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勞動者之歌:首席科學家的強國夢

天津北方網訊:部署在濱海新區的國家超算天津中心每年365天每天24小時運轉。 在這個超級“大腦”裡有一個年輕的身影, 從“天河一號”系統部署、測試階段的不舍晝夜, 到應用階段的推陳出新, 他在工作崗位上以精益求精、忘我工作、嚴謹求實和協作創新的精神, 不斷推動超級電腦向著更寬廣的領域挺進。 他, 就是國家超算天津中心應用研發部部長孟祥飛。

自從2009年來到濱海新區, 成為“天河一號”超級計算系統部署及研發測試工作的骨幹後, 不知多少個週末和假日, 孟祥飛都在工作崗位上度過。 “天河一號”是我國第一台具有高度自主程度研發的超級電腦。

在應用初期, 自主核心技術與通用軟體相容成了首要挑戰, 孟祥飛主動請纓承擔這一難題。 當時有一個國際通用的藥物研發軟體無法在“天河”系統上部署運行。 “這個軟體有幾十萬行代碼, ‘天河’底層技術平臺系統工具代碼量更大, 要想找出問題在哪, 如同大海撈針。 ”白天, 孟祥飛和同事一起調試機器, 晚上一個人默默加班。 經過20多個晝夜上萬次不斷編譯、調試、排查, 終於發現問題並進行了改進, 為“天河”在這個領域的軟體發展掃清障礙。

“天河一號”登頂世界第一後, 國際上曾有質疑中國超級電腦一味追求運算速度, 而忽略應用。 為了讓用戶更好地瞭解、應用“天河一號”,

合作交流成了與技術研發同樣重要的工作。 作為應用研發部部長, 孟祥飛每年走訪的城市多達四五十個, 報告交流近百場。 如今, “天河一號”每天線上任務量超過1400個, 支撐國家和企業重點研發專案超過1200項, 為企業增效超過30億元, 全面開拓了在生產、科研、學術、教育領域的應用能力和影響力, 實現了超級電腦“中看又中用”的目標。

由於前期的積累和突出的成績, 孟祥飛成為國家“十三五”首批“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負責人和首席科學家, 也是這一領域最年輕的專案負責人。 他還主持、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多個項目。 獲得專利等智慧財產權、發表科研成果等超過50項, 並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

取得天津“131”人才第一層次和創新團隊領軍人才支持。 他所帶領的團隊也被評選為全國“工人先鋒號”。

“在‘天河’平臺上, 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改變社會。 ”孟祥飛說, “我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 希望通過自己平凡的努力作出一份貢獻, 我將懷著這樣一個簡單的理想和追求, 再接再厲, 不斷攀登!”(“津雲”—北方網編輯侯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