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梁雲風:王者榮耀的創富之道

作者:梁雲風 / 秦朔朋友圈:qspyq2015

當遊戲成為社交

對於一個遊戲小白來說, 最鬱悶的事就是當餐桌上同事朋友們都在聊當下熱門的《王者榮耀》時,

我只能傻哼哼地問:“孫悟空怎麼和妲己打起來了?關公戰秦瓊……”然後, 被他們一陣鄙視。

不過, 當我註冊完畢, 真開始玩的時候, 才發現它的魔力:雖然是菜鳥, 不過身邊這些快30級的大神們還是非常樂意地帶我組隊, 耐心地講解孫悟空的輸出能力與妲己的區別, 甚至根據我的喜好和性格, 建議我選用輸出能力超群的魯班七號……這款遊戲, 居然在男人間, 有喝酒劃拳講黃段子的功效!

我突然發現,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 玩這款遊戲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娛樂的層面了。 如果說之前玩《魔獸》《英雄聯盟》更多的是娛樂, 滿足自己的英雄情結, 那麼玩《王者榮耀》更多的則是社交的需要了。

更有趣的, 我一個在北師大讀博士的同學在用小號玩它時, 發現隊友中有一個是他導師, 而且這位50多歲的教授竟然是黃金級別, 他不禁感歎:“老闆都在玩, 你再不練就真的out了!”

在這種娛樂和社交的需求推動下, 《王者榮耀》日活已經超過了5000萬, 而且隨著這款遊戲在00後群體中的繼續壯大, 遊戲的自我擴散能力加上它在不同群體中的交叉影響力,

當遊戲成為生意

當越來越多像我這樣的小白開始加入《王者榮耀》這個陣營的時候, 它的生意經開始發生變化。

騰訊當然是賺得盆滿缽滿。 3月22日, 騰訊公佈截至2016年12月31日未經審核的第四季度綜合業績及經審核的全年綜合業績,

騰訊2016年總收入為1,519.38億元, 同比增長48%;其中網路遊戲收入達708.44億元;Q4手遊實現同比增長51%達107億元;至此, 騰訊手遊2016年收入約為382億元, 佔據中國移動遊戲市場的46.6%。

也就是說, 騰訊遊戲2016年日均進賬1.94億元, 多少上市公司一年都沒有這麼好的業績啊!

《王者榮耀》無疑貢獻卓著。 它自2015年10月份上線以來, 用戶數和DAU就像滾雪球一樣不斷膨脹, DAU從2015年底破750萬, 到2016年底破5000萬, 最高峰時的DAU已經突破了8000萬, 用戶數超過了2億, 最高日流水超過2億, 成為騰訊遊戲台塊當之無愧的現金奶牛。 據爆料, 《王者榮耀》團隊2016年終獎人均為140萬元。

作為一款現象級的手遊, 如果僅有騰訊在賺錢, 那肯定是不合理的。 騰訊賺大錢, 自然就有人賺小錢, 比如陪練。

相比于網遊時代的陪練, 手遊時代變現更方便。 《王者榮耀》要升級沒有捷徑, 只能靠不停地戰鬥, 提升經驗值, 所以勝利就是唯一的捷徑, 這也是這款遊戲在玩家中很火的原因之一。 很快, 有朋友推薦我用一款叫暴雞電競的APP, 在這裡, 有專門願意陪你練級的高手。

說來有意思,我的第一個“師傅”是一個15歲的高中生,他20多級,擅長攻擊,在他的“庇護”下,在5V5的團戰中,我一路撿“人頭”,還拿到了幾次MVP,一路升至10級。

而他收費也合理,3元一局,獲得MVP加2元,一局時間大概十幾分鐘。“我大概一天玩兩三個小時,有四五個號,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賺四五十塊錢,足夠我零花了。”這位高中生說。

而據不少業內的專業陪練介紹,等級越高,陪練收費也越高,一般5元到15元一局不等,有的專業陪練,開了十幾個號,從青銅級到王者都有,滿足不同等級玩家的需求,他們一個月賺五六千元。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年輕白領開始加入這個陣營淘金。

“又能玩,又能賺點小錢,何樂而不為?我把它當成小生意了,和做淘寶一樣!”一位專業陪練的玩家說。

當遊戲成為產業

陪練畢竟只是小生意。事實上,圍繞著《王者榮耀》,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這也是今天中國遊戲產業發展的趨勢,圍繞遊戲建立起了一個生態鏈。這個生態鏈條的各個環節形成了共生共榮的關係,與騰訊一起推動著這款遊戲繼續霸屏。

比如上文提到的暴雞電競APP,它的目的是為遊戲高玩和低玩提供一個使用遊戲技能變現的服務平臺,上線後迅速在圈內引起關注,被稱為“電競圈滴滴”。而它的三個創始人官志遠、王笑野、董鵬都是前騰訊互娛競技遊戲的員工,負責過《王者榮耀》的上市傳播、移動電競體系搭建等業務,對這款遊戲非常瞭解。他們的創業項目也正是圍繞著啟動、提高這款遊戲的熱度和吸金能力而進行的。

比賽也是促進遊戲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在艾瑞諮詢發佈的《2016年中國競技手遊指數報告》中,2016年Q4國內競技手遊賽事中,以《王者榮耀》為主題的就多達7項,如2016王者榮耀QGC冬季聯賽、獅吼杯王者榮耀業內邀請賽等,通過高達幾十萬的獎金,吸引了全國數十隻專業隊伍參加比賽。

電競的火爆讓《王者榮耀》“小學生的遊戲”標籤不斷淡化。根據調研機構Newzoo的資料,2015年和2016年,全球電競市場規模的增速分別達到了67.4%和42.6%,預計到2019年,全球電競市場將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規模。

2016年12月,騰訊互娛事業部把電競部門作為子業務正式獨立運作,在今年3月,騰訊電競成立了“KPL聯盟(《王者榮耀》職業聯賽聯盟)”。2016年,首屆KPL累計觀賽量達到5.6億,有效觀賽用戶突破6900萬人,而總決賽的觀賽DAU達到了1300萬。

與比賽相關聯的還有直播和遊戲網紅。目前排名靠前的遊戲直播平臺中,觸手、虎牙、龍珠、鬥魚、熊貓、戰旗等不斷舉辦或參與各種比賽的直播,也邀請遊戲網紅進駐,提高人氣。隨著移動電競的價值被逐漸挖掘,國內各直播平臺在手遊直播市場上的競爭態勢也正變得白熱化。在2016年度中國重度競技手游觀眾指數Top10中,《王者榮耀》高居榜首。

遊戲主播和解說的商業價值也越來越受追捧,而這已經在端遊時代得到證明。根據2016年5月統計的業內遊戲直播身價排行榜,前三位的主播中,小智身價4000萬、PDD身價3500萬、Miss身價3000萬。2016年遊戲界的大事件還包括排行第二的PDD被王思聰從戰旗TV挖至熊貓TV,據說身價高達1.5億!動輒千萬的遊戲主播身價,已然成為業界常態。遊戲直播平臺不計成本地簽約也是因為看中這些遊戲名主播背後龐大的粉絲數與強大的經濟價值。

《王者榮耀》的火爆是中國當下遊戲市場的一個縮影,觀念的不斷更新,資本的不斷湧入,全民創業的持續推動,這個生態系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我們不知不覺中成了這個雪球的推動者甚至成為其中的雪花,騰訊、玩家、主播、網紅、學生、白領……我們一起在推動遊戲這個雪球滾向主流的娛樂市場。

作者為秦朔朋友圈資深記者。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說來有意思,我的第一個“師傅”是一個15歲的高中生,他20多級,擅長攻擊,在他的“庇護”下,在5V5的團戰中,我一路撿“人頭”,還拿到了幾次MVP,一路升至10級。

而他收費也合理,3元一局,獲得MVP加2元,一局時間大概十幾分鐘。“我大概一天玩兩三個小時,有四五個號,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賺四五十塊錢,足夠我零花了。”這位高中生說。

而據不少業內的專業陪練介紹,等級越高,陪練收費也越高,一般5元到15元一局不等,有的專業陪練,開了十幾個號,從青銅級到王者都有,滿足不同等級玩家的需求,他們一個月賺五六千元。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年輕白領開始加入這個陣營淘金。

“又能玩,又能賺點小錢,何樂而不為?我把它當成小生意了,和做淘寶一樣!”一位專業陪練的玩家說。

當遊戲成為產業

陪練畢竟只是小生意。事實上,圍繞著《王者榮耀》,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這也是今天中國遊戲產業發展的趨勢,圍繞遊戲建立起了一個生態鏈。這個生態鏈條的各個環節形成了共生共榮的關係,與騰訊一起推動著這款遊戲繼續霸屏。

比如上文提到的暴雞電競APP,它的目的是為遊戲高玩和低玩提供一個使用遊戲技能變現的服務平臺,上線後迅速在圈內引起關注,被稱為“電競圈滴滴”。而它的三個創始人官志遠、王笑野、董鵬都是前騰訊互娛競技遊戲的員工,負責過《王者榮耀》的上市傳播、移動電競體系搭建等業務,對這款遊戲非常瞭解。他們的創業項目也正是圍繞著啟動、提高這款遊戲的熱度和吸金能力而進行的。

比賽也是促進遊戲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在艾瑞諮詢發佈的《2016年中國競技手遊指數報告》中,2016年Q4國內競技手遊賽事中,以《王者榮耀》為主題的就多達7項,如2016王者榮耀QGC冬季聯賽、獅吼杯王者榮耀業內邀請賽等,通過高達幾十萬的獎金,吸引了全國數十隻專業隊伍參加比賽。

電競的火爆讓《王者榮耀》“小學生的遊戲”標籤不斷淡化。根據調研機構Newzoo的資料,2015年和2016年,全球電競市場規模的增速分別達到了67.4%和42.6%,預計到2019年,全球電競市場將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規模。

2016年12月,騰訊互娛事業部把電競部門作為子業務正式獨立運作,在今年3月,騰訊電競成立了“KPL聯盟(《王者榮耀》職業聯賽聯盟)”。2016年,首屆KPL累計觀賽量達到5.6億,有效觀賽用戶突破6900萬人,而總決賽的觀賽DAU達到了1300萬。

與比賽相關聯的還有直播和遊戲網紅。目前排名靠前的遊戲直播平臺中,觸手、虎牙、龍珠、鬥魚、熊貓、戰旗等不斷舉辦或參與各種比賽的直播,也邀請遊戲網紅進駐,提高人氣。隨著移動電競的價值被逐漸挖掘,國內各直播平臺在手遊直播市場上的競爭態勢也正變得白熱化。在2016年度中國重度競技手游觀眾指數Top10中,《王者榮耀》高居榜首。

遊戲主播和解說的商業價值也越來越受追捧,而這已經在端遊時代得到證明。根據2016年5月統計的業內遊戲直播身價排行榜,前三位的主播中,小智身價4000萬、PDD身價3500萬、Miss身價3000萬。2016年遊戲界的大事件還包括排行第二的PDD被王思聰從戰旗TV挖至熊貓TV,據說身價高達1.5億!動輒千萬的遊戲主播身價,已然成為業界常態。遊戲直播平臺不計成本地簽約也是因為看中這些遊戲名主播背後龐大的粉絲數與強大的經濟價值。

《王者榮耀》的火爆是中國當下遊戲市場的一個縮影,觀念的不斷更新,資本的不斷湧入,全民創業的持續推動,這個生態系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我們不知不覺中成了這個雪球的推動者甚至成為其中的雪花,騰訊、玩家、主播、網紅、學生、白領……我們一起在推動遊戲這個雪球滾向主流的娛樂市場。

作者為秦朔朋友圈資深記者。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