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屠戮臺灣少數民族的是鄭成功?歷史真相是八分之一的少數民族死於日本殖民時期

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以尊重臺灣社會多元聲音、尊重臺灣少數民族感受為由, 取消了4月29日的鄭成功祭典。 這種做法極大地歪曲了歷史。

1874年, 日本政府以琉球藩民被殺為由, 發動了侵略臺灣的“牡丹社”事件。 5月8日, 日軍在屏東社寮登陸, 5月22日進抵石門(今屏東縣牡丹鄉)。 當地排灣族民眾憑藉險要地形奮起抵抗, 對日軍造成有力殺傷。 日軍久攻不逮, 遂由佐久間左馬太大尉率領陸戰隊攀峭壁突襲, 牡丹社頭領阿祿古父子陣亡, 當地排灣族各部落相繼投降。

等到了1906年4月, 當年刀劈阿祿古父子的佐久間左馬太出任臺灣第五任殖民總督。

對佐久間的任命, 日本政府是有著通盤考量的。 1895年日本佔領臺灣後, 把主要力量放在消滅漢族的抵抗上, 對臺灣少數民族採取了相對懷柔的政策。 經過十年的殺伐, 漢民族的抵抗力量基本被消滅, 而佔據山林礦產水資源的少數民族則成為日本統治全台的主要障礙。

討伐“生蕃”, 消滅臺灣少數民族的抵抗, 成為日本殖民者的主要任務。 被譽為“‘生蕃’剋星”的佐久間, 當然地成為不二人選。 佐久間上任後果然“不負期望”, 相繼提出並實行了兩個殘酷的“五年理蕃”計畫。 佐久間的“理蕃”手段, 相對于他的前任們並沒有什麼高明的地方, 有的只是把殖民者慣用的殺戮手段用得更殘忍、更極致。 第一個“五年理蕃”計畫期間(1906年至1909年),

殖民政權大規模鎮壓少數民族起義18次。 通過埋設地雷、架設通電鐵絲網, 把臺灣少數民族圍困在“隘勇線”以內, 並逐漸縮小包圍網以利鎮壓。

等到了第二個“五年理蕃”計畫(1910年至1915年)期間, 殖民當局出動1000至2000人以上規模部隊對“蕃地”進行了12次討伐。 特別是1914年鎮壓花蓮太魯閣泰雅族人的抵抗, 日本殖民政權調集1.1萬多人, 配備205挺機槍、59門大炮, 由佐久間親自指揮。 經此一役, 太魯閣泰雅族這個“北蕃”中有9000多人口的大族基本被滅族。

據日本資料記載, 兩個“五年理蕃”計畫, 共繳獲槍枝27000多支。 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少數民族有八分之一人口被殺, 絕大多數就喪生於這一時期。

去年“5·20”蔡英文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

上演了一出向臺灣少數民族“道歉”的把戲。 蔡英文把臺灣少數民族數百年來受到的不公平對待, 歸咎于“荷蘭殖民統治及鄭成功對臺灣原住民的屠殺和經濟剝削”, 而把用國家機器殘酷鎮壓臺灣少數民族, 手段最狠、殺人最多的日本殖民者說成是“深入的理蕃政策”。 這真是讓稍懂臺灣歷史的人都要驚掉了下巴。

然而, 誇大鄭成功與臺灣少數民族的矛盾, 隱蓋日本殖民者的暴行, 這卻是深合民進黨的歷史邏輯的。 民進黨們知道, 要“台獨”, 就必須從文化上、歷史上斬斷與大陸的連接。 這就是從李登輝、陳水扁一路走來, 要修改教科書、構建以臺灣為中心的“同心圓”歷史觀的目的。 只是他們知道, 通過“汙名化”來“去蔣”、“去孫”容易,

孔子、黃帝、神農等也只是大文化概念, 而鄭成功不僅具有文化歷史概念的意義, 更具有政權法統的強烈象徵, 不挖掉這座山, “台獨”史觀就難以構建。

而隱飾日本殖民者的暴行, 就更不奇怪了。 在臺灣, “媚日”和“台獨”是民進黨及其它“台獨”分子的一體兩面。 他們要遠離祖國大陸, 就必定把昔日的主子作為感情寄託和精神源頭。 所以, 李登輝以當日本人為榮, “台獨”大佬辜寬敏、台南市長賴清德、台中市長林佳龍等各式“台獨”分子“媚日”, 也就不用奇怪了。

民進黨們就像是偏執狂, 仿佛他們能決定歷史、改造歷史。 只是日本殖民臺灣的歷史離我們並不遙遠, 殖民者的暴行當年都作為“政績”記載在檔案裡, 殖民者屠殺臺灣人的各種遺跡尚在,

民進黨的這點小伎倆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前幾天經過太魯閣, 導遊指著對面懸崖一條似有似無的小徑說, 這條路就能到當年太魯閣族的故地。 我望著峭壁, 那暗紅色的大理石, 仿佛透著太魯閣族人的血。 我不知道, 那一代為抵抗日本殖民而戰死的太魯閣人, 是否願意接受蔡英文的“道歉”?也許, 控訴佐久間之流的屠殺, 更能安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