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滴滴估值超500億 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Uber嗎?

4月28日, 滴滴出行宣佈完成新一輪超過55億美元融資, 至此, 滴滴的估值超過500億美元。

而曾經與滴滴相愛相殺的Uber也常常見諸於海外媒體頭條, 但是上頭條的原因卻不怎麼光鮮。 擴張歐洲遇阻、性醜聞官司纏身、多位高管連續離職、險遭蘋果商店下架……自從2016年7月退出中國, 更準確的說是與滴滴合併後, Uber在中國以外的市場上, 陷入了連環公關危機。

Uber

今年2月, 負責工程技術的Uber高級副總裁辛哈(Amit Singhal)離職;3月, Uber地圖和商業平臺副總裁布萊恩·麥克倫登(Brian McClendon)宣佈離職;同月, 擔任Uber總裁不到一年時間的傑夫·鐘斯(Jeff Jones)離職。 4月, 該公司全球公共政策和溝通主管蕾切爾·懷特斯通(Rachel Whetstone)離職。

高管離職的同時, Uber負面新聞不斷爆出。

不久前, 一位Uber前女工程師發博客, 稱自己在工作時遭到性騷擾、被公司歧視, 而且Uber人力資源部門置若罔聞。 性侵醜聞引發熱議。

在大舉進軍的歐洲市場, Uber也挫敗連連。

義大利法庭4月7日作出裁決, 全面禁止各類Uber車輛在義大利運營, 並宣佈Uber將無權在該國進行任何廣告宣傳活動。 此舉相當於完全禁止Uber進入義大利市場。 在丹麥, 由於新的計程車監管規定過於繁瑣, Uber表示在4月18日關閉其服務。

禍不單行, 眼下Uber正被穀歌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公司告上法庭。 Waymo指控稱, Uber收購了自動駕駛卡車公司Otto, 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正是谷歌過去從事自動駕駛汽車研發的員工。 Waymo已經向法庭申請禁止令, 要求Uber停止使用相關盜竊的技術開發自己的無人車。

不久前《紐約時報》還曝光, Uber App曾經險遭蘋果商店下架。 在Uber CEO卡蘭尼克的授意下, Uber玩起了障眼法:即使使用者已經刪除了該軟體並清除了個人資訊, 它仍然能夠悄悄地識別和標記iPhone的手機使用者資訊。

這項技術的初衷是檢測欺詐行為, 但卻違反了蘋果公司的隱私協議。 庫克親自找Uber CEO卡蘭尼克談話後, Uber才停止這種行為。

美國著名科技網站The Information一份調查顯示, Uber司機的流失率現在非常高, 司機註冊一年之後, 僅剩4%還在堅守。 這一方面由於是在北美市場和Lyft日益激烈的競爭, 另一方面是因為司機補貼低, 沒有小費收入。

企業文化“有毒”

Uber這個超級“獨角獸”負面新聞纏身, 有媒體指出, 其“有毒”的企業文化才是問題所在。

有媒體報導稱, 當新員工加入 Uber 的時候, 會被要求認同有 14 條核心內容的企業價值觀, 其中包括大膽激進, “癡迷”顧客以及“永遠猛推”。 Uber尤其強調“精英領導體制”, 意思是那些最棒和最聰明的員工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爬到頂層——哪怕是踩著別人上位也可以。

而這種畸形的企業文化在Uber初期擴張取得成功之後就被凸顯出來。 企業在短時間內快速增長, 容易讓人盲目追求規模、資本。 一旦大膽激進過了頭, 企業甚至漠視商務邏輯, 隨心所欲。

2014年, Uber在歐洲推行UberPop私家車拼車服務時, 並沒有得到歐洲地區國家政府的認可, 這為後來Uber遭荷蘭、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等多個國家對其業務的封殺埋下了禍根。 為了追求速度和規模, Uber允許司機在沒有牌照、沒有特定駕照的情況下註冊UberPop並為乘客提供客運服務。 而這種低成本的私家車拼車服務, 不僅搶奪了計程車司機的生意, 更關鍵的是會給乘客帶來風險。

而面對歐洲當地政府的監管時,

Uber則錯誤的表現出與之對抗的架勢, 而CEO卡蘭尼克不僅沒能阻止這一錯誤行為, 反而大力支持強硬對抗。

即便是在美國, Uber也頗受質疑, 被指誇大專車司機的安全背景, 欺騙消費者讓其誤以為Uber具有高安全性;被指欺騙司機, 誇大可能帶來的收入, 致使部分人購買車輛加入Uber而導致受損等。

“Uber CEO在玩火!”

談到Uber激進的企業文化, 不得不提它桀驁不馴的CEO卡蘭尼克。 《紐約時報》近期刊登長篇文章, 標題直指“Uber CEO在玩火!”

Uber CEO 卡蘭尼克

為了將優步打造成專車帝國,卡蘭尼克公然漠視了許多準則和規範,只有在被抓了個現行時才會有所收斂。他公開嘲笑交通運輸安全法規,與競爭者對著幹,利用法律漏洞和灰色地帶來獲得商業優勢。在此過程中,卡蘭尼克推動了一個全新交通產業的形成。目前為止,優步已遍佈70多個國家,估值近700億美元,而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天使投資人、達拉斯小牛隊老闆、卡蘭尼克的導師馬克·庫班(Mark Cuban)曾這樣形容卡蘭尼克:“他最大的優點和最大的缺點都是為了一個目標不撞南牆不回頭。”

對於規則的漠視在矽谷屢見不鮮,但是卡蘭尼克領導下的Uber似乎過於激進,除了欺瞞蘋果,還給競爭對手搗亂、允許公司使用名為Greyball的秘密工具欺騙執法機構等。

負面新聞的巨大壓力下,卡蘭尼克也抑制不住暴躁。此前彭博社披露了關於卡蘭尼克的一段在Uber高端專車中的視頻,當時他和正在抱怨公司新政策導致收入下降的專車司機發生了口角,並報以粗口。視頻公佈後,卡蘭尼克對外道歉,表示自己“仍然需要成長”。

董事會的成員也認為,卡蘭尼克必須改變自己的管理風格。卡蘭尼克承認自己確實需要管理方面的説明。他也將和公司的高管一起重新制定公司的價值。消息稱,關於Uber企業文化的內部調查結果將在5月份出來。

據The Information報導,受負面因素影響,Uber 近期在私人股票交易市場上被投資者看跌,估值現約500億美元,比年初的600億美元整整跌了100億美元。

後來者滴滴已經迎頭趕上,兩者估值相當。“大明湖畔”的Uber是否還能夠保持專車行業的領先優勢,還得先看卡蘭尼克這個“科技界的搖滾明星”如何處理這一系列的公關危機……

Uber CEO 卡蘭尼克

為了將優步打造成專車帝國,卡蘭尼克公然漠視了許多準則和規範,只有在被抓了個現行時才會有所收斂。他公開嘲笑交通運輸安全法規,與競爭者對著幹,利用法律漏洞和灰色地帶來獲得商業優勢。在此過程中,卡蘭尼克推動了一個全新交通產業的形成。目前為止,優步已遍佈70多個國家,估值近700億美元,而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天使投資人、達拉斯小牛隊老闆、卡蘭尼克的導師馬克·庫班(Mark Cuban)曾這樣形容卡蘭尼克:“他最大的優點和最大的缺點都是為了一個目標不撞南牆不回頭。”

對於規則的漠視在矽谷屢見不鮮,但是卡蘭尼克領導下的Uber似乎過於激進,除了欺瞞蘋果,還給競爭對手搗亂、允許公司使用名為Greyball的秘密工具欺騙執法機構等。

負面新聞的巨大壓力下,卡蘭尼克也抑制不住暴躁。此前彭博社披露了關於卡蘭尼克的一段在Uber高端專車中的視頻,當時他和正在抱怨公司新政策導致收入下降的專車司機發生了口角,並報以粗口。視頻公佈後,卡蘭尼克對外道歉,表示自己“仍然需要成長”。

董事會的成員也認為,卡蘭尼克必須改變自己的管理風格。卡蘭尼克承認自己確實需要管理方面的説明。他也將和公司的高管一起重新制定公司的價值。消息稱,關於Uber企業文化的內部調查結果將在5月份出來。

據The Information報導,受負面因素影響,Uber 近期在私人股票交易市場上被投資者看跌,估值現約500億美元,比年初的600億美元整整跌了100億美元。

後來者滴滴已經迎頭趕上,兩者估值相當。“大明湖畔”的Uber是否還能夠保持專車行業的領先優勢,還得先看卡蘭尼克這個“科技界的搖滾明星”如何處理這一系列的公關危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