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一個人真正認清自己,才知道如何去取捨,去行走,去安身立命

(上接, 第四十三篇)

你若燦爛, 蝴蝶自來。

故事一:李夢陽拆李東陽的台。

李東陽什麼人?

茶陵詩派領袖、文壇大佬、多屆科舉會試主考官、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皇帝身邊紅人,

朝廷實權派人物。 最關鍵, 李東陽和其他官員不同, 他思想還是比較開明, 也反對“館閣體”, 反對黨八股, 宣導新文風, 從某種程度上講, 他是文學復古運動的啟蒙人。

李夢陽是年青人的代表, 李東陽是老一輩人的代表, 兩代人兩股勢力。 拋開政治, 從文學這個角度而言, 李夢陽和李東陽應該有共同語言, 兩個人能尿到一起。 只不過李夢陽初出江湖, 年輕氣盛, 自負才高, 思想激進, 很多人都看不上眼。

按理, 這是李夢陽仕途的機會, 完全可以憑藉文學才華, 和李東陽走得更近, 從而得到李東陽的賞識, 為仕途鋪路。 可惜, 李夢陽是個憤青, 對此不屑一顧, 在眼裡內閣那些大佬都是傻逼, 都是不懂文學的老古董,

都是占著茅坑不拉屎的傢伙。

讓李夢陽去巴結李東陽, 這玩笑開得太大了。

在政治上, 李夢陽是個愣頭青, 以為在官場, 憑自己才華就可以行走江湖。 殊不知, 進士出身的人, 誰沒有幾把刷子, 誰還沒有點才華。 靠才華做官, 好比失足婦女靠性欲去工作, 怎麼可能?

只不過, 李夢陽同志, 一直沒有想明白。

故事二:打落皇帝小舅子兩顆門牙

弘治年間, 朱佑樘勤於政務, 廣開言路, 經常下旨讓官員上書, 評論朝廷政治得失, 哪裡做得好, 哪裡做得不好, 可以各抒己見。 在明朝, 朱佑樘算是賢明好皇帝, 但是他也有一個缺點, 太過寵愛張惶後, 愛屋及烏, 岳丈小舅子全都封侯, 對外戚過於放縱。

弘治十八年, 朱佑樘再次下詔求言,

李夢陽接到通知, 一點也不客氣, 寫了篇奏章, 直接彈劾皇帝小舅子, 壽甯候張鶴齡。 奏疏洋洋灑灑幾千字, 列舉張鶴齡各種罪狀。 大意說, 張鶴齡是個大混蛋, 仗著自己是皇帝的小舅子, 平時為人囂張, 貪污受賄, 承攬各種市政工程, 還和社會上的古惑仔勾勾搭搭, 為虎作倀, 禍害老百姓……

按理, 皇帝小舅子, 金牌皇親國戚, 承包點市政工作, 倒賣點私鹽, 賺點外快, 很正常。 你說張國舅, 和社會古惑仔勾搭在一起, 這個明顯不能服人。 誰還沒幾個朋友, 最多只能說他交友太濫, 酒肉朋友一大堆。 張鶴齡那檔子事, 放在今天, 那都不是事。 在李夢陽眼裡, 這就是大事, 勞資我看得不爽, 就得彈劾你。

張鶴齡, 壓根沒有想到, 六品主事李夢陽,

竟然敢寫奏章彈劾他貪污腐敗, 魚肉百姓。 氣得一肚子火, 臭小子, 你有種, 竟然在太歲頭上動土, 今天不修理你小主事, 我以後還怎麼混。

張鶴齡, 畢竟是金牌國戚, 很會來事, 為了報復李夢陽, 他玩起文字獄。 他從李夢陽的奏疏中, 摘抄了一句有歧義的原文“陛下厚張氏”(皇帝偏愛張惶後), 誣告李夢陽是在諷刺皇后, 其罪當斬。 更狠的是, 讓他老媽金夫人, 也就是朱佑樘的丈母娘出面告禦狀。 朱佑樘為人孝順, 平時對丈母娘基本是百依百順。

這個金夫人, 也不是個善茬, 向著自己兒子。 當天, 就跑到朱佑樘那裡, 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哭訴, 說張鶴齡被人冤枉, 李夢陽完全是誣告, 一定要將李夢陽問罪, 還她兒子一個清白……

朱佑樘, 礙不過情面,

只好讓錦衣衛將李夢陽逮捕下獄, 做出一個問罪的姿態, 給丈母娘一個面子。 身邊大臣, 知道皇帝有意袒護李夢陽, 就拐彎抹角地建議, 李夢陽誣告國舅, 諷刺皇后, 得罪金夫人, 本該治他重罪, 皇帝念及他是個人才, 拉出去廷杖, 打幾下屁股, 讓他小子懂點禮數, 也好讓金夫人消消氣。

沒想到, 朱佑樘不准, 還對兵部尚書劉大夏講, 有人想借廷杖把李夢陽打死。 殺直言不諱的忠臣, 來取悅丈母娘, 這種混蛋的事情, 我做不出來。

這就是朱佑樘賢明的地方, 能把國事和親情區分清楚, 知道什麼該罰, 什麼不該罰。 他知道自己小舅子的德行, 屁股肯定不乾淨, 李夢陽奏疏上講的那些罪狀, 並不是無中生有, 隨意捏造的。 至於丈母娘告禦狀, 那就純粹是鄉下婦女拉偏架,胳膊往裡拐,也是人之常情,打個哈哈,哄哄她老人家開心就好。

過了不久,朱佑樘就找機會,把李夢陽放出來。

李夢陽,無罪釋放,光榮出獄後,人氣高漲,繼續在戶部打卡上班。有一點可以肯定,李夢陽,只知道皇帝明察秋毫,卻不知道背後的起伏,也不知道得罪權貴的兇險。他只知道,張鶴齡很無恥,被告沒屁事,原告反而進去了,內心非常不爽。說起張鶴齡,李夢陽就咬牙切齒,恨不得上前扇他幾個耳光解氣。

後來,李夢陽還真逮著一個機會。

有一天,李夢陽在下班途中遇到張鶴齡。李夢陽看到張鶴齡,就像城管看見擺地攤的小商販一樣,走上去直接動粗,用馬鞭打掉對方兩顆牙齒。打完人之後,還不停地罵罵咧咧,比城管還彪悍。而張鶴齡,在李夢陽面前,沒有半點國舅爺的架勢,完全像個初來匝道的地攤小商販,遇到強悍無理的城管大隊,不敢與李夢陽計較,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這就是李夢陽,和你想像中形象完全不同,他應該是一個文質彬彬的書生,見人非常恭敬有禮貌。而事實上,李夢陽比較彪悍,吟詩作對,打架找茬,泡妞撩妹,樣樣在行。

說句公道話,李夢陽有失分寸,好歹也是國家幹部,在街上遇到看得不爽的同事,直接動粗打人,那還要司法幹嘛。李夢陽,想法很簡單,勞資知道你後臺硬,扳不倒你。你總有落單的時候,勞資打斷你半條腿,讓你長點記性。

這個完全是小學生的套路。去老師告狀不成,放學在路上遇到了,趁機修理一下他,出口惡氣。

表面上,李夢陽很有血性,嫉惡如仇,敢打敢拼;實際上,這是他在政治上的幼稚,不成熟的表現,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就政治水準而言,李夢陽和李東陽相比,還是小學生水準。

李夢陽算是幸運的,遇到朱佑樘這樣的明君,如此囂張地“欺辱”皇親國戚,竟然毫髮無損。要是放在現在試試看,早就把你擼得乾乾淨淨。

前兩年,國內某女歌星去四川鄉下演出,期間有個基層小吏,在同女歌星合影時,順便搭了下女歌星的肩膀。可是,人家女歌星不高興,感覺自己被人占了便宜,被人玷污貞操似的。回去就向領導吹枕邊風,沒多久,這個基層小吏居然因此受到行政處分。

看了這個故事,你就會發現,人民生活在大明王朝,並沒有歷史教科書上的那麼水深火熱。相反,大明的人民活得很自在,小日子過得很滋潤,精神生活很自由。

拋開政治,有時候想想,李夢陽這個人挺有意思。

他是一個憤青,更是一個血性男兒,一個血脈賁張的勇士,敢於亮出手中的劍,去刺破世界的陰暗面。在年青的時光,做了年青人該做的事情,不辜負韶華,不辜負血性,不辜負荷爾蒙。

在我看來,這是李夢陽最可愛的地方。每個人都年青過,在年青的時光,大多數人,都在做一些“荒唐”的事情,這並不丟人,誰沒有荒唐過?

人,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在不同的年齡段,做不同的事,扮演不同的角色。

人生和宇宙的星球一樣,是有軌跡的,小朋友活潑可愛,少年調皮頑劣,青年血氣方剛,中年沉穩練達,老年德高望重。這和大自然的花草樹木,春天發芽,夏天濃蔭,秋天泛黃,冬天凋零一樣,這都是大自然的軌跡,這就是玄之又玄的道。

李夢陽,前半生,活明白了,光芒萬丈,轟轟烈烈。後半年,他沒活明白,從一個憤青,變成一個老憤青,沒有蛻變成長,活在自己世界裡。相比王陽明、李東陽、楊廷和等人,他在政治仕途上,沒有什麼建樹,沒做到治國平天下,辜負了天賦。

有人說,這是時也命也,人一輩子有多少功業福祿,都是天註定的,是閻王菩薩定好的量。在我看來,這是人造成的,是自己沒有認清自己,或得意忘形,或固守僵化,或消極墮落。

一個人,真正認清自己,懂天道,知人生,就知道如何去取捨,就知道如何去行走,就知道如何去安身立命。

那就純粹是鄉下婦女拉偏架,胳膊往裡拐,也是人之常情,打個哈哈,哄哄她老人家開心就好。

過了不久,朱佑樘就找機會,把李夢陽放出來。

李夢陽,無罪釋放,光榮出獄後,人氣高漲,繼續在戶部打卡上班。有一點可以肯定,李夢陽,只知道皇帝明察秋毫,卻不知道背後的起伏,也不知道得罪權貴的兇險。他只知道,張鶴齡很無恥,被告沒屁事,原告反而進去了,內心非常不爽。說起張鶴齡,李夢陽就咬牙切齒,恨不得上前扇他幾個耳光解氣。

後來,李夢陽還真逮著一個機會。

有一天,李夢陽在下班途中遇到張鶴齡。李夢陽看到張鶴齡,就像城管看見擺地攤的小商販一樣,走上去直接動粗,用馬鞭打掉對方兩顆牙齒。打完人之後,還不停地罵罵咧咧,比城管還彪悍。而張鶴齡,在李夢陽面前,沒有半點國舅爺的架勢,完全像個初來匝道的地攤小商販,遇到強悍無理的城管大隊,不敢與李夢陽計較,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這就是李夢陽,和你想像中形象完全不同,他應該是一個文質彬彬的書生,見人非常恭敬有禮貌。而事實上,李夢陽比較彪悍,吟詩作對,打架找茬,泡妞撩妹,樣樣在行。

說句公道話,李夢陽有失分寸,好歹也是國家幹部,在街上遇到看得不爽的同事,直接動粗打人,那還要司法幹嘛。李夢陽,想法很簡單,勞資知道你後臺硬,扳不倒你。你總有落單的時候,勞資打斷你半條腿,讓你長點記性。

這個完全是小學生的套路。去老師告狀不成,放學在路上遇到了,趁機修理一下他,出口惡氣。

表面上,李夢陽很有血性,嫉惡如仇,敢打敢拼;實際上,這是他在政治上的幼稚,不成熟的表現,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就政治水準而言,李夢陽和李東陽相比,還是小學生水準。

李夢陽算是幸運的,遇到朱佑樘這樣的明君,如此囂張地“欺辱”皇親國戚,竟然毫髮無損。要是放在現在試試看,早就把你擼得乾乾淨淨。

前兩年,國內某女歌星去四川鄉下演出,期間有個基層小吏,在同女歌星合影時,順便搭了下女歌星的肩膀。可是,人家女歌星不高興,感覺自己被人占了便宜,被人玷污貞操似的。回去就向領導吹枕邊風,沒多久,這個基層小吏居然因此受到行政處分。

看了這個故事,你就會發現,人民生活在大明王朝,並沒有歷史教科書上的那麼水深火熱。相反,大明的人民活得很自在,小日子過得很滋潤,精神生活很自由。

拋開政治,有時候想想,李夢陽這個人挺有意思。

他是一個憤青,更是一個血性男兒,一個血脈賁張的勇士,敢於亮出手中的劍,去刺破世界的陰暗面。在年青的時光,做了年青人該做的事情,不辜負韶華,不辜負血性,不辜負荷爾蒙。

在我看來,這是李夢陽最可愛的地方。每個人都年青過,在年青的時光,大多數人,都在做一些“荒唐”的事情,這並不丟人,誰沒有荒唐過?

人,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在不同的年齡段,做不同的事,扮演不同的角色。

人生和宇宙的星球一樣,是有軌跡的,小朋友活潑可愛,少年調皮頑劣,青年血氣方剛,中年沉穩練達,老年德高望重。這和大自然的花草樹木,春天發芽,夏天濃蔭,秋天泛黃,冬天凋零一樣,這都是大自然的軌跡,這就是玄之又玄的道。

李夢陽,前半生,活明白了,光芒萬丈,轟轟烈烈。後半年,他沒活明白,從一個憤青,變成一個老憤青,沒有蛻變成長,活在自己世界裡。相比王陽明、李東陽、楊廷和等人,他在政治仕途上,沒有什麼建樹,沒做到治國平天下,辜負了天賦。

有人說,這是時也命也,人一輩子有多少功業福祿,都是天註定的,是閻王菩薩定好的量。在我看來,這是人造成的,是自己沒有認清自己,或得意忘形,或固守僵化,或消極墮落。

一個人,真正認清自己,懂天道,知人生,就知道如何去取捨,就知道如何去行走,就知道如何去安身立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