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公共醫療:做到“羊壯圈固” 何必亡羊補牢

公眾對公共醫療服務不滿意是世界共同性的“老大難”問題。 在很多地方, 公共醫療歷來是一個花錢多、問題多、群眾不滿意的“槽點”多的麻煩事。 一方面各級政府投入了大量人財物構建社會醫療保障體系, 不可謂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 更不可謂不重視、不下本錢;另一方面看病難、看病貴也把很多人搞到了談“病”色變的地步。

全國“分級診療”標兵河南中牟縣, 把人民的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通過加法做減法, 將政府對醫療的保障中心從著眼於治病, 逐漸轉移到保障健康、提升生活品質上來;把政府服務的重點由提供治病補貼的救濟式服務,

轉變為對全面普惠、對重點人群特惠的關懷式健康服務上來, 將市場資源變身為公共醫療服務產品, 對居民提供定期式的體檢、重點疾病篩查和全民健康保障服務, 這種建設健康中國的改革嘗試, 值得借鑒。

俗話說小病不治, 釀成大疾。 很多人一講到醫療, 就先想到治病。 這實際上是一種“亡羊補牢”式的思維方式。 這個“牢”補得住補不住暫且不論, 光是“亡羊”的痛苦和“補牢”的成本, 就足夠給原本幸福的家庭橫生枝節, 而對那些困難家庭和人群則不啻雪上加霜。

怎麼辦?膏肓之難, 發於腠理。 大凡重病, 很少有戛然而至的。 假如在病灶剛剛露頭時, 就及時發現, 及時治療, 那麼治癒的希望無疑會大很多,

治療的痛苦無疑會小很多, 治療所投入的資源、花的錢無疑也會少很多。 所以講治病是保命, 防病同樣是保命, 更是保健康, 保生活品質, 而且能將錢用到刀刃上。 如何防病, 除了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 關鍵是要有經常性的、定期的體檢、大病篩查。 也就是說, “亡羊補牢”雖然勝過有錯不改, 但比起未雨綢繆, 比起預防工作做在前的“羊壯圈固”, 顯然差了一個層次。

那麼, 這個體檢或者篩查, 誰來買單呢?現階段, 由政府來承擔大部分, 可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首先, 從大盤子上看, 治大病的費用最終無論如何會有相當一部分落到政府身上, 這是帶有剛性的;假如通過定期向老百姓提供預防式體檢、篩查等醫療服務,

治早治小, 那麼公共醫療開支的可持續性就會提高, 財政的負擔必然會降下來。

其次, 從效果上看, 救濟式的醫療費用報銷的前提是個別人的“失”, 也就是建立在失去健康、甚至失去生命的基礎上的。 治大病是減緩痛苦, 還可能是錢也花了、人也沒了、家也敗了, 結果吃力不討好。 而預防式的服務, 則是針對全民和重點人群的“得”。

第三, 從資源配置上看, 報銷式的醫療保障是粗放型的救濟, 遇上大病, 搞的是臨時性的不計結果的“大水漫灌”;而預防式的公共產品則是經常性的因人施策、對症下藥、防患未然的集約式投入, 是依託於整個社會力量、市場資源的全程精准監測、跟蹤和調控。 政府不是報銷醫藥費的出納,

而是通過購買社會提供的預防服務作為固本強元的公共產品, 提供給大家。

當前, 在醫療供給策改革中, 中牟縣讓公共醫療走在“亡羊補牢”之前, 預先實現了“羊壯圈固”, 讓百姓的健康實現在“治未病”的科學過程中, 摒棄了那種“有錢買棺材, 沒錢抓藥吃”的思維, 做到謀長遠而不囿於眼前、重固本而不獨於濟衰、仰實效而不誇於救難, 真正將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懷和關心落到實處。 中牟在健康中國建設中樹立的樣板, 值得各地借鑒和學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