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年湖北省棉花種植面積有望回升

昨從省農業廳獲悉, 今年農民春耕種植意向調查顯示, 我省棉花種植面積有望增加40萬畝, 預計總種植面積達340萬畝左右。 “價格是牛鼻子。 去年後期收購價每斤達3.5元。 部分農民覺得有錢可賺。 ”省農業廳種植業處副處長、棉花專家劉堂銘分析, 受去年棉花價格回升影響, 今年我省棉區老種植戶種植意向增加, 正積極備種備肥。

在天門市麻洋鎮曾菱村, 59歲的彭柏雄介紹, 去年種了4畝棉花, 今年打算種5畝。 天門市農業局的春耕備耕調查顯示, 棉花主產區漁薪鎮, 通過對16戶村民的調查, 今年意向種植棉花13畝,

較上年增加2畝。 全市儲備棉花種子105噸, 預計棉花播種面積達15萬畝。

儘管我省今年春播棉花意向回升, 但難改種植面積總體下行的趨勢。

農業廳提供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 全省棉花種植面積, 從2007年的771.33萬畝, 一路下跌到2016年的303.765萬畝, 總產量則由55.73萬噸下跌到18.85萬噸。 雖然面積在2008年一度反彈至814.5萬畝, 產量在2011年、2012年止跌回升到52萬噸以上, 但未能扭住下跌勢頭, 總體下降趨勢明顯。

連結

建設“中國棉都”步履堅定

2014年起, 國家改變棉花良種補貼政策, 不再支持我省等非優勢產區發展棉花生產。 省農業廳棉花專家劉堂銘說, 這是我省棉花種植面積近年一路下行的政策原因。

市場引導種植取向

全省棉花主產區天門市, 去年棉花種植面積19.62萬畝。

在計劃經濟時期, 天門棉花種植面積曾高達80萬畝。

天門市麻洋鎮曾菱村52歲的曾棟才認為, 棉花種植不能機械化採摘, 費時費力。 他曾種植棉花100畝, 採摘高峰, 需要請數十名幫工。 除去各項成本, 規模種植並未帶來規模效益。 去年, 他僅種植16畝棉花。

14日, 記者驅車前往天門市張港、拖市、漁薪等鄉鎮, 沿途只見大片大片的蔬菜。 據介紹, 過去該地均是棉花產區, 如今棉花種植已基本絕跡。

在拖市鎮何場村, 天門市鴻遠馬鈴薯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梁紅清, 帶領村民已將傳統小麥-棉花種植模式, 調整為馬鈴薯-大豆(玉米), 共發展馬鈴薯2萬餘畝, 種植馬鈴薯畝平均純收入3500元。

倒逼棉紡企業升級

分析棉花行情, 要看棉紡行業。

湖北景天棉花產業集團公司黨委書記樊聖才介紹,

天門棉花種植面積持續下降, 給企業發展帶來影響。 突出表現為產地資源優勢逐步喪失。 “以前本地棉占公司原材料40%, 現在微不足道。 ”本地棉減少, 該企業投資的3個棉花收購加工廠, 去年已關閉2個。 “企業去年消耗棉花1.2萬噸, 其中1萬噸是新疆棉。 ”

新疆棉調運成本高, 倒逼企業內部挖潛, 提檔升級。

樊聖才介紹, 受氣候影響, 本地棉花品質趕不上新疆棉花。

助力打造“中國棉都”

“本地棉花種植面積降低, 並不意味著棉花消費及產業市場萎縮。 ”在天門經濟開發區的湖北華中棉紡交易中心, 卓爾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田旭東說。

田旭東介紹, 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卓爾棉業集團, 下轄四家紡織公司、卓爾(天門)棉花交易中心投資公司和湖北華中棉紡交易中心公司等多個實體及交易平臺。

憑藉這些平臺與實體, 卓爾棉業集團立足天門, 通過與新棉集團合作, 掌握約300萬噸的棉花資源, 占新疆棉花總產量四成以上。 去年, 該公司平臺交易額達53億元, 營業額1億餘元, 今年分別有望達200億元和50億元。 紡織公司去年盈利3600萬元。 公司在天門投資的天龍紡織公司, 現正緊鑼密鼓建設, 預計下半年投產。 未來幾年, 公司的棉紡產能將擴至100萬錠。

田旭東表示, 下一步, 公司將繼續延伸產業鏈條, 前端做倉儲、物流、資訊、金融服務等, 後端做高端紡織, 實行全產業鏈競爭。 他說, 公司助力天門打造“中國棉都”的理想依然堅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