法:

想和TA過一個不落俗套的520?

3000塊一小時的日本藝伎,能做什麼?

想和鯊魚一起游泳?有個地方真的可以!

如果不是為了藝術,我早就自殺了

味蕾的高潮,藏在這個需要排隊3個月的美食裡

富士山下睡,做鬼也風流

不去教堂和城堡,她的色彩就夠你意亂情迷

千萬別去星巴克,在澳洲應該這樣喝咖啡

北非不止摩洛哥,高級玩客都在去突尼斯的路上

你想去哪裡度週末呢?

也沒什麼天然資源,讓日本人自古就有了“招福避災”的精神思想,於是建造了眾多的神社神宮,相撲場上也是如此。

大相撲是日本傳統國技的最高盛事,它不僅是一個角逐勝負的比賽,還是一個宣揚古代文化,尊重古典技法的一個重要儀式,觀看期間禁止飲食、錄影、拍照、打電話、來回走動。

現代相撲場上垂的“青赤白黑”四種顏色的穗子,來象徵春夏秋冬四季和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大神獸,祈禱來年的五穀豐登。

追求以弱勝強

奧運會上的摔跤專案,一般都會按照體重分等級,但相撲卻不會如此。這其中蘊含的,其實就是他們“屈服強者是為了戰勝強者”的信念。

不按體重分級,就經常會出現一方瘦弱、一方壯碩,這樣實力懸殊巨大的畫面,如果在一場比賽中,小個子選手以弱勝強,就會引起全場的歡呼。

相撲才是真正的等級社會

在日本人心中,人是不平等的。自古至今,日本就是一個等級社會,賤民、商人、工人、農民、武士,他們習慣了高低貴賤、上下長幼。

相撲手也分等級: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兩、前頭、小結、關脅、大關、橫綱。低等級的相撲手需要打水掃地,服侍高等級的相撲手,吃飯上廁所也要按等級分先後順序。

“死生一如”的武士道精神

相撲中有很多儀式。如比賽開始之前,相撲手會撒鹽在場地上;選手蹲踞在土表兩側,雙手合擊後水準向兩邊伸展,手掌向上翻,展示給對手看,表示自己並沒有攜帶武器上場。這些儀式來源於武士道。

武士道裡的切腹自盡還存在嗎?當然!給橫綱或大關比賽判定勝負的行司,佩有短刀,意為“一旦判錯就切腹自盡”。

只有在兩國國技館,才能看到“大相撲”

日本相撲分為“相撲”和“大相撲”兩種,相撲是業餘愛好者的比賽,大相撲是專業級別的比賽。東京的“兩國國技館”是唯一一個可以現場看大相撲比賽的場所。

兩國是日本相撲的發祥地,也是培養日本大相撲選手的“部屋”最為集中之地。在這裡,有時甚至會在大街上或車站見到穿著日式浴衣的相撲力士。

看“大相撲”的最佳時間?5月14日~28日

大相撲可不是輕易能看到的,只有每年的1月、5月、9月,兩國國技館才會有大相撲比賽,距離現在最近的,是5月14日~28日。

關於相撲你不知道的事...

以相撲力士的樣貌,在我們的印象中應該是很難娶到漂亮的老婆,但實際上,他們的妻子個個美若天仙,還曾有女明星想嫁給相撲手,反被男方家庭嫌棄。

日本橫綱相撲手白鵬關與妻子紗代子

相撲力士在日本是高收入人群,每個月的基本薪水就有十幾萬人民幣,還不包括比賽的獎金和一些代言費;其次,相撲在日本並不是一項大眾運動,它對相撲手自身的要求極高,相撲手的地位也隨之尊貴。

女星宮澤理惠也曾情定相撲手貴乃花

相撲在唐朝傳入日本,成為了一種祭神儀式。日本人自古信仰“八百萬神”,由相撲少年的對決輸贏來判斷第二年莊稼收成的好壞。逐漸,相撲就成了日本的“國技”。

雖然“大日本帝國”的說法已經沒有了,但大和民族骨子裡的精神很難泯滅。深入瞭解了日本文化,才能像當地人一樣旅行生活。

兩國國技館“大相撲”

時間:5月14日~5月28日

地址:東京都墨田區橫綱1-3-28

這個週末,在相撲中讀懂大和民族

更多週末玩法:

想和TA過一個不落俗套的520?

3000塊一小時的日本藝伎,能做什麼?

想和鯊魚一起游泳?有個地方真的可以!

如果不是為了藝術,我早就自殺了

味蕾的高潮,藏在這個需要排隊3個月的美食裡

富士山下睡,做鬼也風流

不去教堂和城堡,她的色彩就夠你意亂情迷

千萬別去星巴克,在澳洲應該這樣喝咖啡

北非不止摩洛哥,高級玩客都在去突尼斯的路上

你想去哪裡度週末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