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永樂:讓歲月久釀沉香

4月中旬去了一趟臺灣, 在臺北分別會了幾個老友, 也順道前往新北市的一家安養院, 探訪住在那裡的一對老夫妻。

老先生高齡94, 老太太也已90歲了, 他們育有一對事業有成的子女, 一家人半個多世紀住在日本, 年前老先生自覺年事已高, 身體漸弱, 東京的冬季太冷, 於是決定回返寶島, 先是住在高雄, 後來老先生吞咽出了狀況, 妻子又輕微中風, 也出現間歇性的失智症狀, 兒女幾經奔波和周折, 終於找到這家位於淡水, 由教會醫院設立的安養院, 兩老住了進去, 由於護理需求不同, 夫妻分住毗鄰的樓宇。

他們家經濟條件不錯, 兒女聘請了看護全天候照料, 家在臺北的兒子及媳婦, 週末風雨不改來探訪, 仍在日本的女兒, 每兩個月來為父母送暖, 半年裡我們探訪了兩次, 喜見雙老身體狀況大有改善, 老先生能自主進食, 老太太思路也日漸清晰, 每天午前, 兩人約會在銜接兩座建築的大堂咖啡廳, 一起午餐和喝茶, 午休時間到了才各自回房。

老夫妻攜手走過70年, 走過二戰後艱辛的日子, 為生活奮鬥, 悉心養育一對兒女, 看著彼此的容顏不斷增添歲月的刻痕, 慢慢變老, 而今住進安養院相互扶持, 幸福婚姻和身子一樣長壽。

置身這家安養院, 感覺身心舒暢, 這裡並不特別強調設施的先進, 而是整體生活品質的營造, 工作人員和藹親切,

接待處、護理者、電梯內的椅子、食堂、咖啡廳、院子的步道與花木, 所有的小節都見細心, 院裡的人臉上洋溢和氣, 活動室內還有人在上課, 它不叫作老人院或養老院, 而稱安養中心, 這裡的長者心有所安, 老有所養。

臺灣自從1993年起進入高齡化社會, 這家由教會發起的安養中心, 提供輕度養護、重度養護、長期照護、失智症單元式照護、短期照護、日間照護等多種需求, 以及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等多功能、多元化和連續性的服務, 中心由護理師、物理治療師、社工、廚師、營養師、行政人員、技術工人等組成專業團隊, 也聘請各專科醫生提供專業服務, 還組織休閒活動和成長課程。 我欣賞他們“以長者為尊, 以服務為榮”的辦院理念。

這裡最年長的住客103歲, 我眼裡都是老人, 但空氣中隱約有股朝氣, 也能聞到歲月老酒的清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