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別讓“李鬼”傷了人心

想喝金典奶, 卻變成了“全典奶”;想吃“大白兔”, 拿到手的卻是“太白兔”;還有“奧利奧”成了“粵利粵”、“脈動”變成了“脈劫”……買錯的消費者時常會抱怨, 自己在無意當中, 買到了“仿名牌”的“山寨”, 這些山寨有的甚至是三無產品, 充斥在大大小小的路邊店、農村市場、監管不夠嚴格的校園周邊, 成為食品安全問題的一種主要表現形態。

提起這些山寨食品, 沒有上過當的往往會笑出聲來, 感歎這些山寨食品生產者的想像力豐富、模仿力強。 的確, 山寨食品的主要特點便是“長得”和正品極其相似, 價格卻要便宜很多。 山寨食品大多模仿的只是正規商品的包裝,

而“內涵”卻往往偷工減料, 通過仿名牌, 山寨食品不僅節約了品牌宣傳的前期成本, 更是搭上了便車, 借助名牌食品的品牌優勢, 魚目混珠, 迅速打入消費者身邊。

通常情況下, 大型的商場、超市進驗貨比較嚴, 山寨食品無力進入, 所以只能在農村市場和小商販處取得生存。 山寨食品乍一看很難分辨真偽, 但是在流動人口集中的區域, 如火車站附近, 消費者往往因為趕路而買得很急, 沒有時間去分辨產品是否是山寨食品。 而對於農村地區而言, 第一是本身對所謂的產品品牌知之不詳, 第二即使是知道這是仿名牌的山寨食品, 但因為其價位低廉, 受限於經濟等各方面原因, 也會不得已而選擇。

假冒偽劣的山寨食品大多生產環境惡劣、衛生狀況不達標, 而且往往會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甚至添加非食用物質。 食用後會給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帶來潛在危害, 嚴重的甚至會威脅生命。 食品本身的價值決定了食品問題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 它的存在事關民生。 而山寨食品的氾濫, 若長此以往下去, 不僅讓人對食品安全狀況感到擔憂, 更會讓上當受騙的人對社會多了一些質疑, 從而影響整個社會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公信力。

除此以外, 同樣會被山寨食品傷了心的還有被仿冒的企業, 不僅僅是對品牌食品正當權益的侵害, 在擠壓搶佔市場的同時, 也在消耗著正規品牌的美譽度, 影響著企業的正常運行。

而這類“李鬼”食品的存在, 對於正品的“李逵”而言, 一旦產品出事, 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往往會轉嫁怒火, 讓正品受到本不應有的質疑。

山寨食品的大肆橫行, 傷了的是廣大消費者的心, 有關單位的監管不嚴往往是被問責的焦點。 大力度的監管、痛入骨髓的懲處力度, 才能讓山寨食品的生產者真正心有餘悸。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將這種不正當的競爭行為除了予以法律上的問責外, 還同時納入到個人誠信帳戶的懲戒範疇, 也是給“李鬼”的生產者敲了一記響鐘。 連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