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山航地服“大佬”和他的“平凡”歲月

圖:中間為曲君可, 照片拍攝於2004年

二十年前, 二十歲的他在人生的軌跡上與山東航空公司相遇, 從此風風雨雨, 攜手並肩。 如今,

那個滿臉青澀、陽光帥氣的小夥已被時光打磨的穩重而老成, 提到工作便侃侃而談, 儼然一名地服“大佬”。 他的話語平靜, 他的自信顯露其中, 這份從容源于時光對他的修煉, 更是山航給予他漫長人生路上最好的收穫。 他就是地面服部馨意班組主任——曲君可。

千里之行, 始於山航

1997年8月, 剛剛畢業的曲君可進入青島機場工作, 當看到山東航空公司招聘時, 他毅然選擇了加入剛剛起步的山航, 成為了公司市場部的一名商務人員。 剛成立的山航“白手起家”, 曲君可說, 當時公司在青島機場甚至沒有自己的櫃檯, 全部的航班都由機場代理, 而曲君可的工作就是協調、監督機場代理人為公司航班提供保障工作。 在他做商務的那些日子裡,

保障過公司最早的兩架薩博飛機, 保障過CRJ飛機, 一直到後來波音737, 雖然公司的機型在改變、在優化, 但是只要看到上面的山航標志, 他的內心中還會湧起一陣莫名的感動。

成長的過程是艱難的, 每個人、每種事物都是如此, 即使條件艱苦, 但是曲君可依然在崗位上兢兢業業, 勤勤懇懇, 一轉眼就是十年。 2005年, 公司地面服務部正式成立, 曲君可的身份也由一名商務變成了一名值機主任, 當時, 一個小小的幾平方米的房間就是他們的辦公室, 航班到點就要上櫃檯為旅客辦理手續。 與現在不同的是, 那時櫃檯並不是開放式的, 而是每個人負責固定的航班, 提前90分鐘辦理值機手續。 當再次回首起那段過去的往事, 曲君可的話語間流露出幾分唏噓,

在他看來, 雖然時光總是無情的悄悄流逝, 但是好在他們當時一起來山航的兄弟都還在公司, 都和他一樣在為山航辛勤的忙碌著。

圖:工作中的曲君可

這個主任有點“冷”

馨意班組是地服部青島值機單元一個年輕的班組,

共有30名員工, 平均年齡不到27歲。 一直以來, 地服部的工作始終面臨安全和服務的雙重壓力, 要管理好這樣一支隊伍, 確保組員不出差錯, 難度可想而知。 對曲君可來說, 最好的方法還是“嚴管厚愛”相結合, 最終的目的是提高班組整體的凝聚力, 這樣才會轉化成工作中的戰鬥力。

曲君可告訴團隊的年輕人, 工作一定要“有態度”, 不論老員工、新員工, 他一視同仁, 不區別對待, 不給特殊待遇, “主動做好自己的事, 就是不給同事添麻煩。 同時, 一個班組必須要合作通暢才能做好服務。 ”曲君可說, 他希望自己能像李雲龍一樣, 帶出一支“嗷嗷叫”的團隊, “有什麼事大家都能一呼百應地上。 ”

對於翼馨班組, 曲主任的存在就如“定心丸”。 有曲哥在,

大家就有了主心骨。 他經驗豐富, 遇到什麼樣的情況都能做到心裡有數, 遇到員工出現問題或情緒波動的時候, 曲君可也總會單獨的找員工溝通。 這時候的他, 往往一改平日嚴肅的表情, 同員工開誠佈公的談心, 提醒員工注意總結, 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 工作之外的曲主任, 愛開玩笑, 幽默風趣, 這是班組人對他的評價。 他的班組每年都要組織兩次集體活動, 放鬆心情, 在這些活動照片裡, 總能看到他和員工們打成一片, 笑容燦爛。

圖:翼馨班組組織活動照

換位元思考,念好服務旅客經

從事旅客服務工作近二十年,說起其中的門道來,曲君可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換位思考——“要站在旅客角度上,不厭其煩的溝通。”航空公司的地服人員,最頭疼的就是遇到大面積航班延誤。飛機飛不了,起飛時間也不確定,候機室裡全是焦急等待的旅客,大家的情緒都是焦灼的,但風趣幽默的曲君可卻一點也不緊張,相反他還頗有心得。比如,說到如何應對情緒容易激動的乘客,曲君可總結:“有事說事,有理講理,不能罵人,更不能打人,要通過溝通找到旅客的需求點,進而提供服務讓其滿足。”

在日復一日的服務中,曲君可帶領的馨翼班組始終保持著熱情服務旅客的初心,每個員工都熱愛自己的工作,不會把自己局限于“平凡的服務者”。為了協助器官活體運輸,他們拼盡全力把醫生和器官最快送上飛機。民航總局下發器官轉運綠色通道檔後,全國第一例肺器官轉運廣受輿論關注,他們正是新聞裡著墨甚少的“航空公司地服人員”。沒有鮮花和掌聲並不讓他們的快樂和滿足扣分,“感覺自己也參與了救死扶傷,非常自豪。

圖:中間為曲君可,拍攝於2017年

辛勤的汗水總能換來甜蜜的碩果,曲君可帶領的翼馨班組被授予了全國民航“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曲君可個人也多次被公司部門評為先進。一晃二十年過去了,20這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遠沒有看起來、寫起來那麼簡單。20年,曲君可幾乎把所有青春的光和熱奉獻給了他熱愛的民航事業;20年,他以一個戰士的忠誠,出色地完成一個個任務,盡顯男兒本色;20年,他淡薄名利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勤奮的雙手書寫人生壯麗的篇章,用滿腔的熱情,詮釋了有一種忠誠叫奉獻!

圖:翼馨班組組織活動照

換位元思考,念好服務旅客經

從事旅客服務工作近二十年,說起其中的門道來,曲君可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換位思考——“要站在旅客角度上,不厭其煩的溝通。”航空公司的地服人員,最頭疼的就是遇到大面積航班延誤。飛機飛不了,起飛時間也不確定,候機室裡全是焦急等待的旅客,大家的情緒都是焦灼的,但風趣幽默的曲君可卻一點也不緊張,相反他還頗有心得。比如,說到如何應對情緒容易激動的乘客,曲君可總結:“有事說事,有理講理,不能罵人,更不能打人,要通過溝通找到旅客的需求點,進而提供服務讓其滿足。”

在日復一日的服務中,曲君可帶領的馨翼班組始終保持著熱情服務旅客的初心,每個員工都熱愛自己的工作,不會把自己局限于“平凡的服務者”。為了協助器官活體運輸,他們拼盡全力把醫生和器官最快送上飛機。民航總局下發器官轉運綠色通道檔後,全國第一例肺器官轉運廣受輿論關注,他們正是新聞裡著墨甚少的“航空公司地服人員”。沒有鮮花和掌聲並不讓他們的快樂和滿足扣分,“感覺自己也參與了救死扶傷,非常自豪。

圖:中間為曲君可,拍攝於2017年

辛勤的汗水總能換來甜蜜的碩果,曲君可帶領的翼馨班組被授予了全國民航“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曲君可個人也多次被公司部門評為先進。一晃二十年過去了,20這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遠沒有看起來、寫起來那麼簡單。20年,曲君可幾乎把所有青春的光和熱奉獻給了他熱愛的民航事業;20年,他以一個戰士的忠誠,出色地完成一個個任務,盡顯男兒本色;20年,他淡薄名利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勤奮的雙手書寫人生壯麗的篇章,用滿腔的熱情,詮釋了有一種忠誠叫奉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