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唱唱身邊事誇誇張垣人

張受倉整理唱詞。 林琴 攝

記者林琴

從2016年3月到現在, 張受倉只專心做一件事情---在市群藝館的舞臺上表演他為尋常百姓寫的一段晉劇小戲曲《迎冬奧》。

因其唱腔剛柔相濟富有激情, 唱詞質樸無華, 近50場次的演出受到了戲曲愛好者的歡迎。

戲曲《迎冬奧》寫的是大境門外的農民張老漢, 60歲以後不再從事農業勞作, 他一邊守著大境門撿拾垃圾, 一邊為外地遊客指路、講大境門的老故事。 有一天, 他在撿拾垃圾的過程中撿到一個外地遊客遺落的錢包, 打開一看, 裡面有不少現金和銀行卡, 還有身份證等有效證件。 他非常著急, 歷經曲折將錢包歸還失主。 失主見拾金不昧者是一位年過六旬的農民, 她大為感動, 為張家口人的淳樸、仁義點贊。

今年76歲的張受倉, 是市口梆子藝術劇院退休職工, 國家一級演員。 談起這出小戲曲的創作緣由, 張受倉說:“這段小戲曲是由我生活中遇到的幾個小故事揉在一起寫成的,

每個故事都有對應的生活原型, 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申冬奧前後, 張家口老百姓的生活悄然間發生了很多變化。 尤其是在城市榮譽感方面, 人們從內心深處越來越看重城市的形象, 越來越愛我們的城市。 生活中, 不乏主動維護城市環境、撿拾垃圾的人, 而拾金不昧的人更是比比皆是。 老百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 從小細節出發, 默默為迎接冬奧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些人是樸實無華的, 他們都是小人物。 我珍視這樣的小人物, 我的觀眾也是這樣的一個個小人物, 他們身上閃光的品質深深地打動著我, 也讓我有了和他們一起去撿拾垃圾、保護環境、去幫助別人的想法。
但我轉念一想, 我是一名戲曲工作者, 我為什麼不把他們的故事寫出來, 感染更多人呢?申冬奧成功後, 我一直想把這些故事寫出來, 經過和戲曲界的同行不斷交流, 我覺得就應該從小處著手, 反映普通百姓對冬奧的關注。 於是就有了這段《迎冬奧》小戲曲。 這齣戲觸及的面比較多, 頌揚了老百姓身上那種質樸的美德。 ”

《迎冬奧》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農村版, 時長15分鐘, 服務物件是農村熟悉山西梆子的老人, 選用的是傳統唱腔, 更接地氣。 “山西梆子比較過癮, 農民愛聽。 ”另一個是城市版, 時長8分鐘, 服務物件是不太瞭解山西梆子的市民, 這個版本弱化了山西梆子的韻味, 唱腔也比較新穎, 便於市民接受。

退休後, 張受倉一直義務下鄉演出,

如今已堅持了十餘載。 最忙碌的時候, 古稀之年的張受倉一年要義務下鄉演出近20場。 儘管已經76歲了, 但他仍然願意為農村的老年觀眾服務, 在他看來, 如果他的演出能夠給老人們帶來一些歡樂, 那是他最大的心願。 張受倉說:“《迎冬奧》寫的就是咱老百姓的故事, 寫給咱老百姓聽的。 我願意義務給大傢伙演出, 只要有需要, 不管城裡鄉下、十裡八村我都可以去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