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論壇黑話暗指倒賣公民資訊 調查發現遍佈20餘省犯罪網

【原標題:100多萬組個人資訊去哪兒了】

檢察官提審犯罪嫌疑人

利用非法取得的公民個人資訊資料,或在“滴滴出行”平臺進行刷單套現詐騙,或在各種理財網站註冊會員以獲取紅包,或幫助那些不具備車主資質的人進行虛假註冊……這個盤踞互聯網、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倒賣公民個人資訊上百萬組、涉案金額達數百萬元的犯罪團夥的15名成員,近日被江蘇省東海縣檢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依法提起公訴。

奇怪的“黑話”

2016年6月的一天,連雲港市公安局網安部門員警在進行網上巡查時,無意間發現一線民在本地論壇上的發帖中頻繁出現“料子”“收料”“洗料”等奇怪詞語,看上去很像“黑話”,立即引起了警覺。

經過偵查,警方發現這些所謂的“料子”指的就是公民個人資訊,而發佈這些“黑話”的線民就是東海縣的劉天天。 2016年8月22日,警方在劉天天家中將其抓獲,並在其使用的電腦裡查獲公民個人資訊3萬餘組。

這些個人資訊從何而來?用來做什麼?警方經過深挖細查,最終在劉天天的QQ聊天記錄中發現了端倪:一個QQ昵稱為“思念是一種病”的福建線民與劉天天聯繫密切。 在確認該線民涉嫌向劉天天販賣公民個人資訊後,警方立刻趕赴福建。

龐大的黑色利益鏈

在福建省晉江市某鎮的一間出租屋裡,警方將王名賜等犯罪嫌疑人抓獲。 令人吃驚的是,他們非法買賣公民個人資訊的不法勾當竟以正規的企業模式進行,而他們所掌握的公民個人資料多達20余萬組。

從現場查獲的作案設備中,警方看到王名賜等人不僅和劉天天交易,其他“客戶”還有很多。 警方順藤摸瓜,很快將王名賜的“上線”——湖北荊州的裴葛君抓獲,並查明裴葛君在網上買賣的公民個人資訊多達100余萬組。

在對裴葛君的支付寶交易記錄進行梳理時,警方發現裴葛君的“下線”竟有200多個,遍佈全國20多個省市。

2016年9月22日,公安部將該案列為督辦案件。

五花八門的騙錢手法

除了多次倒賣、轉賣外,裴葛君等人還直接利用手上的公民個人資訊騙錢,方法手段可謂五花八門。

近年來,一些理財網站為了能盡可能多地占取市場份額,紛紛採取發紅包等激勵措施吸引用戶註冊或投資。 劉天天就是看中了這個“贏利點”,通過手上掌握的大量公民個人資訊,在多個理財網站上註冊,積少成多賺取紅包獎勵,再通過這些公民個人資訊辦理銀行卡並綁卡,最終將紅包收入套現。

短短幾個月,劉天天就通過這種方式獲利近20萬元。

在這些不法分子眼中,一些打車軟體也是不錯的斂財工具。 山西陽泉的呂晉東等人從裴葛君處購買大量公民個人資訊後,便用這些資訊大量註冊“滴滴出行”的司機端,以賺取“首單獎勵”。 還利用系統漏洞,購買多部手機,冒充不同的乘客,故意製造司機繞路、未上車產生費用等虛假事由投訴司機,以騙取滴滴公司的補貼。 甚至運用非法軟體修改GPS定位資訊、發佈虛假行程,在“滴滴出行”平臺頻繁刷單,騙取補貼或獎勵。 據統計,呂晉東等人共騙取滴滴公司補貼款100余萬元。

杭州的林某等人在淘寶開設多家網店從事“滴滴司機”帳號註冊和出售業務。

他們通過裴葛君等人大量購入公民駕駛證資訊、行駛證資訊和戶籍資訊後,專門為不具備註冊資質的客戶在“滴滴出行”平臺進行虛假註冊,成功註冊一個帳號叫價100元至200元不等。 僅僅幾個月時間,林某等人就獲利百余萬元。

承辦檢察官表示,此案不僅反映出網上倒賣公民個人資訊的不法行為,還暴露了利用公民個人資訊衍生出的新型網路詐騙手法,這一新型犯罪動向值得警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