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昆侖山在非洲?麒麟是非洲長頸鹿?

似乎有很多山都符合昆侖山的描述。 有很多山都被人們認為是甚至稱為昆侖山。 這其實是上古人類遷徙後的異地重名現象。

《山海經》裡有大量異地重名的情況, 那是商朝人東遷五次到了中原以後, 為了紀念和便於記憶, 用舊名字命名新地方。 昆侖系神話就是商朝人創造的。

不在一個地方, 不是一座山, 名字卻一樣。 這道理和很多城市中有“解放路”“五一商場”一樣, 只是為了紀念。 而真正的昆侖山就是東非的乞力馬札羅山!昆侖山還有一種情況, 就是明明是同一座山, 不同地方的人或者不同的時代的人,

流傳為不同的名字, 所以昆侖山又叫不周山, 也叫須彌山(蘇美爾山), 這樣把後人弄得很混亂。 各宗教也是一樣, 本來在講同一件事, 但用了不同的說法, 只要明白了本源, 就不會亂。

後人記載“昆侖距嵩高(山)五萬里也, 地之中也。 ”明確說昆侖山離嵩山有五萬里遠,

是盤古大陸中心最高的山。 中嶽嵩山是中原地區最高的山, 中原另外還有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

注意, 這裡的五萬里約為後來的兩萬五千里左右, 也就是一萬兩千五百公里左右, 因為當時一裡約為三百步, 差不多是後來的250米左右, 當時的一裡僅為後來的一公里的四分之一。

乞力馬札羅山和嵩山的直線距離約是9191千米(公里), 在板塊漂移之前, 兩者相距約為8000千米(公里), 從陸地上走過去, 由於地球是弧形的表面, 還要經過很多山、很多河, 繞來繞去, 差不多就是一萬多千米(五萬里)。 同理, 上古時, 從南贍部洲的行政中心到西牛賀洲的行政中心, 從陸地上走過去的話, 要繞盤古大陸大半圈, 這曲折的路程就是十萬八千里(約為後來的兩萬七千公里)。

吳承恩只是用了上古的說法, 並不是後來板塊劇烈漂移後“長安”和“西天”的距離。 (需要注意的是, 盤古大陸時代, 印度不在亞洲, 從東亞到西亞只能從現在的印度北方繞行)

吳承恩參考的是陸路繞行, 《山海經》中經常有去岸十幾萬里的說法, 那是指海路繞行, 哪怕就是到了大航海時代, 歐洲人到東方中國, 也要繞過非洲好望角, 以海路的距離參照, 而不會說直線距離。

後來唐朝人乾脆把“昆侖”從肯亞及其周邊地區引申到非洲全境, 把整個非洲都統稱為昆侖, 把非洲黑人統稱昆侖人, 把黑奴統稱為昆侖奴。 當時流行的一種說法叫“昆侖奴, 新羅婢”。 昆侖奴的好名聲是來自非洲撥拔力國(東非的馬賽人族群)的可以勇鬥虎獅的黑人創造的,

新羅婢的好名聲則是新羅(朝鮮和韓國)女人創造的。

專門講上古地理的緯書《河圖括地象》中講“地中央曰昆侖, 昆侖山東南, 地方千里, 名曰神州, 是謂偏域。 ”這裡的神州就是東勝神洲, 東勝神洲就在盤古大陸的東南, 昆侖山就在盤古大陸的中心。

昆侖之丘就是指東非的金字塔所在的高地(如吉薩高地), 位置在赤水和黑水之間, 赤水本來是“紅河”, 劇烈地板塊漂移以後形成紅海, 同理黑水是黑湖, 劇烈地板塊漂移以後形成黑海。 流沙就是撒哈拉地區, 當時只是流沙, 後來變成了大沙漠。 昆侖南淵就是非洲的“維多利亞湖”, 這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維多利亞湖面積很大, 平均水深為40米, 最大水深82米。 昆侖南淵又叫弱水之淵(源), “弱水”是“尼羅河”的音譯, 因為維多利亞湖是尼羅河的源頭。

漢朝時的司馬遷卻沒有見過非洲的風土人情和野生動物, 所以他在《史記·大宛列傳》中說:“《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為什麼司馬遷不敢說?因為有關《山海經》的內容即使在開明的二十一世紀說出真相來, 也會被一些庸人當作瘋言瘋語。其實,“方向”就是破譯《山海經》的秘密鑰匙,只要把方向搞清楚了,一切都會迎刃而解,但是人們的認知太低,怎麼會相信地磁翻轉、地球反方向自轉、劇烈地板塊漂移和地軸傾斜的事呢?要解讀《山海經》需遵循:1《山海經》講的是全球地理。2當時地球上只有一塊整體陸地即盤古大陸。3地球曾經反方向自轉,上古史前文明資料中記錄的方向是反的。4《山海經》東山經對應東勝神洲,南山經對應南贍部洲,西山經對應西牛賀洲,北山經對應北俱盧洲。

位於四大部洲中心的須彌山緊鄰西牛賀洲的印度板塊,“須彌山”這個名字就是後來佛教對史前文明中“蘇美爾山”的音譯,此山高約六千米,就是後來非洲的乞力馬札羅山,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式山脈。“乞力馬札羅”意即“閃亮的山”或“明亮美麗的山”,被稱作“非洲屋脊”和“上帝的殿堂”,峰頂終年積雪,在陽光下五彩繽紛,形成赤道雪山奇觀,親臨者猶如置身仙境。很多原始部落對此山敬若神明。這裡最特別的景致是山頂直通天地的黑白雙色柱子,自從那天柱(太空電梯)斷掉後,這山就不完美、不周全了,因此改叫不周山(人們傳說不周山也是終年飄雪,凡夫俗子徒步不能到達,這裡是通向天界的地方),後來又叫昆侖山(人們傳說昆侖山也是雪山,昆侖山上有昆侖宮,是神仙所在)。須彌山(蘇美爾山)、不周山、昆侖山都是一座山,它們特徵都一樣,只是不同時期的傳說中名字不同。

昆侖山這個名字的由來,三皇五帝之後的夏朝,蘇美爾人創造昆侖系神話並把神話帶到中原地區,中原人把東非肯亞及其周邊地區(Kenland)音譯為“昆侖”,把非洲的乞力馬札羅山(Kilimanjaro)簡稱為“昆侖山”,把“天柱”毀壞後的昆侖山頂稱作“昆侖之墟”。

昆侖山頂就是《聖經》伊甸園所在,伊甸園是以上帝為首的“神”設置在地球上的聚會場所,以前神所創造並投放到地球上的人類,最開始,先要在這裡實習,熟悉地球環境以後,再去其他地方發展。有人說伊甸園在中國四川,要知道四川盆地是後來板塊劇烈地漂移以後陸地擠壓形成的,這個時候還不存在,況且亞當夏娃等人類是光著身子的,只有非洲那個地理位置的溫度才可以光著啊,而且當時溫度恒定,沒有四季變化,因為地軸還沒有傾斜。

昆侖山上的昆侖宮是一座宮殿,更準確地講是一艘金字塔形狀的大飛船,就停泊在昆侖山(乞力馬札羅山)的山頂上,本來是太空電梯的底座,太空電梯斷裂以後昆侖宮也受到了損壞,一直沒有修好,封神大戰之後就修好飛走了。姜子牙的師尊就是昆侖宮的主人——元始天尊,這是神級外星人精神領袖在地球的化身。由於這個原因,導致有一些人誤認為昆侖山就是金字塔。

姜子牙在昆侖宮學道40年,為什麼學這麼長時間?因為他學的不是一般的知識,這種知識是不可以被心術不正的人掌握的,神仙(神級外星人)會用很長時間考驗一個人的素質,考驗合格了才教。最後教的時候,就是速成,直接給大腦裡上傳知識。神話中的形容是對的,就說把書(知識)吃到肚子裡了。

姜子牙奉師命於72歲下山封神,他回到中原後,在商朝的首都朝歌待了一年多的時間,為了生計,不得不入世工作,他做過很多世俗工作,但都做不好,他也曾在商朝擔任過低級官職,因為不滿商紂王無道而辭職。他老婆覺得他不會再有出息,便和他離婚。薑子牙獨自一人去了西岐,在西岐的河邊隱居,用直鉤釣魚打發時間,直到遇見伯樂——姬昌。

姬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他晚上夢到飛熊入帳,於是四處求賢。最後終於找到薑子牙,要拜其為相,相就是首相的意思,負責代替國王管理整個國家。這時薑子牙已經快80歲了,周文王看到薑子牙年紀大了,就讓薑子牙坐在自己的車上,他自己則下車走路,文王一共走了八百步,薑子牙很感動,當時他祝福周文王:“如果事情辦成了,我保你江山八百年。”後來周朝果然是八百年左右。實際上薑子牙這類人都是通靈的人,有靈性,別看他是隨便說的一句話,其實都暗合天道,和歷史進程相符。

文王沒過多久就死了,薑子牙輔佐文王的兒子姬發(周武王)起兵伐商,口號就是弔民伐罪。弔民伐罪的意思就是慰問受苦的人民,討伐有罪的統治者。

大軍臨行前,薑子牙按聖星人的指示,在西岐的岐山(位於波斯灣北面)建造封神台,薑子牙最後要在這裡完成他的人生使命,封神!

後來人類有一本書叫《封神演義》,就是描述商周封神大戰中的高科技戰爭場面。經常有這樣的描述“某某神仙祭起了某某法寶”,然後喊一聲咒語,馬上敵人輕則重傷重則人頭落地,這些法寶就是各種各樣的智慧無人機。人類用的是聲控的智慧無人機,聖星人自己用的是意念控制的智慧無人機。這些智慧無人機的使用說明就是“口訣(語音指令)”。

商周時的人類已經倒退回冷兵器的時代,認為武器是不長眼睛的,只有法寶才長眼睛。高科技的智慧型武器被人類稱為“法寶”,導航、定位使武器就像長了眼睛一樣,這些武器可以提前進行程式設計,事先設定好打擊目標,比如要收拾“者行孫”,事先就在武器裡就輸入“目標者行孫”,觸發的條件就是:“我是者行孫”這一類的聲音。只要有人說:“我是者行孫”,不管他是不是者行孫,或者存在不存在者行孫這個人,只要承認的人都會受到攻擊。

這些智慧型武器(法寶)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具備DNA密碼鎖,啟動後會先快速掃描周圍目標並核對基因資訊(DNA),然後才會對目標進行定位和攻擊,如果目標是聖星人則自動失效,這些智慧型武器(法寶)遇上主人如某神仙即某聖星人,還會被自動收回。

高科技的智慧型武器(法寶),不是一般人能用了的,要經過培訓才可以,有些人類都是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神仙”收為徒弟,從小進行培養。人的智商和認知都是差不多的,古代人和現代人也沒什麼區別,只是環境有區別而已。猴子也可以學會玩手機、開汽車,人類小孩子去狼窩待幾年也會成為一個隻會用四肢走路的不會說話的狼孩。

“神仙”們除了有可以重複使用的智慧型武器(法寶),還有呼叫氣象武器的指令法術,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進行風火雷電雨雪和塵暴,人類稱之為“呼風喚雨”。

還有一種法術叫撒豆成兵,這裡的“豆子”就是混合高科技迷藥的影響神經的食物,不要說人,就連動物吃了這種“豆子”形狀的食物以後,在一段時間內也會供人驅使,叫它幹啥它就幹啥,但必須是簡單易做的指令,讓動物端茶倒水肯定做不到,讓動物去咬肯定會咬。要知道古時候動物很多的,隨處可見。這種食物有大有小,效果不一樣,最大的稱之為飯團,飯團持續的時間要長一些。各是各的應用場合,比如短時間內需要很多幫手應急,就可以多帶點“豆子”,比如只需要一個或幾個幫手,但要求時間長一些,那就帶幾個“飯團”。背包容量有限,自由搭配即可。有一個關於飯團的神話傳說在秦始皇的時代流傳到了日本,稱之為“桃太郞的飯團”。

後來直到秦朝才把高科技的武器、資料等清理完畢。因為自封神大戰後,聖星人用溫和的方式限制人類的科技。人類的各個宗教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有宗教信仰的人素質一般都高,一些宗教的高級別信徒可以掌握宗教中的高科技,而在宗教之外發展科學、使用高科技是不行的,要盡可能的限制,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宗教打壓科學。後來就限制不住了,21世紀人類科技發達,好人壞人都可以搞到武器,不論什麼國家都有核武器,那人類文明就離毀滅不遠了。

且說希伯來人在神(聖星人)的幫助下,通過封神大戰,於西元前1046年在中原建立了周朝。後來的《封神演義》還原了很多現實,比如書中的人名字很怪,為什麼怪,因為商周的統治階層本來就是外國人,名字是音譯來的,描寫這些統治者階層的人物,說他們的長相、身高等體貌特徵,明顯就是在講外國人,確實和本地普通人不一樣。

周朝的王室成員被分封到亞洲大陸各地管理各個小王國。以色列聯合王國也被分給了兩個王室成員,分成了以色列王國和猶大王國。

同一時期一些珍禽異獸就散落在各地的神話傳說體系當中了。比如老虎是叢林之王,中國有老虎不奇怪,因為有很多從林,但中國有獅子就很奇怪,因為獅子生活在非洲草原上是草原之王。所以中國在商朝以後只有獅子的概念和很多石頭雕像卻鮮有活物,同時期的西方文明的搖籃希臘神話中也有獅子座同樣鮮見活獅子。獅子在封神大戰時就正式離開中原成了印度佛教中的獅子了,印度確實有獅子,那是非洲的獅子隨著印度板塊漂移過來的。再比如麒麟,麒麟其實就是長頸鹿,在原產地非洲,“長頸鹿”的口語發音為girin(基林),漢語稱為麒麟。

為什麼麒麟兩個字都是“鹿”字旁?因為是被人類神化的鹿,“麒”是象形字,“其”是長頸鹿的正面簡筆劃的樣子,長頸鹿有角且身上的斑點就像鱗片,“麟”字就是說長頸鹿的鱗片狀花紋的身體特徵。人類記錄麒麟不是兇猛之獸而是祥瑞之獸,眾獸見了麒麟都得抬頭看,所以俯視眾獸的長頸鹿在神話中被塑造為百獸之王麒麟。

原始長頸鹿的脖子並不長,而且四肢粗壯。後來長頸鹿的脖子是怎麼變長的呢?由於盤古開、天辟地之後地軸改變,非洲變得乾旱起來,地上的植物大都乾枯了,低處的草、樹葉很快被其他動物們搶光了,而那些長脖子的鹿能吃到高處的樹的葉子,就活下來了,短脖子的都死了,長脖子鹿的後代也是長脖子,偶爾出現一兩個短脖子的,又餓死了,所以用一千年的時間就實現了長頸鹿的快速進化。

《山海圖》(《山海經》)中沒有麒麟。商朝之後、明朝之前,中原人從來沒有見過長頸鹿,更沒見過短脖子長頸鹿,後人根據文字記載畫出的是龍頭、鹿角、鱗身、牛蹄的怪物,所以麒麟也叫“四不像”。四不像並不是麋(mí)鹿,因為麋鹿見了猛獸是要逃跑的。長頸鹿可不怕猛獸,它的蹄子相當厲害,當受到威脅時,高大威猛的長頸鹿會用蹄子猛踢敵人要害,踢一下足以使獅子或老虎的頭骨或肋骨粉碎,二十一世紀的網路上就有長頸鹿把獅子踢得屁滾尿流的視頻,還有個視頻就是一群獅子拿一頭長頸鹿沒辦法。

不僅長頸鹿不懼獅狼虎豹,牛也不怕。有句話叫“初生牛犢不怕虎”,人類的童話裡講獅子想吃牛卻不敢硬上,只能用哄騙的方法,假裝要請牛吃羊哄騙牛,這個童話還真說對了,單打獨鬥的話,有的公牛甚至可以完爆雄獅。這個童話還說明牛可不是只吃素的,因為一般的牛都是野牛馴化的,都有野牛的基因,攻擊性很強,也會吃肉。所以在周商交替時的封神大戰中,有一次由於對方騎的都是猛獸,所有的馬都跪了,哆嗦著站不起來,所有騎馬的人都摔地上了,只有騎四不像的薑子牙、騎牛的黃飛虎、腳踏雙輪電動車的哪吒沒有被摔。薑子牙的四不像就是從昆侖(非洲)的他師父那裡借來的,而不是來自珍稀動物麋鹿的原產地中國南方。四不像其實是聖星人用基因科技還原的短脖子的長頸鹿,讓薑子牙用來和騎猛獸的敵人對陣。

獅子和麒麟(長頸鹿)的發源地都在非洲,這些資訊慢慢的遁入到各個文明的神話傳說裡面,留待後人去探索和發現。在很長的時間裡中原是沒有獅子和麒麟的,但是保留有它們的各種雕塑、畫像和文字描述。以石頭雕像最為常見,因為用石頭保存資訊是最好和最環保的方法。盤古大陸分裂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人類文明記錄需要長期保存的資訊時,石頭是首選。也有用銅和鐵做的雕像,但金屬會慢慢銹蝕,金屬的生產成本和維護成本都很高,從性價比上來講,不如石頭划算。遇上磁極翻轉,電能消失,電子產品、紙張、布料、竹片等都將無法長期保存,只有石頭可以保存下來,在石頭上刻字,又不能太過晦澀難懂,讓後人不認識,所以直接用雕像表達,或者在石頭上刻象形字表達。

在充滿祥瑞之氣的長頸鹿的保佑下,騎善獸的正義之師戰勝了騎惡獸的邪惡之敵,薑子牙“封神”後,周朝在西元前1046年正式建國,首都是鎬京(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北)。

如果您想知道《山海經》提到的盤古大陸、史前文明、外星文明,甚至月球起源、宇宙起源及歷史進程(包括《推背圖》預言的人工智慧管理地球、智慧型武器機器人無人機戰爭、大同世界星際時代和神級外星人平起平坐)等各種奇聞趣事,請搜索關注“宇宙通鑒”的最新版,我會給您抽絲剝繭、細細捋來。提前聲明,您可千萬不要被書中驚世駭俗的事物給嚇尿了。(本書將以上下兩部的形式講解,上部以故事和概念為主,下部以詳實資料為主)

也會被一些庸人當作瘋言瘋語。其實,“方向”就是破譯《山海經》的秘密鑰匙,只要把方向搞清楚了,一切都會迎刃而解,但是人們的認知太低,怎麼會相信地磁翻轉、地球反方向自轉、劇烈地板塊漂移和地軸傾斜的事呢?要解讀《山海經》需遵循:1《山海經》講的是全球地理。2當時地球上只有一塊整體陸地即盤古大陸。3地球曾經反方向自轉,上古史前文明資料中記錄的方向是反的。4《山海經》東山經對應東勝神洲,南山經對應南贍部洲,西山經對應西牛賀洲,北山經對應北俱盧洲。

位於四大部洲中心的須彌山緊鄰西牛賀洲的印度板塊,“須彌山”這個名字就是後來佛教對史前文明中“蘇美爾山”的音譯,此山高約六千米,就是後來非洲的乞力馬札羅山,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式山脈。“乞力馬札羅”意即“閃亮的山”或“明亮美麗的山”,被稱作“非洲屋脊”和“上帝的殿堂”,峰頂終年積雪,在陽光下五彩繽紛,形成赤道雪山奇觀,親臨者猶如置身仙境。很多原始部落對此山敬若神明。這裡最特別的景致是山頂直通天地的黑白雙色柱子,自從那天柱(太空電梯)斷掉後,這山就不完美、不周全了,因此改叫不周山(人們傳說不周山也是終年飄雪,凡夫俗子徒步不能到達,這裡是通向天界的地方),後來又叫昆侖山(人們傳說昆侖山也是雪山,昆侖山上有昆侖宮,是神仙所在)。須彌山(蘇美爾山)、不周山、昆侖山都是一座山,它們特徵都一樣,只是不同時期的傳說中名字不同。

昆侖山這個名字的由來,三皇五帝之後的夏朝,蘇美爾人創造昆侖系神話並把神話帶到中原地區,中原人把東非肯亞及其周邊地區(Kenland)音譯為“昆侖”,把非洲的乞力馬札羅山(Kilimanjaro)簡稱為“昆侖山”,把“天柱”毀壞後的昆侖山頂稱作“昆侖之墟”。

昆侖山頂就是《聖經》伊甸園所在,伊甸園是以上帝為首的“神”設置在地球上的聚會場所,以前神所創造並投放到地球上的人類,最開始,先要在這裡實習,熟悉地球環境以後,再去其他地方發展。有人說伊甸園在中國四川,要知道四川盆地是後來板塊劇烈地漂移以後陸地擠壓形成的,這個時候還不存在,況且亞當夏娃等人類是光著身子的,只有非洲那個地理位置的溫度才可以光著啊,而且當時溫度恒定,沒有四季變化,因為地軸還沒有傾斜。

昆侖山上的昆侖宮是一座宮殿,更準確地講是一艘金字塔形狀的大飛船,就停泊在昆侖山(乞力馬札羅山)的山頂上,本來是太空電梯的底座,太空電梯斷裂以後昆侖宮也受到了損壞,一直沒有修好,封神大戰之後就修好飛走了。姜子牙的師尊就是昆侖宮的主人——元始天尊,這是神級外星人精神領袖在地球的化身。由於這個原因,導致有一些人誤認為昆侖山就是金字塔。

姜子牙在昆侖宮學道40年,為什麼學這麼長時間?因為他學的不是一般的知識,這種知識是不可以被心術不正的人掌握的,神仙(神級外星人)會用很長時間考驗一個人的素質,考驗合格了才教。最後教的時候,就是速成,直接給大腦裡上傳知識。神話中的形容是對的,就說把書(知識)吃到肚子裡了。

姜子牙奉師命於72歲下山封神,他回到中原後,在商朝的首都朝歌待了一年多的時間,為了生計,不得不入世工作,他做過很多世俗工作,但都做不好,他也曾在商朝擔任過低級官職,因為不滿商紂王無道而辭職。他老婆覺得他不會再有出息,便和他離婚。薑子牙獨自一人去了西岐,在西岐的河邊隱居,用直鉤釣魚打發時間,直到遇見伯樂——姬昌。

姬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他晚上夢到飛熊入帳,於是四處求賢。最後終於找到薑子牙,要拜其為相,相就是首相的意思,負責代替國王管理整個國家。這時薑子牙已經快80歲了,周文王看到薑子牙年紀大了,就讓薑子牙坐在自己的車上,他自己則下車走路,文王一共走了八百步,薑子牙很感動,當時他祝福周文王:“如果事情辦成了,我保你江山八百年。”後來周朝果然是八百年左右。實際上薑子牙這類人都是通靈的人,有靈性,別看他是隨便說的一句話,其實都暗合天道,和歷史進程相符。

文王沒過多久就死了,薑子牙輔佐文王的兒子姬發(周武王)起兵伐商,口號就是弔民伐罪。弔民伐罪的意思就是慰問受苦的人民,討伐有罪的統治者。

大軍臨行前,薑子牙按聖星人的指示,在西岐的岐山(位於波斯灣北面)建造封神台,薑子牙最後要在這裡完成他的人生使命,封神!

後來人類有一本書叫《封神演義》,就是描述商周封神大戰中的高科技戰爭場面。經常有這樣的描述“某某神仙祭起了某某法寶”,然後喊一聲咒語,馬上敵人輕則重傷重則人頭落地,這些法寶就是各種各樣的智慧無人機。人類用的是聲控的智慧無人機,聖星人自己用的是意念控制的智慧無人機。這些智慧無人機的使用說明就是“口訣(語音指令)”。

商周時的人類已經倒退回冷兵器的時代,認為武器是不長眼睛的,只有法寶才長眼睛。高科技的智慧型武器被人類稱為“法寶”,導航、定位使武器就像長了眼睛一樣,這些武器可以提前進行程式設計,事先設定好打擊目標,比如要收拾“者行孫”,事先就在武器裡就輸入“目標者行孫”,觸發的條件就是:“我是者行孫”這一類的聲音。只要有人說:“我是者行孫”,不管他是不是者行孫,或者存在不存在者行孫這個人,只要承認的人都會受到攻擊。

這些智慧型武器(法寶)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具備DNA密碼鎖,啟動後會先快速掃描周圍目標並核對基因資訊(DNA),然後才會對目標進行定位和攻擊,如果目標是聖星人則自動失效,這些智慧型武器(法寶)遇上主人如某神仙即某聖星人,還會被自動收回。

高科技的智慧型武器(法寶),不是一般人能用了的,要經過培訓才可以,有些人類都是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神仙”收為徒弟,從小進行培養。人的智商和認知都是差不多的,古代人和現代人也沒什麼區別,只是環境有區別而已。猴子也可以學會玩手機、開汽車,人類小孩子去狼窩待幾年也會成為一個隻會用四肢走路的不會說話的狼孩。

“神仙”們除了有可以重複使用的智慧型武器(法寶),還有呼叫氣象武器的指令法術,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進行風火雷電雨雪和塵暴,人類稱之為“呼風喚雨”。

還有一種法術叫撒豆成兵,這裡的“豆子”就是混合高科技迷藥的影響神經的食物,不要說人,就連動物吃了這種“豆子”形狀的食物以後,在一段時間內也會供人驅使,叫它幹啥它就幹啥,但必須是簡單易做的指令,讓動物端茶倒水肯定做不到,讓動物去咬肯定會咬。要知道古時候動物很多的,隨處可見。這種食物有大有小,效果不一樣,最大的稱之為飯團,飯團持續的時間要長一些。各是各的應用場合,比如短時間內需要很多幫手應急,就可以多帶點“豆子”,比如只需要一個或幾個幫手,但要求時間長一些,那就帶幾個“飯團”。背包容量有限,自由搭配即可。有一個關於飯團的神話傳說在秦始皇的時代流傳到了日本,稱之為“桃太郞的飯團”。

後來直到秦朝才把高科技的武器、資料等清理完畢。因為自封神大戰後,聖星人用溫和的方式限制人類的科技。人類的各個宗教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有宗教信仰的人素質一般都高,一些宗教的高級別信徒可以掌握宗教中的高科技,而在宗教之外發展科學、使用高科技是不行的,要盡可能的限制,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宗教打壓科學。後來就限制不住了,21世紀人類科技發達,好人壞人都可以搞到武器,不論什麼國家都有核武器,那人類文明就離毀滅不遠了。

且說希伯來人在神(聖星人)的幫助下,通過封神大戰,於西元前1046年在中原建立了周朝。後來的《封神演義》還原了很多現實,比如書中的人名字很怪,為什麼怪,因為商周的統治階層本來就是外國人,名字是音譯來的,描寫這些統治者階層的人物,說他們的長相、身高等體貌特徵,明顯就是在講外國人,確實和本地普通人不一樣。

周朝的王室成員被分封到亞洲大陸各地管理各個小王國。以色列聯合王國也被分給了兩個王室成員,分成了以色列王國和猶大王國。

同一時期一些珍禽異獸就散落在各地的神話傳說體系當中了。比如老虎是叢林之王,中國有老虎不奇怪,因為有很多從林,但中國有獅子就很奇怪,因為獅子生活在非洲草原上是草原之王。所以中國在商朝以後只有獅子的概念和很多石頭雕像卻鮮有活物,同時期的西方文明的搖籃希臘神話中也有獅子座同樣鮮見活獅子。獅子在封神大戰時就正式離開中原成了印度佛教中的獅子了,印度確實有獅子,那是非洲的獅子隨著印度板塊漂移過來的。再比如麒麟,麒麟其實就是長頸鹿,在原產地非洲,“長頸鹿”的口語發音為girin(基林),漢語稱為麒麟。

為什麼麒麟兩個字都是“鹿”字旁?因為是被人類神化的鹿,“麒”是象形字,“其”是長頸鹿的正面簡筆劃的樣子,長頸鹿有角且身上的斑點就像鱗片,“麟”字就是說長頸鹿的鱗片狀花紋的身體特徵。人類記錄麒麟不是兇猛之獸而是祥瑞之獸,眾獸見了麒麟都得抬頭看,所以俯視眾獸的長頸鹿在神話中被塑造為百獸之王麒麟。

原始長頸鹿的脖子並不長,而且四肢粗壯。後來長頸鹿的脖子是怎麼變長的呢?由於盤古開、天辟地之後地軸改變,非洲變得乾旱起來,地上的植物大都乾枯了,低處的草、樹葉很快被其他動物們搶光了,而那些長脖子的鹿能吃到高處的樹的葉子,就活下來了,短脖子的都死了,長脖子鹿的後代也是長脖子,偶爾出現一兩個短脖子的,又餓死了,所以用一千年的時間就實現了長頸鹿的快速進化。

《山海圖》(《山海經》)中沒有麒麟。商朝之後、明朝之前,中原人從來沒有見過長頸鹿,更沒見過短脖子長頸鹿,後人根據文字記載畫出的是龍頭、鹿角、鱗身、牛蹄的怪物,所以麒麟也叫“四不像”。四不像並不是麋(mí)鹿,因為麋鹿見了猛獸是要逃跑的。長頸鹿可不怕猛獸,它的蹄子相當厲害,當受到威脅時,高大威猛的長頸鹿會用蹄子猛踢敵人要害,踢一下足以使獅子或老虎的頭骨或肋骨粉碎,二十一世紀的網路上就有長頸鹿把獅子踢得屁滾尿流的視頻,還有個視頻就是一群獅子拿一頭長頸鹿沒辦法。

不僅長頸鹿不懼獅狼虎豹,牛也不怕。有句話叫“初生牛犢不怕虎”,人類的童話裡講獅子想吃牛卻不敢硬上,只能用哄騙的方法,假裝要請牛吃羊哄騙牛,這個童話還真說對了,單打獨鬥的話,有的公牛甚至可以完爆雄獅。這個童話還說明牛可不是只吃素的,因為一般的牛都是野牛馴化的,都有野牛的基因,攻擊性很強,也會吃肉。所以在周商交替時的封神大戰中,有一次由於對方騎的都是猛獸,所有的馬都跪了,哆嗦著站不起來,所有騎馬的人都摔地上了,只有騎四不像的薑子牙、騎牛的黃飛虎、腳踏雙輪電動車的哪吒沒有被摔。薑子牙的四不像就是從昆侖(非洲)的他師父那裡借來的,而不是來自珍稀動物麋鹿的原產地中國南方。四不像其實是聖星人用基因科技還原的短脖子的長頸鹿,讓薑子牙用來和騎猛獸的敵人對陣。

獅子和麒麟(長頸鹿)的發源地都在非洲,這些資訊慢慢的遁入到各個文明的神話傳說裡面,留待後人去探索和發現。在很長的時間裡中原是沒有獅子和麒麟的,但是保留有它們的各種雕塑、畫像和文字描述。以石頭雕像最為常見,因為用石頭保存資訊是最好和最環保的方法。盤古大陸分裂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人類文明記錄需要長期保存的資訊時,石頭是首選。也有用銅和鐵做的雕像,但金屬會慢慢銹蝕,金屬的生產成本和維護成本都很高,從性價比上來講,不如石頭划算。遇上磁極翻轉,電能消失,電子產品、紙張、布料、竹片等都將無法長期保存,只有石頭可以保存下來,在石頭上刻字,又不能太過晦澀難懂,讓後人不認識,所以直接用雕像表達,或者在石頭上刻象形字表達。

在充滿祥瑞之氣的長頸鹿的保佑下,騎善獸的正義之師戰勝了騎惡獸的邪惡之敵,薑子牙“封神”後,周朝在西元前1046年正式建國,首都是鎬京(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北)。

如果您想知道《山海經》提到的盤古大陸、史前文明、外星文明,甚至月球起源、宇宙起源及歷史進程(包括《推背圖》預言的人工智慧管理地球、智慧型武器機器人無人機戰爭、大同世界星際時代和神級外星人平起平坐)等各種奇聞趣事,請搜索關注“宇宙通鑒”的最新版,我會給您抽絲剝繭、細細捋來。提前聲明,您可千萬不要被書中驚世駭俗的事物給嚇尿了。(本書將以上下兩部的形式講解,上部以故事和概念為主,下部以詳實資料為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