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即便只有20秒,中國武術依舊讓我高☆禁☆潮

不久前, 自稱太極大師的雷某, 被自稱格鬥狂人的徐某在20秒內KO, 此事一出, 看熱鬧不怕事兒大的吃瓜群眾紛紛表示:哎呦握草,

你看, 中國傳統武術像孫子一樣被綜合格鬥揍了, 哈哈哈……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 出現了這樣一批人, 在他們眼中, 中國什麼都比不上歐美, 比如說

我就是其中之一(必須要解釋一下, 中國人的愛好在於姑娘的腳, 而不是胸, 不信你去看《金瓶梅》)。

但是, 有一點我始終認為中國遠勝過歐美, 那就是——武術, 中國傳統武術, 流傳幾千年的中華名族的國粹。

提到傳統武術, 很多人喜歡問一個問題:中國武術和綜合格鬥哪個更厲害?

我TM就想問一句, 對比《清明上河圖》和《蒙娜麗莎》哪個畫得好, 有意思嗎?對比李白和莎士比亞誰的文筆好,

是閑得蛋疼嗎?(哦, 對了, 順便問一句, “閑de蛋疼”的“de”是這個“的”, 還是這個“得”?領導說, 寫錯了要罰錢。 )

綜合格鬥和中國武術本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運動形式, 拳理不同, 訓練方法不同, 適用的場景也不同。

其一, 綜合格鬥練的是肉, 刺激的是肌肉群,

目的求重。 中國的套路練的是周身的脊椎, 目的是養筋。 漢字的同音字往往在意義上也有關聯, 筋與勁同音, 勁就是筋力。 中國也有負重訓練, 但是這會把人練得很糙, 達不到武術的要求。 只是後來, 為了生存, 為了錢, 整個武術都變了味道。

號稱“硬派武俠第一人”的徐浩峰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籃球運動員改習了形意拳, 籃球多縱跳, 腿部肌肉強大, 一學手法, 多數練了七八年的師兄都贏不過他, 一碰即跌出三四米, 近似於“搭手即飛”的高功夫效果。

專業運動員和業餘愛好者, 在肌肉品質上當然有差距。 但一個敗給他的師兄說:“你是把我打出去了, 但你不是師父的功夫啊!沒法帶你去比武, 行家一看, 會說, 這是什麼啊!”

運動員不服氣, 覺得師兄輸了還說風涼話, 說:“您還是現實點吧。 ”師兄急了, 給郊區 的一個師弟打電話, 師弟騎了三小時自行車趕到城區, 下車時腿都軟了, 坐在椅子上半天起不來。

運動員一看, 說:“這還打啊? ”師兄答:“別急, 他歇過來, 沒你的好。 ”果然, 郊區師弟站起來後, 一搭手,運動員象個面口袋般翻在地上,摔出半米。

師兄對運動員說:“你能把我打出去好幾米,他只能把你打出去半米,但這半米,行家看起來,才是東西!”

師弟腿上的筋膜長成了,發力有韻味,運動員雖可用上腿力,但只是一兩塊局部肌肉強于常人,發力單調生硬。

其二,綜合格鬥一般用於比賽,比賽就在規定的時間擊敗一個對手,所以根本不需要保留體力。但中國武術興於亂世,目的是為了殺人,為了自救。打鬥過程中,根本不知道會面對多少對手,不知道打到什麼時候,所以,要盡可能利用身體杠杆,借力打人。

我懷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論持久戰》,就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得到的靈感。

綜上所述,綜合格鬥和中國傳統武術完全不是一回事兒。雖然自稱太極大師的雷某沒堅持過20秒,但是中國武術依舊讓我高潮。

但是,正如《一代宗師》開篇所說:別跟我說你功夫有多深,師父有多厲害,門派有多深奧。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錯了,躺下嘍,站著的才有資格說話。

下期,我們再認真分析,為什麼說中國武術必勝綜合格鬥!

如果你感覺興趣,可以先去查兩件事:

1. 山西鏢局大佬車二先生,擊敗天皇御用武士,清政府為其立碑,授五品軍功。

2. 董虎嶺曾經用太極拳擊敗兩界泰拳王。

一搭手,運動員象個面口袋般翻在地上,摔出半米。

師兄對運動員說:“你能把我打出去好幾米,他只能把你打出去半米,但這半米,行家看起來,才是東西!”

師弟腿上的筋膜長成了,發力有韻味,運動員雖可用上腿力,但只是一兩塊局部肌肉強于常人,發力單調生硬。

其二,綜合格鬥一般用於比賽,比賽就在規定的時間擊敗一個對手,所以根本不需要保留體力。但中國武術興於亂世,目的是為了殺人,為了自救。打鬥過程中,根本不知道會面對多少對手,不知道打到什麼時候,所以,要盡可能利用身體杠杆,借力打人。

我懷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論持久戰》,就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得到的靈感。

綜上所述,綜合格鬥和中國傳統武術完全不是一回事兒。雖然自稱太極大師的雷某沒堅持過20秒,但是中國武術依舊讓我高潮。

但是,正如《一代宗師》開篇所說:別跟我說你功夫有多深,師父有多厲害,門派有多深奧。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錯了,躺下嘍,站著的才有資格說話。

下期,我們再認真分析,為什麼說中國武術必勝綜合格鬥!

如果你感覺興趣,可以先去查兩件事:

1. 山西鏢局大佬車二先生,擊敗天皇御用武士,清政府為其立碑,授五品軍功。

2. 董虎嶺曾經用太極拳擊敗兩界泰拳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