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神了,他讓農產品成“網紅”

手機管理大棚 讓農產品成“網紅”

現在, 村裡的新型職業農民越來越多, 我們湖北省拿到新型職業農民證書的, 就有10多萬人, 相比傳統農民,

他們的生活有哪些變化?今天, 我們要認識的新農人王建兵, 他在2016年, 被省農業廳, 評選為了湖北省十佳職業農民。

記者在見到王建兵時他正在用手機觀察園區作物的生長狀況, 原來2014年, 他的園區就實施了物聯網生產計畫, 它可以把生產過程,

包括所有的需求, 都可以通過手機來觀察。

大棚裡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以及光照, 還有作物的生長狀況, 在王建兵的手機裡顯示的清清楚楚。 作物需要澆水施肥, 點點手機就可操作。 王建兵這個“低頭族”還真有趣, 低頭忙活的, 可都是“農活”。 除此之外,

他說, 他的大棚可以靠手機來管理。 他種出的農產品, 也可以靠手機來瞭解一切資訊。 這裡出產的每出一份產品在經過檢測後都會貼上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 就可清楚的看到, 每一份農產品的詳細生產資訊。 何時播種, 何時施肥, 何時噴藥, 何時採摘。

還有權威機構的檢測結果, 掃一掃都一目了然。 光看文字, 還不過癮。 現如今, 王建兵還要將他的農產品打造成“網紅”, 每日做現場直播。 坐在家裡面可以看到整個生產過程。

足不出戶, 種植者就可隨時搞田間管理;足不出戶, 消費者便可隨時到田間, 查看作物的生長狀況。

這王建兵當農民當的還真是與眾不同。 雖說有了高科技管理模式, 可以省心省力。 但王建兵說, 他還是喜歡親自去田間走一走。

王建兵的老家在河南開封, 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漢子。 18歲, 他開始學做生意, 在農產品銷售市場裡摸爬滾打了十幾年。 2008年,他來到武漢市東西湖區的柏泉農場,回歸農村,當起了農民。

做新農業的服務者探路者

9年前,王建兵幹的是傳統農民的活,每天關心的,是如何把農作物種好;如今,作為新農人,他開始運用高科技管理技術,不斷引進優質的新品種嘗試種植。除了這些,他腦子琢磨的更多的,是如何取長補短,拓展銷售管道,“我這裡離武漢市區比較近,我們還是發揮我們的區位優勢,以服務為主。畢竟我們的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比下面都要高一些。所以我主要做服務,另外做一些示範試種。比如,別人生產不好的,我們就想辦法種好。別人做的好的,我們就去合作。”

瞭解了自己的長處,王建兵也找准了發展方向,那就是做優質食材訂單配送。武漢市的機關食堂、部隊、大專院校、銀行、大型企業以及中高端消費人群,都是王建兵要服務的客戶。要讓客戶買自家的東西,首先得讓他們對自己放心。

不瞭解生產過程,即便是自己親自試吃,也不可能讓客戶絕對放心。王建兵說,他之所以花大價錢引進互聯網技術,打造“智慧農場”,就是為了讓消費者做到親眼所見。為了豐富產品,基地還來搜羅了不少來自全省的優質農產品。

自己種的東西,可以直播看生產;搜羅的優質農產品,可以掃碼追溯生產過程。現在,王建兵每年要花三分之一的時間,去別人的地裡考察。挑選優質食材,搭配自產的東西,配送銷售。每年,從他基地配送出去的農產品達到了上千萬元。服務了消費者,也服務了農業生產者。

王建兵說,作為一個新農人,要會種,還要會銷售。多學、多看、多瞭解,多嘗試新的東西,至關重要。他還說了一句話,做農業其實挺苦的,但他卻願意樂在其中

《壟上行》記者報導

2008年,他來到武漢市東西湖區的柏泉農場,回歸農村,當起了農民。

做新農業的服務者探路者

9年前,王建兵幹的是傳統農民的活,每天關心的,是如何把農作物種好;如今,作為新農人,他開始運用高科技管理技術,不斷引進優質的新品種嘗試種植。除了這些,他腦子琢磨的更多的,是如何取長補短,拓展銷售管道,“我這裡離武漢市區比較近,我們還是發揮我們的區位優勢,以服務為主。畢竟我們的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比下面都要高一些。所以我主要做服務,另外做一些示範試種。比如,別人生產不好的,我們就想辦法種好。別人做的好的,我們就去合作。”

瞭解了自己的長處,王建兵也找准了發展方向,那就是做優質食材訂單配送。武漢市的機關食堂、部隊、大專院校、銀行、大型企業以及中高端消費人群,都是王建兵要服務的客戶。要讓客戶買自家的東西,首先得讓他們對自己放心。

不瞭解生產過程,即便是自己親自試吃,也不可能讓客戶絕對放心。王建兵說,他之所以花大價錢引進互聯網技術,打造“智慧農場”,就是為了讓消費者做到親眼所見。為了豐富產品,基地還來搜羅了不少來自全省的優質農產品。

自己種的東西,可以直播看生產;搜羅的優質農產品,可以掃碼追溯生產過程。現在,王建兵每年要花三分之一的時間,去別人的地裡考察。挑選優質食材,搭配自產的東西,配送銷售。每年,從他基地配送出去的農產品達到了上千萬元。服務了消費者,也服務了農業生產者。

王建兵說,作為一個新農人,要會種,還要會銷售。多學、多看、多瞭解,多嘗試新的東西,至關重要。他還說了一句話,做農業其實挺苦的,但他卻願意樂在其中

《壟上行》記者報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