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老年人為何總是覺得膝蓋疼

老年人為何總是覺得膝蓋疼?

許多中老年人都會感到膝關節疼痛, 尤其上下樓、買菜、做家務、散步、上廁所等都非常不方便, 女性也不敢穿高跟鞋。 這其中絕大部分是因為得了骨性關節炎。

那麼什麼是骨性關節炎呢?

骨性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病, 老百姓口中的骨質增生其實也是關節炎的表現之一, 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比較多見。

具體發病原因有肥胖、重體力活、過度運動、不合適的鍛煉、高齡、不良的生活習慣和不良姿勢等都是發病的危險因素。

全身多關節都可累及, 但主要是膝關節。 在我國,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最為常見。

骨性關節炎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在兩塊骨頭的接觸面, 有一層軟骨起到保護關節的作用。 但是由於長期的不良姿勢或不正確的用力習慣引起支配關節的肌肉力學失衡, 長期的肌肉力學失衡可以導致關節發生移位, 而容易形成膝內翻, 也就是我們大家常說的“O型腿”。

人體這台機器經過幾十年的運轉, 關節內的部分軟骨磨沒了, 軟骨與骨頭不同, 軟骨一旦磨損後很難再生, 而骨頭可以再生, 哪怕九十幾歲的老人摔骨折了, 也可以再長上。 沒有了軟骨的保護, 走路時骨頭磨骨頭, 骨頭最外面的骨膜及周圍的滑膜上神經豐富, 所以十分疼痛。 隨著O型腿的加重, 也就形成了老年人為何總是感覺膝蓋疼的主因-骨性關節炎。

膝蓋「疼」的具體表現:

1. 有人表現為膝關節持續鈍痛, 有的還有關節腫脹, 有人表現為活動時突然劇痛, 出現「打軟腿」。

2. 關節疼痛一般都是活動多後加重, 休息則減輕。

3. 關節痛最初為發作性, 通常在受涼、過度勞累或輕微扭傷後發作。

有的人最初一兩年才犯一次, 隨著病情進展發作越來越頻繁, 最後變成持續性疼痛。

4. 如果關節在某一位置保持長時間靜止不動, 比如久坐幾小時後, 開始起身活動時感到關節僵硬, 感覺關節像是被凍住了或粘住了, 並且伴有疼痛, 短時間活動以後這種「粘滯感」才消失。

5. 同時大多數人還伴有下蹲困難。 長年累月還會出現關節變形, 以「O 型腿」最多見。

人的健康的生命是從六十歲才開始的,

並不是說六十歲之後你有什麼變化,

而是說六十歲之前你對身體的保養如何,

從六十歲才慢慢顯現出來!

希望你在年輕的時候美美噠,

在六十歲之後依然健步如飛,

依然身體棒棒的!

O型腿是骨性關節炎的早期

隨著O型腿的越來月嚴重

所以O型腿的朋友一定要儘早矯正

不要到了晚年空歎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