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以醫帶藥、以藥興商 中醫藥點亮“一帶一路”上的“健康明珠”

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 題:以醫帶藥、以藥興商 中醫藥點亮“一帶一路”上的“健康明珠”

新華社記者 王賓

“國禮”針灸銅人刷屏、青蒿素挽救全球數百萬人生命……傳統的中醫藥“國際范兒”越來越足, 已傳播至183個國家和地區。 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共建共用的背景下, 中醫藥能為構建“健康命運共同體”貢獻怎樣的“中國瑰寶”?

記者日前隨農工黨中央“推進‘健康絲綢之路’建設”大考察發現, 甘肅、雲南等“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地區以文促醫、以醫帶藥、以藥興商, 用中醫藥健康發展共同打造了“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橋樑。

以文促醫推動構建“健康命運共同體”

中醫藥是獨特的衛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和優秀的文化資源。 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在大考察中指出, 對於健康的共同民生需求讓“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地緣優勢基礎上有了民心相通的堅實紐帶, 為構建“健康命運共同體”打下根基。

教育人文交流讓中醫藥文化有了全球“鐵粉”。 甘肅中醫藥大學設立“絲綢之路專項獎學金”, 迄今已招收35名留學生開展整班制中醫藥學歷教育。 為推動中醫藥在“一帶一路”沿線落地生根, 學校還與烏克蘭等國共建8所“岐黃中醫學院”、培訓數百名臨床醫生, 並在吉爾吉斯斯坦等地設立4個“中醫中心”。

“中醫藥之所以有吸引力, 是因其獨特的預防保健理念與現代醫學優勢互補。

”農工黨中央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何維說, 中國式醫學智慧將以問題為導向, 用獨特優勢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公共服務產品, 助力各國共同應對慢病、傳染病等健康挑戰。

為做好重大疾病防控、發揮帶動輻射作用, 雲南省用中醫藥為本地區及周邊國家人民帶去健康“福音”。 截至2016年, 中醫藥治療愛滋病專案在雲南已開展11年, 累計治療愛滋病患者1.28萬例。 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西醫兩者結合治療愛滋病, 使西藥抗病毒和中醫藥提高免疫協同發揮作用。 這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增加了中醫藥的吸引力。

以醫帶藥需標準化建設對接

“十二五”時期, 中醫藥大健康產值突破1萬億元,

中藥工業總產值年增速達20%, 以藥材生產為基礎、商業為紐帶的現代產業新體系雛形漸現。

中醫藥產業規模化發展離不開標準化建設。 《中醫藥法》明確, 國家制定中藥材種植養殖、採集、貯存和初加工的技術標準, 鼓勵發展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養殖。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說, 近年來我國中醫藥標準體系初步形成, 標準數量達649項, 年平均增長29%。

目前, 匈牙利、澳大利亞等國已承認中醫藥的合法地位, 以針灸、推拿為代表的中醫技術在多個國家受到廣泛認可。 下一步, 我國將推進與不同國家的藥品規範管理制度對接, 推動成熟的中藥產品以藥品、保健品等多種方式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註冊,

使以中醫藥為代表的傳統醫藥成為衛生資源共建共用的“助力器”。

以藥興商, 創造性轉化念好中醫藥“發展經”

《中醫藥法》指出, 國家支援中醫藥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 推廣應用中醫藥科學技術成果, 提高中醫藥科學技術水準。 建設“健康命運共同體”需怎樣立足於區位優勢、通過科技創新互聯互通?

岐黃故里、千年藥鄉, 地處通向中亞咽喉要道的甘肅省被稱為天然的藥材“寶庫”, 2016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保持全國第一。 “全省地形海拔高度差超過3000米, 有分佈於亞熱帶、溫帶等的多個中藥材品種。 ”蘭州大學醫學院負責人對調研組一行說。

面對作為“資源大省、產值小省”的困局, 甘肅相關中醫藥產業正在探索資源充分利用。

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推進新藥研發, 隴神戎發藥業研製出獨家產品元胡止痛滴丸。 “這種製劑從甘肅的道地藥材元胡中提取出有效成分, 生物利用率較高, 毒副作用小。 一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表示有興趣展開業務合作。 ”甘肅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省委會主委栗震亞說。

“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聯通的組成部分。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吳振鬥表示, 今後, 我國將支持中醫醫療機構、科研院所、中藥企業等運用現代科技和中藥傳統研究方法開展多領域、跨學科聯合攻關, 並推動產品、技術和服務轉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