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它擁有蠱惑世界的力量,希特勒、福爾摩斯都曾中過它的毒!

《湄公河行動》, 2016

說起毒品, 夠哥對去年上映的《湄公河行動》還記憶猶新。 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不僅場面好看, 而且成功抓捕大毒梟的結局也讓人解氣。

毒品為什麼這麼難禁?毒販為什麼這麼猖獗?毒品到底分多少種類、又是如何產生的?我猜很多人肯定和夠哥對毒品有一堆疑問。 今天, 夠哥就帶你認識一下毒品的真面目之一——可卡因。

由於金三角在地理上離中國最近, 所以我們最常聽到的是鴉片、海洛因等毒品。 它們都屬於阿片類, 是由罌粟提取製成的。 另外兩類傳統的毒品則是大麻和古柯。

可卡因的老家在南美

古柯(coca)

古柯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灌木。 古柯葉子呈橢圓形, 背面有兩條同中脈平行的清晰紋路。 一種著名的說法是, 它有一種近似於剛剛收割的稻草和巧克力混合的氣味。 作為常見毒品之一的可卡因, 由古柯葉提純製成, 在歐美尤其是美洲比較氾濫。

出於好奇, 夠哥發現了一本專門介紹可卡因的有趣著作, 它就是多明尼克·斯特裡特費爾德的《蠱惑世界的力量:可卡因傳奇》(《文明的進程》系列叢書之一)。

作者以驚人的膽識隻身前往蠻荒之地, 與多名惡貫滿盈的大毒梟深度接觸, 得到了大量真實生動的新鮮資料, 從而揭開了古柯種植和可卡因加工的神秘面紗。 他採訪了多達150人, 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兼收正史和野史, 為可卡因寫下了一段引人入勝的傳奇。

可卡因曾被當成麻醉劑、春藥

1885年, 可卡因被用作兒童的牙齒止痛藥

在這本書中, 夠哥瞭解到, 臭名昭著的可卡因竟然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 1859年的夏天, 德國的阿爾伯特·尼曼博士首次在古柯中分離提純出可卡因, 古柯也因此迎來了“成長”中的轉捩點。 在19世紀, 科學家和醫生們對可卡因倍加推崇, 把它當麻醉劑、春藥、抗抑鬱劑……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德甚至稱它為“富有魔力的物質”。

可卡因流毒甚廣, 佛洛德得背鍋

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德

為了幫助好友戒除嗎啡癮, 佛洛德可能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可卡因癮君子。 那麼可卡因為何會經歷評價上天壤之別的轉變呢?曾經作為達官顯貴專享物的可卡因, 又怎麼會變成導致街頭暴力和社會騷亂的罪惡之源呢?所有的解答,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夠哥現在就來和你扒一扒關於可卡因的傳奇故事。

❶ 嚼古柯葉子讓人超興奮

印第安人咀嚼古柯葉

首先,古柯並不等同於可卡因。幾千年甚至是幾萬年以來,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經開始種植古柯了。長時間咀嚼少量的古柯葉子,可以使裡面的天然興奮劑釋放出來,從而帶來一種緩慢而持久的興奮感。印第安人還發現,在饑餓時咀嚼古柯葉子可以幫助他們恢復體力,獲得足夠的力量。

印第安人售賣古柯葉

有趣的是,在秘魯,古柯直到今天還被用作測量距離和時間的標準。路程是用“古柯達”來計算的,即一個人以正常的速度步行時所嚼食的古柯卷數量(一個古柯卷大約等於45分鐘,約計在平地上行走3公里或攀登2公里陡峭山路的距離)。

——參見《可卡因傳奇》,4-11頁

❷ 最早的可口可樂也含可卡因

馬里亞尼葡萄酒海報

隨著西方人對古柯研究的深入,科西嘉的化學家安傑洛·馬里亞尼·安吉羅從中發現了商機。但由於直接咀嚼古柯葉子不太潔淨,歐洲人不太可能像印第安人那樣接受古柯,馬里亞尼只好尋找變通的辦法。他把古柯放進葡萄酒裡,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有巨大市場的古柯飲料,並於1863年以“馬里亞尼”的名字投放到市場。他頭腦靈活,精通行銷之道。在把酒免費贈送給社會名流後,他要求收到酒的人寄給他一張簽名照作為回報。這樣一來,許多家喻戶曉的名人,如發明家愛迪生、劇作家易卜生、導演盧米埃爾兄弟和科幻作家凡爾納等就相當於給馬里亞尼酒打了廣告。

可口可樂海報

1886年第一瓶可口可樂誕生的時候,其中也含有可卡因。直到1906年美國國會頒佈“提純食品藥品法案”,可口可樂才改用了古柯葉。

——參見《可卡因傳奇》,64-66頁

❸ 福爾摩斯也曾是癮君子

福爾摩斯與莫里亞蒂,《最後一案》電影,1985

19世紀80年代,除了製藥公司和銷售商鼓勵人們使用它,文學界似乎也在變相地幫忙做宣傳。福爾摩斯粉們一定會發現,在柯南·道爾的作品《波西米亞醜聞》中,華生說“可卡因和野心在他(福爾摩斯)身上交替更迭”。評論家們認為,到《最後一案》時,福爾摩斯甚至表現出了可卡因導致的妄想症,其中無法跟蹤的罪犯頭目莫里亞蒂大概就是他妄想出來的人物。

——參見《可卡因傳奇》,103-109頁

❹ 希特勒也可能中了可卡因的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

作者多明尼克在流覽有關第三帝國的書籍時,還無意中發現了一本題為“阿道夫·希特勒的醫療記錄”的書,他認為這證明希特勒本人對可卡因頗為青睞。為了保持精力充沛,希特勒曾長期注射安非他命。但到戰爭快結束時,希特勒似乎表現出了安非他命中毒的跡象:發抖,易怒,失去理性。為了戒掉安非他命,希特勒穿插使用了可卡因。據他的醫生厄文·吉埃森記錄,希特勒非常喜歡可卡因療法,並且要求使用可卡因的次數非常頻繁,以至於吉埃森不得不警告他以免上癮。

——參見《可卡因傳奇》,176-177頁

❺ 沒有可卡因,就沒有“垮掉的一代”

《逍遙騎士》,1969

在遭遇了“豬灣事件”的失敗後,曾經受到過美國中情局訓練的古巴流亡組織幹起了販賣可卡因的行當。而這會兒美國的嬰兒潮一代正好剛剛成年,這些年輕人充滿了反叛精神,熱衷於打破一切規則。於是在“垮掉的一代”這裡,可卡因變成了一種潮流文化。大多數人認為,可卡因是在1969年真正捲土重來的,即著名的電影《逍遙騎士》上映的那一年。電影開始的鏡頭裡,他們要送的包裹裡裝的正是可卡因。導演兼主演鄧尼斯·霍珀甚至認為可卡因在美國的普及應該歸功於他的電影:“美國的可卡因問題其實是因為我……《逍遙騎士》之前,大街上沒有可卡因。《逍遙騎士》之後美國到處都是可卡因。”

——參見《可卡因傳奇》,191-203頁

❻ 監獄是大毒梟的大學

德普飾演喬治·榮格,《大毒梟(Blow)》,2001

為了深入瞭解可卡因世界,作者多明尼克採訪了大毒梟喬治·榮格。好萊塢曾經把他的傳奇故事拍成了一部電影,名叫《大毒梟》,主演是著名演員約翰尼·德普。販賣可卡因之前,喬治在加利福尼亞販賣大麻,賺了些錢,但也很快進了監獄。沒有人會想到,這場牢獄之災恰恰成了他人生的轉捩點。

大毒梟喬治·榮格(George Jung)

喬治在接受採訪時把這段監獄生活當做一生中最棒的事,他說那裡是“高級罪犯的犯罪學校”。在那裡,他碰到了後來販賣可卡因的合夥人卡洛斯。服刑期間,卡洛斯一直在請教其他囚犯,並認真做筆記。各種各樣的白領罪犯教他如何開飛機,如何把錢存到海外的銀行,如何洗錢。諷刺的是,正是靠著監獄裡學到的知識,這兩個人出獄後締造了一個可卡因王國。

——參見《可卡因傳奇》,2015-210頁

這本書中還講述了各式各樣的奇聞異事,夠哥在這裡只能一筆帶過了,比如:

1980年,玻利維亞的可卡因毒販蘇亞雷斯聯合同伴將政府推翻,他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毒品政權”,並把可卡因產業進行了國有化……

毒梟們管可以直接吸食的提純可卡因叫“方便岩石”,在分銷給下游毒販時,他們甚至用上了斧子……

2000年,在離波哥大50公里的一個小鎮上,警察局發現有人在造潛艇,用途竟是販運可卡因……

為了能夠爬到更小的空間裡去,違禁品執法小組的工作人員常常是女性,而侏儒相比來說則更顯得有價值……

小小的一片葉子上,承載著人類數不清的欲望。作者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在禁毒之戰中,所謂的正義一方真的會成為贏家嗎?毒品的問題究竟在於毒品本身,還是在於社會呢?讀完這本書,夠哥才明白,事情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特惠 《文明的進程》系列書-共5本,六個瓶子、看可卡因、鹽、鱈魚、煤如何改變世界 ¥159 購買

● ● ●

你可能想像不到,可卡因作為一種蠱惑世界的力量,甚至影響了文明的進程,我們今天還受其影響。

《可卡因傳奇》是《文明的進程》系列叢書中的一本,這套書還有以下幾本也特別好看:

《上帝之飲:六個瓶子裡的歷史》

該書作者湯姆·斯丹迪奇,以獨特而敏銳的視角,通過大量翔實豐富的史料記載,生動描繪了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可口可樂這6種飲品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並說明它們是如何成為無法抵擋的魅力之飲的。

《萬用之物:鹽的故事》

該書作者馬克·科爾蘭斯基以細小而常見的鹽為切入點,使大量人物故事如畫卷般鋪展開來,讓一段段生動的歷史有了些與眾不同的“味道”。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瞭解到鹽從開採、晾曬到運輸、貿易的過程,以及鹽是如何影響國家稅收,造成走私犯罪,甚至引發集團或國家之間的競爭乃至戰爭的。

《一條改變世界的魚:鱈魚往事》

在馬克·科爾蘭斯基的筆下,鱈魚已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還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參與者和見證者。鱈魚身上濃縮了文明的曲折進程,承載了歷史的輾轉起合,它是來自天然的饋贈,更是人與自然的動人交匯。

《黑石頭的愛與恨:煤的故事》

該書作者巴巴拉·弗裡茲以客觀宏大的視角,揭示了煤在人類發展進程中的巨大制動力和致命破壞力。毋庸置疑的是,煤雖然具有許多缺陷,但卻帶領人類穿越了漫長的工業童年時代,並賜予了人類力量來建設一個不再需要煤的生活環境。

特惠 《文明的進程》系列書-共5本,六個瓶子、看可卡因、鹽、鱈魚、煤如何改變世界 ¥159 購買

又怎麼會變成導致街頭暴力和社會騷亂的罪惡之源呢?所有的解答,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夠哥現在就來和你扒一扒關於可卡因的傳奇故事。

❶ 嚼古柯葉子讓人超興奮

印第安人咀嚼古柯葉

首先,古柯並不等同於可卡因。幾千年甚至是幾萬年以來,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經開始種植古柯了。長時間咀嚼少量的古柯葉子,可以使裡面的天然興奮劑釋放出來,從而帶來一種緩慢而持久的興奮感。印第安人還發現,在饑餓時咀嚼古柯葉子可以幫助他們恢復體力,獲得足夠的力量。

印第安人售賣古柯葉

有趣的是,在秘魯,古柯直到今天還被用作測量距離和時間的標準。路程是用“古柯達”來計算的,即一個人以正常的速度步行時所嚼食的古柯卷數量(一個古柯卷大約等於45分鐘,約計在平地上行走3公里或攀登2公里陡峭山路的距離)。

——參見《可卡因傳奇》,4-11頁

❷ 最早的可口可樂也含可卡因

馬里亞尼葡萄酒海報

隨著西方人對古柯研究的深入,科西嘉的化學家安傑洛·馬里亞尼·安吉羅從中發現了商機。但由於直接咀嚼古柯葉子不太潔淨,歐洲人不太可能像印第安人那樣接受古柯,馬里亞尼只好尋找變通的辦法。他把古柯放進葡萄酒裡,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有巨大市場的古柯飲料,並於1863年以“馬里亞尼”的名字投放到市場。他頭腦靈活,精通行銷之道。在把酒免費贈送給社會名流後,他要求收到酒的人寄給他一張簽名照作為回報。這樣一來,許多家喻戶曉的名人,如發明家愛迪生、劇作家易卜生、導演盧米埃爾兄弟和科幻作家凡爾納等就相當於給馬里亞尼酒打了廣告。

可口可樂海報

1886年第一瓶可口可樂誕生的時候,其中也含有可卡因。直到1906年美國國會頒佈“提純食品藥品法案”,可口可樂才改用了古柯葉。

——參見《可卡因傳奇》,64-66頁

❸ 福爾摩斯也曾是癮君子

福爾摩斯與莫里亞蒂,《最後一案》電影,1985

19世紀80年代,除了製藥公司和銷售商鼓勵人們使用它,文學界似乎也在變相地幫忙做宣傳。福爾摩斯粉們一定會發現,在柯南·道爾的作品《波西米亞醜聞》中,華生說“可卡因和野心在他(福爾摩斯)身上交替更迭”。評論家們認為,到《最後一案》時,福爾摩斯甚至表現出了可卡因導致的妄想症,其中無法跟蹤的罪犯頭目莫里亞蒂大概就是他妄想出來的人物。

——參見《可卡因傳奇》,103-109頁

❹ 希特勒也可能中了可卡因的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

作者多明尼克在流覽有關第三帝國的書籍時,還無意中發現了一本題為“阿道夫·希特勒的醫療記錄”的書,他認為這證明希特勒本人對可卡因頗為青睞。為了保持精力充沛,希特勒曾長期注射安非他命。但到戰爭快結束時,希特勒似乎表現出了安非他命中毒的跡象:發抖,易怒,失去理性。為了戒掉安非他命,希特勒穿插使用了可卡因。據他的醫生厄文·吉埃森記錄,希特勒非常喜歡可卡因療法,並且要求使用可卡因的次數非常頻繁,以至於吉埃森不得不警告他以免上癮。

——參見《可卡因傳奇》,176-177頁

❺ 沒有可卡因,就沒有“垮掉的一代”

《逍遙騎士》,1969

在遭遇了“豬灣事件”的失敗後,曾經受到過美國中情局訓練的古巴流亡組織幹起了販賣可卡因的行當。而這會兒美國的嬰兒潮一代正好剛剛成年,這些年輕人充滿了反叛精神,熱衷於打破一切規則。於是在“垮掉的一代”這裡,可卡因變成了一種潮流文化。大多數人認為,可卡因是在1969年真正捲土重來的,即著名的電影《逍遙騎士》上映的那一年。電影開始的鏡頭裡,他們要送的包裹裡裝的正是可卡因。導演兼主演鄧尼斯·霍珀甚至認為可卡因在美國的普及應該歸功於他的電影:“美國的可卡因問題其實是因為我……《逍遙騎士》之前,大街上沒有可卡因。《逍遙騎士》之後美國到處都是可卡因。”

——參見《可卡因傳奇》,191-203頁

❻ 監獄是大毒梟的大學

德普飾演喬治·榮格,《大毒梟(Blow)》,2001

為了深入瞭解可卡因世界,作者多明尼克採訪了大毒梟喬治·榮格。好萊塢曾經把他的傳奇故事拍成了一部電影,名叫《大毒梟》,主演是著名演員約翰尼·德普。販賣可卡因之前,喬治在加利福尼亞販賣大麻,賺了些錢,但也很快進了監獄。沒有人會想到,這場牢獄之災恰恰成了他人生的轉捩點。

大毒梟喬治·榮格(George Jung)

喬治在接受採訪時把這段監獄生活當做一生中最棒的事,他說那裡是“高級罪犯的犯罪學校”。在那裡,他碰到了後來販賣可卡因的合夥人卡洛斯。服刑期間,卡洛斯一直在請教其他囚犯,並認真做筆記。各種各樣的白領罪犯教他如何開飛機,如何把錢存到海外的銀行,如何洗錢。諷刺的是,正是靠著監獄裡學到的知識,這兩個人出獄後締造了一個可卡因王國。

——參見《可卡因傳奇》,2015-210頁

這本書中還講述了各式各樣的奇聞異事,夠哥在這裡只能一筆帶過了,比如:

1980年,玻利維亞的可卡因毒販蘇亞雷斯聯合同伴將政府推翻,他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毒品政權”,並把可卡因產業進行了國有化……

毒梟們管可以直接吸食的提純可卡因叫“方便岩石”,在分銷給下游毒販時,他們甚至用上了斧子……

2000年,在離波哥大50公里的一個小鎮上,警察局發現有人在造潛艇,用途竟是販運可卡因……

為了能夠爬到更小的空間裡去,違禁品執法小組的工作人員常常是女性,而侏儒相比來說則更顯得有價值……

小小的一片葉子上,承載著人類數不清的欲望。作者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在禁毒之戰中,所謂的正義一方真的會成為贏家嗎?毒品的問題究竟在於毒品本身,還是在於社會呢?讀完這本書,夠哥才明白,事情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特惠 《文明的進程》系列書-共5本,六個瓶子、看可卡因、鹽、鱈魚、煤如何改變世界 ¥159 購買

● ● ●

你可能想像不到,可卡因作為一種蠱惑世界的力量,甚至影響了文明的進程,我們今天還受其影響。

《可卡因傳奇》是《文明的進程》系列叢書中的一本,這套書還有以下幾本也特別好看:

《上帝之飲:六個瓶子裡的歷史》

該書作者湯姆·斯丹迪奇,以獨特而敏銳的視角,通過大量翔實豐富的史料記載,生動描繪了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可口可樂這6種飲品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並說明它們是如何成為無法抵擋的魅力之飲的。

《萬用之物:鹽的故事》

該書作者馬克·科爾蘭斯基以細小而常見的鹽為切入點,使大量人物故事如畫卷般鋪展開來,讓一段段生動的歷史有了些與眾不同的“味道”。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瞭解到鹽從開採、晾曬到運輸、貿易的過程,以及鹽是如何影響國家稅收,造成走私犯罪,甚至引發集團或國家之間的競爭乃至戰爭的。

《一條改變世界的魚:鱈魚往事》

在馬克·科爾蘭斯基的筆下,鱈魚已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還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參與者和見證者。鱈魚身上濃縮了文明的曲折進程,承載了歷史的輾轉起合,它是來自天然的饋贈,更是人與自然的動人交匯。

《黑石頭的愛與恨:煤的故事》

該書作者巴巴拉·弗裡茲以客觀宏大的視角,揭示了煤在人類發展進程中的巨大制動力和致命破壞力。毋庸置疑的是,煤雖然具有許多缺陷,但卻帶領人類穿越了漫長的工業童年時代,並賜予了人類力量來建設一個不再需要煤的生活環境。

特惠 《文明的進程》系列書-共5本,六個瓶子、看可卡因、鹽、鱈魚、煤如何改變世界 ¥159 購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