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傳播紅色文化 南京31家社區場館助“德行鼓樓”建設

傳播紅色文化, 小場館有大能量

31家社區場館助“德行鼓樓”建設

南報網訊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 挹江門街道丁山社區紅色記憶電影館播放了電影《勇士》, 紅軍飛奪瀘定橋的壯舉深深感動了居民。 每週播放一部紅色電影, 該社區已堅持了6年。 最近評出的我市首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創新案例中, 這座社區電影館開展的紅色文化傳播活動名列其中。 在鼓樓區, 一批遍及社區、街道、校園的特色場館, 已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陣地。

鼓樓區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也出了不少名人、科學家、老革命。

以此為契機, 該區近年來打造了一批社區展覽館、紀念館、體驗館, 讓居民們在家門口觸摸歷史、品味文化、感悟人生。 丁山社區居住著為毛澤東放過電影的老紅軍索心忠、從事電影放映工作50多年的汪明康……把這些“資源”變現為一座紅色記憶電影館, 丁山社區可謂“順勢而為”。 頤和路社區居住著30多位老將軍, 他們的革命歷程和道德情操如何傳承下去?去年, 甯海路街道海洋國防教育館新館、頤和路社區將軍館同時開館, 一個是“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 一個則位元列首批“南京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基地”。 小場館有大能量, 皆因其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充滿正能量的價值核心。 市民走進將軍館,
不僅能瞭解老將軍故事, 有時還能與向守志等居住在此的老將軍不期而遇。

結合轄區文化特色和人文資源, 該區已陸續打造了各類場館31座。 江東街道寶船社區位處明代寶船廠遺址所在地, 社區打造了廉潔文化體驗館, 講述鄭和的廉潔故事。 小場館還走進了學校, 29中的儒學館、田家炳中學的民國教育展館, 讓學生們有了思考和認知的陣地。

精神文明建設有陣地, 自然也會見成效。 全區歷年來共評選“每月一星”5600餘人, 其中35人成為“中國好人”、11人獲市道德模範稱號、18人成為“感動南京人物”、260人成為“南京好市民”, 數量位列全市之首。 近期揭曉的我市首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創新案例中, “立德樹人大講堂”躋身十佳案例,

頤和路社區將軍館等5個案例獲提名獎, 數量居各區首位。

據瞭解, 今年, 鼓樓區繼續以這些場館為陣地, 從“德行鼓樓”建設出發, 開展“德尚鼓樓”、“德藝鼓樓”、“德愛鼓樓”、“德育鼓樓”系列活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