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易到並沒有錯,譴責它是不對的

“HackDrive駭駕”(ID:hackdrive), 作者劉布斯;36氪經授權發佈。

這段時間, 易到用車的App一直在推銷充值返現活動。 經不住誘惑, 我也充了400塊錢, 帳戶裡得到了600元餘額。

點兒背的是, 到了第二天(3月1日), 杭州網約車新政實施, 我在路邊反思了半小時。

樂視接盤易到, 攜程在背後舒了口氣。 2013年、2014年, 後者共計向易到注資5300萬美元, 但後來易到的總價值一度出現下滑。

這家2010年就把Uber模式拷貝到中國的專車App, 目前的市占率僅有百分之個位數。 經歷了2014年、2015年的專車大戰後, 易到已經找不到原有的存在感。

攜程入股易到, 在當時看來是一次逆襲的機會。

但現在來看, 可能正是因為攜程, 易到錯過了黃金發展時期。

被攜程注資後, 易到約有50%的訂單都是來自於前者的接送機等票務附加服務。 通過這層關係, 易到獲得了比較穩定的現金流和客戶來源。

但隨著專車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 易到在價格和服務上的優勢逐步弱化。 專車服務的崛起, 也激發了更多利益集團的摻和。

壓力之一來自於首汽、AA租車等有著傳統租賃公司背景的大型車隊;壓力之二來自於一些地方小型租賃公司, 聯合起來掛靠的租車平臺, 也接入了OTA。

現在, 打開OTA接送機服務, 你會發現易到已經淪為排名較為靠後的用車服務, 首汽約車排在第一位出現, 補貼力度也最大。

此外, 類似于陽光車導、巴士專車等租賃公司整合平臺,

也分流了一些客戶。 而且這些名不見經傳、沒有提供市內專車服務的平臺, 在OTA上已經形成了相當有規模的勢力。

對易到來說, 市內專車服務份額被擠壓到個位數, 依賴於OTA的訂單也被其他機構搶走, 應該說是處於十分尷尬的市場地位。

樂視控股易到, 後者的管理層注入了前者的人員, 形成了“易到原班人馬+樂視+攜程”的組合。 易到作為國內專車服務的鼻祖, 其品牌價值已經微乎其微。 在樂視的出行生態裡, 樂視就是賈躍亭的一個棋子, 幫大老闆講好故事就行了。

最近, 易到又陷入了債務風波。 其實, 前去易到要錢的人、公司, 已經不是新聞了。 由於樂視瘋狂的擴張和資金鏈吃緊, 易到作為其子公司, 自然也被波及到。

業內人士向《駭駕》透露, 除了司機遭遇的結算問題、廣告供應商的欠款外, 易到此前合作過的租賃公司也是債主之一。

眾所周知, 易到的興起, 背後有各個城市的租賃公司支持。 在易到平臺司機數量很少的時候, 易到找到租賃公司合作, 由後者為期招募司機, 並提供具有運營資質的車輛。

在這個關係中, 易到與租賃公司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租賃公司一方處於弱勢, 它不但要向易到支付3萬元的服務品質保證金(可退), 而且在車費結算週期上也是由易到平臺方把控。

2016年底之前, 易到專車司機的工資, 一直是由租賃公司代發的。 即, 易到先把收入打給租賃公司, 後者扣除3%的人頭傭金後, 將剩餘的錢再發給司機個人。

而就在幾個月前, 易到發函告知合作的租賃公司, 司機的工資直接由平臺方結算。 租賃公司的人告訴《駭駕》, 在上海有一百多家與易到建立合作的租賃公司, 多則三個月、少則一個月, 都沒收到最後的結算款。 每家公司被拖欠幾萬到十幾萬不等。

《駭駕》獲悉, 已經有幾家租賃公司聯合起來, 準備對易到開展集體訴訟, 當前已經委託律師起草材料。

網約車新政出臺後, 這批租賃公司更加遭殃。 其原本偽供應專車平臺而採購的營運車輛(比如榮威550等), 都因為新政無法繼續服役(司機沒有運輸資格)。

而這批車都是從銀行貸款買來的, 租賃公司每個月還要償還貸款。 新政的問世, 讓幾百家租賃公司陷入了資金問題。

據《駭駕》調研,

租賃公司與專車司機的合作模式分種:

其一是月租制, 即司機每月花幾千元把車輛租來跑車, 比如榮威550的司機每月要上繳近8000元租金, 在專車火爆時, 租金一度飆升到1萬以上;

其二是融資租賃, 即首付一部分, 然後每月償還幾千元的租金, 在若干年後車輛轉到司機名下。

所以, 網約車新政讓本來就處於危機邊緣的易到, 更加沒有了底氣, 可謂是雪上加霜。 連帶被拖下水的, 還有數百家租賃公司。

可就在四年前易到火爆時, 曾有人專門買了一輛帕薩特跑專車, 月入2萬多, 起步價80元。 那時候易到就是高品質專車的代名詞。 後來滴滴、快的、AA等玩家入場專車, 整個局面就失控了。

易到並沒有錯, 媒體譴責它是不對的。 問題的根源, 是樂視的盲目擴張所轉嫁到其生態鏈公司上的代價;以及,網約車新政這個令人措手不及的市場干預。

周航創建易到的遠景是很美好的:為商務人士和中產階級提供優質的專車服務,解決計程車的糟糕體驗。但這個夢想被現實打敗了。打敗易到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資本泡沫和來自於政策的補刀。

翻看周航的朋友圈,大約從2016年中開始,易到的內容就很少出現了。

2013年,我主持了前東家的年終大會智慧汽車圓桌,其中有周航(航叔)的參與。當時我印象很深的一點,是周航戴著一個智慧手錶。作為傳統行業出身的人,他的極客精神讓我敬佩。

我相信,如果沒有程維,那麼今天中國出行行業的掌門人,可能就是周航。

是樂視的盲目擴張所轉嫁到其生態鏈公司上的代價;以及,網約車新政這個令人措手不及的市場干預。

周航創建易到的遠景是很美好的:為商務人士和中產階級提供優質的專車服務,解決計程車的糟糕體驗。但這個夢想被現實打敗了。打敗易到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資本泡沫和來自於政策的補刀。

翻看周航的朋友圈,大約從2016年中開始,易到的內容就很少出現了。

2013年,我主持了前東家的年終大會智慧汽車圓桌,其中有周航(航叔)的參與。當時我印象很深的一點,是周航戴著一個智慧手錶。作為傳統行業出身的人,他的極客精神讓我敬佩。

我相信,如果沒有程維,那麼今天中國出行行業的掌門人,可能就是周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