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厲害|出自中國之手!馬爾地夫將新增一個非常壯觀的“景點”

馬爾地夫首都馬累是一個面積約1.5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約20萬的小島。 馬累人口密度大, 土地稀缺, 交通擁堵, 市政落後, 嚴重制約著馬爾地夫的長遠發展。 將馬累島和機場島連接起來, 隨後貫通機場島北側的胡魯馬累島, 打造大馬累首都區, 成為馬爾地夫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座跨海大橋, 則是這幅宏偉藍圖的關鍵一環。

得天獨厚的優美環境讓馬爾地夫成為全球旅遊度假勝地。 然而, 馬爾地夫人卻有著自己的煩惱——長期以來, 馬爾地夫沒有橋, 連接各個島嶼的主要途徑是擺渡, 這嚴重制約了馬爾地夫的發展空間。

△在飛機上俯瞰馬爾地夫

正因為如此, 馬爾地夫人民才把正在修建之中的中馬友誼大橋看得特別重。 馬爾地夫總統亞明在大橋開工儀式上說:“得知中國同意承建大橋專案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建成這座大橋是馬爾地夫人民世代夙願,

也是整個國家未來發展的基石。 ”

馬爾地夫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 扼守要道, 通聯八方。 在“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 以中馬友誼大橋為代表的中馬合作正如火如荼開展, 這個群島國家的發展活力正得到更大釋放。

△建設中的中馬友誼大橋

大橋建設是馬爾地夫的世紀工程

馬爾地夫人都說中馬友誼大橋是馬爾地夫的世紀工程, 這真不是誇張。 馬爾地夫上千個島嶼中, 住人的有200個, 其中又以馬累島、機場島和胡魯馬累島為主要居住島。 此前, 機場島到胡魯馬累島有一條公路相連, 但馬累島到機場島需要擺渡。 馬累島面積不足1.8平方公里, 道路窄到連貨車卸貨都很困難。 因此, 如果能修通馬累島連接機場島的大橋, 三個島連成一片, 馬爾地夫國家發展空間立即會發生質的飛躍。

2014年9月, 習近平主席對馬爾地夫進行國事訪問。 兩國元首會談期間, 對馬累—機場島跨海大橋這個合作專案, 亞明總統格外重視, 他主動提議將這座橋命名為“中馬友誼大橋”, 習近平主席欣然應允。

中馬友誼大橋合作意向敲定後, 中國商務部立即啟動專案招標程式, 選擇最優秀的橋樑施工企業和專案管理公司參與建設, 並和馬爾地夫住房與基礎設施部建立了中馬友誼大橋政府間協調機制。

2015年12月, 中馬友誼大橋舉行開工儀式。

短短9個月後, 5個大型海上作業平臺巍然屹立, 施工棧橋如長龍臥波, 貫通海峽的施工通道已全面打開, 每根重達百餘噸的鋼護筒陸續精准定位, 在40余米深的海底如定海神針般為大橋打下穩固的基礎。

△中馬友誼大橋想像圖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馬友誼大橋項目施工技術組組長林樹奎告訴記者, 專案于2015年12月30日開工,預計2018年8月20日竣工,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50%。

“施工地獄”沒有難住中國建設者

“馬爾地夫雖是旅遊天堂,但卻是施工地獄。”中國商務部駐中馬友誼大橋專職專案代表劉嶺開玩笑說。

中馬友誼大橋專案的施工難度的確不小。大橋位於馬爾地夫群島潟湖與外海交匯處,海風強勁,無風湧浪高達3米,洋流多變,海水流速大,水深達27—46米,再加上珊瑚礁地質、高輻射、高濕度、高鹽等多方面因素,施工條件極為惡劣。

然而,這些都沒有難住中國建設者。通過優化橋樑設計方案,探索施工新路子,中國專案組攻克了令不少國際工程單位望而卻步的難題。光是為了提高工作視窗分析精度,專案技術組就委託中國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對2006年至2015年這10年間橋位處波浪狀況進行了後報。

此外,馬爾地夫常年氣溫都在32攝氏度左右。現場施工作業工人穿戴全套安全設備,個個汗流浹背,每日飲水量要達到5公升。除了高溫,工人們在雨季施工,還面臨登革熱疫情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威脅。

劉嶺表示,中馬友誼大橋參建各方克服了各種困難,目前專案的安全、進度、品質等各方面都滿足建設要求。

當地人下班後愛看大橋建設現場

馬爾地夫人民對大橋的渴望,中國施工方一直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一名馬爾地夫母親帶著孩子來看大橋施工

林樹奎告訴記者,技術組建成臨時施工便橋時,一些馬爾地夫人就認為大橋已經建成了。過一段時間,看項目沒有太大改變,又開始擔心馬爾地夫政府沒給錢,中國企業不建了。再後來,塔吊和龍門吊在施工現場豎起,當地人終於舒了一口氣,開始為年輕人以後可以騎著摩托車上下班而感到興奮。馬累島臨橋一面每天都站著很多觀橋的人,馬爾地夫政府還專門在技術組駐地附近修建了配備望遠鏡的觀景平臺,方便人們下班後看大橋建設進展。

採訪過程中,無論馬爾地夫官員還是民眾,一提起大橋,都會對記者豎起大拇指,用中文說“好”、“謝謝”。當地民眾還把到大橋專案工作視為榮耀。在專案組擔任人力資源主管的阿米拉曾留學中國,會說中文。“我父親為我在這裡工作而感到自豪。我當初選擇學中文是因為中國越來越強大,中文越來越普及。現在,馬爾地夫參與了‘一帶一路’建設,這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新機遇。”

中國駐馬爾地夫使館臨時代辦楊寅表示,中馬友誼大橋是兩國共建面向未來的全面友好合作夥伴關係的具體體現。大橋對推動中馬兩國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促進中馬兩國友好關係,具有極大推動作用。

傍晚,大橋施工現場“中馬友誼天長地久”的霓虹燈格外顯眼。遠遠望去,橋上的施工燈光與岸邊游泳嬉戲和觀橋的人群剪影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動人畫面。

△施工建設中的中馬友誼大橋

△施工建設中的中馬友誼大橋

△施工建設中的中馬友誼大橋

專案于2015年12月30日開工,預計2018年8月20日竣工,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50%。

“施工地獄”沒有難住中國建設者

“馬爾地夫雖是旅遊天堂,但卻是施工地獄。”中國商務部駐中馬友誼大橋專職專案代表劉嶺開玩笑說。

中馬友誼大橋專案的施工難度的確不小。大橋位於馬爾地夫群島潟湖與外海交匯處,海風強勁,無風湧浪高達3米,洋流多變,海水流速大,水深達27—46米,再加上珊瑚礁地質、高輻射、高濕度、高鹽等多方面因素,施工條件極為惡劣。

然而,這些都沒有難住中國建設者。通過優化橋樑設計方案,探索施工新路子,中國專案組攻克了令不少國際工程單位望而卻步的難題。光是為了提高工作視窗分析精度,專案技術組就委託中國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對2006年至2015年這10年間橋位處波浪狀況進行了後報。

此外,馬爾地夫常年氣溫都在32攝氏度左右。現場施工作業工人穿戴全套安全設備,個個汗流浹背,每日飲水量要達到5公升。除了高溫,工人們在雨季施工,還面臨登革熱疫情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威脅。

劉嶺表示,中馬友誼大橋參建各方克服了各種困難,目前專案的安全、進度、品質等各方面都滿足建設要求。

當地人下班後愛看大橋建設現場

馬爾地夫人民對大橋的渴望,中國施工方一直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一名馬爾地夫母親帶著孩子來看大橋施工

林樹奎告訴記者,技術組建成臨時施工便橋時,一些馬爾地夫人就認為大橋已經建成了。過一段時間,看項目沒有太大改變,又開始擔心馬爾地夫政府沒給錢,中國企業不建了。再後來,塔吊和龍門吊在施工現場豎起,當地人終於舒了一口氣,開始為年輕人以後可以騎著摩托車上下班而感到興奮。馬累島臨橋一面每天都站著很多觀橋的人,馬爾地夫政府還專門在技術組駐地附近修建了配備望遠鏡的觀景平臺,方便人們下班後看大橋建設進展。

採訪過程中,無論馬爾地夫官員還是民眾,一提起大橋,都會對記者豎起大拇指,用中文說“好”、“謝謝”。當地民眾還把到大橋專案工作視為榮耀。在專案組擔任人力資源主管的阿米拉曾留學中國,會說中文。“我父親為我在這裡工作而感到自豪。我當初選擇學中文是因為中國越來越強大,中文越來越普及。現在,馬爾地夫參與了‘一帶一路’建設,這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新機遇。”

中國駐馬爾地夫使館臨時代辦楊寅表示,中馬友誼大橋是兩國共建面向未來的全面友好合作夥伴關係的具體體現。大橋對推動中馬兩國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促進中馬兩國友好關係,具有極大推動作用。

傍晚,大橋施工現場“中馬友誼天長地久”的霓虹燈格外顯眼。遠遠望去,橋上的施工燈光與岸邊游泳嬉戲和觀橋的人群剪影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動人畫面。

△施工建設中的中馬友誼大橋

△施工建設中的中馬友誼大橋

△施工建設中的中馬友誼大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