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15專題|在德國,顧客真是上帝?

一年一度的消費者權益日剛過兩天, 央視有很多打假, 多少假貨又令人唏噓。

去年的今日, 一篇文章橫空出世, “盤點全球消費者權益保護措施:德國顧客最像“上帝””,

然後, 文章也只泛泛談了德國消費者相關法律的健全。 今天, 我們來用土生土長的德國人對9個問題的答案, 參照相關法條以及德國最真實的情況, 來看看, 在德國的顧客到底是不是上帝呢?

第一問: 在德國, 買了東西可以隨便退換貨嗎?

A: 如果是實體店買的, 而且因為是個人喜好問題, 是沒有相關法律規定可以退換貨的。 更加具體的下文會提到~

第二問: 哪些條件下消費者可以無條件退換貨?

A: 德國民法典355和312條款裡的撤回權+網購買賣法有明確規定, 網購或者當買方在商家營業場所以外的地方(比如說展會等協力廠商場所)形成購買行為時, 14天以內可以無條件撤銷購買合同, 無條件退換貨。

第三問: 退換貨產生的運費誰來承擔?

A: 一般來說, 如果商品有瑕疵產生退換貨, 肯定是商家承擔, 如果是因為個人喜好問題, 由消費者承擔。 但是, 在德國, 也有很多商家, 比如亞馬遜, 德國的很多網上藥房和商家, 都會在包裹裡塞一張已經付費的貨物退回單。

第四問: 法律是具體怎麼保護消費者的?

A: 德國的法律明確了對每一種商品類別的保障期限(Gewährleistung), 一般商品的保障期限是6個月, 在這6個月裡, 不是人為因素引發的商品瑕疵及破壞等, 消費者都有權向商家提出維修補償等服務。 最長期限為一年, 有些類別的商品會短些。

第五問: 商家能在合同裡和顧客商量減少商品保障期限和時間(價格優惠點等手段), 這是合法的嗎?

A: 絕對不合法!

法律要求的保障期限是最基礎的, 商家只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和添加, 決不能減少。 德國很多商家會對消費者延長保障期限了, 在Gewährleistung上加一個Garantie, 也就是再加一層保障。

第六問: 我在德國超市買了東西, 第二天拿著小票去退, 每次也都能成功啊~ 我在實體店裡買了衣服, 也可以退貨呀~

A: 前文說道, 在實體店內買的東西, 如果純粹是個人喜好問題發生退貨情況, 商家是沒有義務接受顧客的退貨的。 但是德國很多商場和超市, 如果顧客拿出購買憑證, 是可以無條件退換貨的, 這也是為了給顧客留下好感, 吸引二次消費。

還有就是企業內部的商業經營法對此做了相關規定, 為使企業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這在德國還是非常常見的,

實體店內無條件退換貨。

第七問: 那是這裡面的所有商品都可以無條件退換貨嗎?

A: 不是的, 首先是食品類, 比如新鮮蔬菜, 罐裝的食品, 奶粉等那些的肯定是不能退換貨了。 。 當然, 如果東西本身品質有問題的話肯定是可以退換貨的。 或者, 有些罐裝盒裝的食品沒打開的話, 一些服務比較的店家也會接受此類要求。

關於電子類產品, 比如說耳機, 電腦等, 都會在購買合同裡對維修, 退換等事項說的清清楚楚, 比如說在維修的時候一定會提供一個備用機器給買方使用。

第八問: 如果消費者購買後發現被欺騙, 怎麼維權呢?

A: 如果是網購, 有14天撤回權, 可以無條件退貨。 如果是實體店, 就提起申述。 在接到投訴之後,

當地消協會先派人調查, 然後視具體情況, 或敦促廠家作出賠償, 或者是進行大範圍的調查。 如果問題嚴重, 消協還會上報到國家消費者保護部, 或者通過其影響力推動議會修訂法律。

德國的撤回權, 也就是因為20世紀60年代, 許多外國公司, 特別是一些信譽不佳的公司, 在德國市場上通過上門推銷的方式銷售本公司的股票, 讓立法者認為, 買賣雙方的談判地位不平等, 買方因對訂約沒有心理準備而遭受不利, 因此賦予買方撤回權。

而撤回權也是通過不同的案件和事故不斷地調整從而完善的。

法律的健全和推動離不開每個人~ 所以維權意識一定要有。

最後一問: 在德國, 有這個說法嗎?把顧客比喻成上帝~

A: 在德國, 我們稱呼 Der Kunde ist König, 顧客是國王。商家們當然儘量想提供好的服務,但是德國的服務業遠沒有中國那麼發達,所以中間也會有很多不愉快的地方。但是德國法律比較完善,所乙太過分的行為商家也不敢做出來,而且德國人都比較較真~

在德國的時候,小編曾在德國某飾品店官網幫朋友定了幾條項鍊。到貨後也沒有及時打開,等一周後想起來打開查看的時候,發現裡面少了一條。立即就給官網發郵件,表示店家少發了一條。店家也在當天就給回復,說很抱歉,會馬上給我補發。

結果當天晚上的時候,自己在包裹裡找到了~ 急忙重新寫郵件解釋清楚是我這邊的疏忽,不必再發貨了。

這種買方與賣方的信任,想來都覺得難能可貴啊。

我們稱呼 Der Kunde ist König, 顧客是國王。商家們當然儘量想提供好的服務,但是德國的服務業遠沒有中國那麼發達,所以中間也會有很多不愉快的地方。但是德國法律比較完善,所乙太過分的行為商家也不敢做出來,而且德國人都比較較真~

在德國的時候,小編曾在德國某飾品店官網幫朋友定了幾條項鍊。到貨後也沒有及時打開,等一周後想起來打開查看的時候,發現裡面少了一條。立即就給官網發郵件,表示店家少發了一條。店家也在當天就給回復,說很抱歉,會馬上給我補發。

結果當天晚上的時候,自己在包裹裡找到了~ 急忙重新寫郵件解釋清楚是我這邊的疏忽,不必再發貨了。

這種買方與賣方的信任,想來都覺得難能可貴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