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哭訴了,好好唱歌成嗎?丨好奇心研究所【好奇心日報】

看綜藝, 圖的就是一個開心嘛。

綜藝節目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這樣的:哇!今天星期五, 大傢伙兒端著小板凳擺好小瓜子前排坐好,

在一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根本停不下來的爆笑中一眨眼兩小時過去了, 然後開始嘰嘰喳喳地討論並攢下一些彼此都心領神會的“梗”一起互相調侃一周, 掰著手指頭期待下周歡樂綜藝時光的到來, 如此迴圈。

但現實情況往往是這樣的:唱歌的絕對不能單純地好好唱歌, 必須聲淚俱下地講述自己的故事, 硬生生變成比慘大賽, 嚇掉你的瓜子;用來搞笑的節目一定要將嘉賓吹捧到天上去, 玩遊戲也要假裝輸掉, 自以為不留痕跡, 當觀眾都是一千度近視;如此迴圈。

唱歌類節目在眾多真人秀中突圍的優勢在於, 它可以完全滿足一家老小各個年齡階層的需要, 只要聽力不是太有問題, 大眾對音樂類節目的好感度還是比較高的(畢竟我們是能歌善舞的國度),

唱歌恰恰是音樂類節目中門檻最低的一個,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辨析管弦樂的優劣。

「好奇心研究所」此前做過一次“綜藝節目, 你無法忍受什麼?”的投票, 我們收穫了共 2892 次表態, 結果表明:將近四分之一的人對於綜藝節目最無法忍受的是梨花帶雨的苦情把戲, 對於有些唱歌類節目“凡談及音樂夢想, 必哭訴悲慘身世”的做法, 他們表示“去你妹的”。 另一個極其令人討厭的就是評委嘉賓們懷揣著一副誓死奪得奧斯卡的敬業精神, 表情浮誇渾身是戲地說“你表現的真是太好了”(16%)。

那麼, 為什麼唱歌類節目喜歡加一些“哭訴”呢?

“我已經流浪了十年, 只為了音樂夢想”、“我的家人遭遇不幸, 這就是我唱歌的動力”, 聽起來會不會比“沒啥, 我就是喜歡唱歌”、“沒有原因, 唱歌高興”要有情感一些呢?

某紅極一時的唱歌類節目就明確表示節目組有一個職位叫做“故事策劃”, 他們善於把每位元學員身上的“話題點”以及“最能代表他們特質”的故事拎出來,

就像廚師一樣, 你吃到的每一分味道都是廚師想讓你吃的, 而你看到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故事策劃想讓你看到的。

如果說這些“哭訴”有如廚師在菜裡撒下的調味品, 那音樂就是菜的原材料。

天天吃毛血旺會死人的。

好奇心研究所是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的一個調查欄目, 這是一個探討各種生活方式問題的互動平臺, 它針對的可能是生活方式的變化和潮流, 也可能是某個品牌的服務。 你可以在這裡投票、吐槽、表明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