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我國哮喘死亡率全球第一,原來哮喘病的根源在這裡!

本文指導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呼吸大科主任林琳

本文來源:廣州互聯網醫院訂閱號

今天是第19個世界哮喘日。 每年5月的第一個週二被定為“世界哮喘日”。 這是由世界衛生組織推出的一個紀念活動, 旨在為了提高全球對哮喘的認識, 改善哮喘護理的活動。 哮喘病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上最為普遍的疾病之一, 全球約有 3 億人受到哮喘病的困擾, 我國哮喘患者3000萬, 且在持續增長, 哮喘已成為我國第二大呼吸道疾病, 死亡率全球最高。 而且, 近年我國哮喘發病率呈低齡化趨勢, 兒童哮喘患者10年人數增長2倍。

如不積極治療, 兒童哮喘中約1/3-1/2的人可遷延至成人。

目前哮喘主要的治療方式有口服激素治療、吸入激素治療、茶鹼治療等。 據中國哮喘聯盟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全國哮喘患者完全控制率僅為15.6%。 哮喘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有為什麼哮喘老是發作?哮喘會遺傳嗎?中醫能不能根治哮喘?廣東省中醫院呼吸學術帶頭人、呼吸大科主任林琳教授認為,

中醫在哮喘的預防、控制(治療)、康復過程中都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而弄清楚哮喘的根源所在是重中之重。

哮喘的病因:體質虛弱是發病根源

有人認為哮喘的發病因素較為複雜, 往往多種病因與多種發病機理夾雜在一起, 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其中的規律, 所以將其列為“難治之病”。 但專注治療呼吸內科疾病30餘年的林琳認為, 看待哮喘要去繁就簡, 找准“主要矛盾”, 就沒有那麼複雜了。

現代醫學認為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炎症細胞、細胞因數和炎性介質導致的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 屬於中醫學“哮病”範疇。

中醫學認為“伏痰”即所謂“痰濁內伏”、“膈有膠固之痰”是哮病的根源。

其基本病機病理為伏痰遇感引觸, 痰隨氣升, 氣因痰阻, 相互搏結, 壅塞氣道而致。 那為什麼會伏痰?

傳統醫學認為:肺為氣之主, 腎為氣之根。 當哮喘病發作時, 肺道不能主氣, 腎虛不能納氣, 則氣逆於上, 而發於喘急。 脾為生化之源, 脾虛生痰, 痰阻氣道, 故見喘咳, 氣短。 因此, 哮喘病是腎、肺、脾, 三虛之症。 體質先天不足, 易有三虛之症, 這是伏痰的原因所在, 即哮喘潛伏和發作的根本原因所在。

大多是由於素體稟賦不足, 肺脾腎虛弱, 痰飲內伏, 加之外感風、寒、暑、熱、燥, 及飲食、情志、勞倦等因素而誘發。 內外交困, 導致哮喘發作。

注意:風、寒、暑、熱、燥、飲食、情志、勞倦等外界因素只是誘因, 並不是病因, 病因還是體質問題。

怎麼判斷自己可能是這種體質?

容易發生濕疹、身體瘦弱、經常感冒、面色晃白、出汗較多、患過敏性鼻炎, 這些都可能暗示你屬於氣虛體質, 而且這種體質很小的時候就可以顯現出來。 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以上症狀, 則要考慮是否為體質問題, 可尋求醫生幫助鑒定和調理。

治療哮喘:標本兼治, 堅持才能控制

雖然哮喘是因體質問題而生, 很難徹底根治, 但經過規範系統的治療和日常養護, 哮喘是可以控制的。 林琳介紹她有一位患有哮喘三十多年的病人, 以前需要服用很多種藥, 包括各種口服和吸入的激素, 經過她幾個月時間的治療, 現在只需要吃幾片普通藥物了, 病情控制得非常好, 生活品質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人體的體質是本, 病症是標。 治病應該標本兼治, 才是正確的方法。 一般中醫治療哮喘遵循“發時治標, 平時治本”的原則, 分為兩個階段。

1發作期治標——袪除哮喘症狀

發作時以攻邪為主, 祛痰利氣, 按寒熱兩綱, 將哮喘分為寒與熱大類型。

寒痰則以溫肺散寒。 如果在寒的基礎上包有內熱, 則應在袪寒的基礎上透熱。 (但要把握好尺度, 否則過用寒涼, 就會傷到本來就虛弱的身體, 加重虛寒)。 熱痰則清化肅肺。

2緩解期治本——調理虛弱體質

不發時予以扶正, 分辨陰陽, 陽氣虛者溫補, 陰虛則滋養, 並根據臟器的不同而採取補肺、健脾、益腎等法。

哮喘患者最大的困擾:“為什麼老是發作?”

原因在於“本”不固, 體質沒有改善, 病自然無法痊癒。 林琳指出,哮喘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緩解期哮喘的症狀雖然不明顯了,但發病根源不會自然消除,隔一段時間又會發作。所以需要用中藥補益身體,而且是需要長期堅持調理的。

補上來沒有症狀了,但不經常用藥調理了,天生體內的寒熱症積累多了又會發作,所以間中需要調理。通常是治療一個階段穩定以後,可以停一停藥,但間中要找醫生調理一下,我們一般會給一些膏方來吃以固本。

哮喘的預防和日常養護

明白了上面所說的哮喘的病因及誘因,自然清楚了如何預防哮喘了,主要是提高自身稟賦素質、杜絕痰飲生成和避開誘發因素兩大方面。

增強體質

1中藥調理

因為哮喘患者根源在於體質虛弱,所以建議大補,多吃補氣、補陽的中藥,如北芪、人參、杜仲、桑寄生,改善虛弱體質,預防發生,及促進恢復。除了中藥,平時可以多食用枸杞、阿膠、人參、蛤蚧、鹿茸。但不建議清補涼,如西洋參、沙參,因其是偏涼性的。

2加強鍛煉

有人認為哮喘患者不應運動等,其實是錯的。哮喘患者堅持鍛煉可以增強體質,防止病毒、細菌等入侵人體。適宜的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從而減少哮喘發病的幾率。游泳、晨運、八段錦、太極拳均是哮喘患者合適的運動。

避開誘因

3注意飲食

飲食宜清淡,以溫性食品為宜。少刺激,不宜過飽、過鹹、過甜,忌生冷、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過敏性體質者應注意食物過敏,一旦發現某種食物確實可誘發哮喘,應避免進食。

4遠離過敏原

由於過敏性哮喘大都是因為接觸了過敏原引觸了哮喘發作,所以,通過遠離過敏原就可以達到遠離過敏性哮喘的目的。常見的過敏原一般有花粉、屋塵、塵蟎、動物毛屑、黴菌及職業性抗原等。

5禦寒保暖

天氣寒冷,容易引起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見病,如不有效治療,就容易導致哮喘發作。所以,有哮喘病史的患者應格外注意防寒保暖,警惕感冒。

6其他注意事項

保持情緒樂觀穩定,預防感冒,避免感染,不要過度勞累等。

愛心提醒:

哮喘病人則需要長期治療,堅持醫生隨訪,否則容易反復發作,久而久之患者的心肺會造成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危及生命。同時,最重要的是要有意識地調理自己虛弱的體質,服用一些中藥,食用一些膏方都是不錯的選擇。

專家推薦

林琳

廣東省中醫院呼吸大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擅長:中醫藥治療咳嗽,哮喘,肺癌,肺炎和間質性肺炎,支氣管擴張,慢阻肺,呼吸衰竭,虛人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中醫藥治療亞健康狀態,胃腸疾病,睡眠障礙等雜病及健康調養。

林琳指出,哮喘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緩解期哮喘的症狀雖然不明顯了,但發病根源不會自然消除,隔一段時間又會發作。所以需要用中藥補益身體,而且是需要長期堅持調理的。

補上來沒有症狀了,但不經常用藥調理了,天生體內的寒熱症積累多了又會發作,所以間中需要調理。通常是治療一個階段穩定以後,可以停一停藥,但間中要找醫生調理一下,我們一般會給一些膏方來吃以固本。

哮喘的預防和日常養護

明白了上面所說的哮喘的病因及誘因,自然清楚了如何預防哮喘了,主要是提高自身稟賦素質、杜絕痰飲生成和避開誘發因素兩大方面。

增強體質

1中藥調理

因為哮喘患者根源在於體質虛弱,所以建議大補,多吃補氣、補陽的中藥,如北芪、人參、杜仲、桑寄生,改善虛弱體質,預防發生,及促進恢復。除了中藥,平時可以多食用枸杞、阿膠、人參、蛤蚧、鹿茸。但不建議清補涼,如西洋參、沙參,因其是偏涼性的。

2加強鍛煉

有人認為哮喘患者不應運動等,其實是錯的。哮喘患者堅持鍛煉可以增強體質,防止病毒、細菌等入侵人體。適宜的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從而減少哮喘發病的幾率。游泳、晨運、八段錦、太極拳均是哮喘患者合適的運動。

避開誘因

3注意飲食

飲食宜清淡,以溫性食品為宜。少刺激,不宜過飽、過鹹、過甜,忌生冷、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過敏性體質者應注意食物過敏,一旦發現某種食物確實可誘發哮喘,應避免進食。

4遠離過敏原

由於過敏性哮喘大都是因為接觸了過敏原引觸了哮喘發作,所以,通過遠離過敏原就可以達到遠離過敏性哮喘的目的。常見的過敏原一般有花粉、屋塵、塵蟎、動物毛屑、黴菌及職業性抗原等。

5禦寒保暖

天氣寒冷,容易引起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見病,如不有效治療,就容易導致哮喘發作。所以,有哮喘病史的患者應格外注意防寒保暖,警惕感冒。

6其他注意事項

保持情緒樂觀穩定,預防感冒,避免感染,不要過度勞累等。

愛心提醒:

哮喘病人則需要長期治療,堅持醫生隨訪,否則容易反復發作,久而久之患者的心肺會造成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危及生命。同時,最重要的是要有意識地調理自己虛弱的體質,服用一些中藥,食用一些膏方都是不錯的選擇。

專家推薦

林琳

廣東省中醫院呼吸大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擅長:中醫藥治療咳嗽,哮喘,肺癌,肺炎和間質性肺炎,支氣管擴張,慢阻肺,呼吸衰竭,虛人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中醫藥治療亞健康狀態,胃腸疾病,睡眠障礙等雜病及健康調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