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科學探索神奇的中醫針灸

時至今日, 在西醫風靡中國的時候, 中醫卻讓世界另眼相看, 2015年10月8日,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自然學獎的中國人, 正是因為她將中醫與西醫相結合才獲得了此榮譽。 中醫的拔罐更在奧運會出盡風頭。

我們對中醫的認識除瞭望、聞、聽、切還有什麼?中醫還有別的什麼有他獨特的魅力, 答案是針灸, 針灸講究對穴位下針。 穴位呢?根據中醫學來講它是人身上一些有特殊感覺的點。 醫生用銀針刺某個學位, 你的身體會出現某些相應的感覺, 在我們身上這種點有700多個, 針刺進穴位後, 我們的身體會有不同的感覺, 這些感覺就好像沿著一定的路線行走, 中醫裡這些路線叫做“經絡”。

在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是扁鵲給誤以為已經死亡的虢國太子進行針灸, 讓太子起死複生, 並且親眼看到了自己的葬禮。 科學研究顯示針灸的起源應該是在石器時代, 因為考古發現了很多用來戳皮膚的磨制石器, 大概那時候古人就已經知道用帶尖頭的工具戳身上的某個位置, 會令一些病痛減輕吧。

通過一起列科學實驗, 現代醫學認為人體的穴位大多數和神經系統有關, 很多的穴位深層就有神經束, 並且和血管, 淋巴管, 肌肉等組織有著密切的聯繫, 西醫的語術中, 出發點;運動點等概念和穴位經脈有相同之處但由不完全相同。

就此而言如果用西醫給穴位來做一個系統性的命名,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有個別科學家表示經絡其實就是大腦皮層感覺中樞的一種反射, 實際上並不存在所謂的經絡。 這一下就否定了, 幾千年來傳統中醫對經絡的研究和認識。 於是眾多中醫從業者一致認為這個“個別科學家”腦子經絡肯定有問題。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期望更多的中醫研究者將中醫發揚光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