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通遼斬斷跨省網路販毒通道

□ 本報記者 顏愛勇

□ 本報通訊員 張 崴 張 萍

2017年3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公安局通報:經過5個多月的偵查,通遼市公安局“6·15聯合專案組”在多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破獲一起公安部督辦的特大跨省網路販賣毒品案,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7人,共繳獲毒品4.3公斤、麻古200餘粒、毒資23萬元。

從吸毒案中挖出販毒案

2016年6月,通遼市開魯縣公安局民警在辦理一起吸毒案件過程中,發現一起互聯網販毒案件的線索,該販毒案中的“貨”源充足,說明案件背後還有更大的“老闆”。 由於網路販毒案件涉及面廣且危害極大,通遼市公安局禁毒支隊領導召集相關部門組成“6·15聯合專案組”,對該線索進行循線追蹤。

專案組民警經初查發現,該販毒團夥中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分佈在雲南、廣東、浙江和湖北四省,向全國18個省份販賣毒品。 鑒於該案多名犯罪嫌疑人身份不清、販賣毒品數量大、涉及多省多地等複雜情況,案件被逐級上報,由公安部確立為督辦案件。

經進一步工作,專案組民警查清了主要犯罪嫌疑人謝某、邱某和曾某的真實身份,並摸清了他們的分工情況,其中,謝某通過建立QQ群聯繫客戶,曾某負責聯繫購買毒品,邱某負責給買家郵寄毒品。

正當專案組對此案進行擴線偵查時,民警發現該團夥開始在網上發展販毒代理,每天都有數十件毒品快遞寄出。

專案指揮部指示,要全面搜集案件相關線索,統一管理、集中分析,查找案件突破口。 功夫不負有心人,專案組民警隨後從犯罪嫌疑人的疏忽中查到了案件的突破口,掌握了該團夥的活動規律及交易方式。

一個月後,該販毒團夥因毒資分贓不均散夥,各自開始重組團夥繼續利用網路販賣毒品,犯罪嫌疑人均更換了聯繫方式,並將毒品藏匿點搬家換址,偵查工作陷入僵局。

七名主要嫌疑人落網

案件一時沒有進展,專案指揮部決定召集分佈在各省的專案組民警在網上召開會議。 專案組經研究決定,要利用此次販毒團夥散夥的機會,與當地警方密切協作。

專案組首先對活動在湖北省襄陽市的犯罪嫌疑人實施偵查,2016年10月30日,在湖北的專案組民警將犯罪嫌疑人曾某及其上線崔某抓獲,當場繳獲冰毒986克、毒資23萬元、用於作案的手機6部、銀行卡兩張,假身份證3張。

與此同時,在雲南的專案組民警和在廣東的專案組民警分別對謝某和邱某進行全天候監控,經過兩天兩夜的努力,專案組民警發現,犯罪嫌疑人以郵寄快遞的方式向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郵寄冰毒40克,向遼寧省營口市郵寄冰毒50克。 專案組隨即將線索轉給兩地警方,兩地警方配合在雲南和廣東的專案組民警于2017年11月1日同時收網,分別將活動在雲南省馬關縣、廣東省英德市的謝某、邱某,在赤峰和營口的下線林某、劉某某、王某抓獲,共計繳獲冰毒130克。

專案組民警通過分析線索獲知,遠在陝西省西安市的劉某欲從何某處購買1千克冰毒。

得知這一消息後,在雲南的專案組民警前往陝西,於2016年11月7日在西安市將前來取快遞的劉某抓獲,當場繳獲冰毒1千克。

11月8日,在廣東的專案組民警將何某的上線陳某抓獲,繳獲冰毒2039克。 與此同時,在湖北的專案組民警輾轉至浙江對何某開展偵查,於11月9日將何某抓獲,當場查獲冰毒300餘克。

與此同時,“6·15聯合專案組”以公安部第二次網路掃毒專項行動為契機,將已掌握該案涉及18個省份的74條線索全部移交相關省份警方。

目前,山東、遼寧、四川等地警方已將移送線索查實並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繳獲冰毒220克。 由本次網路販毒案牽引出的掃毒行動仍在繼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