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寧藏著一群跑酷青年

在位於西寧市建材巷的逃亡者跑酷俱樂部訓練館裡, 十幾個身著訓練服的年輕人, 時而上躥下跳, 時而閃轉翻騰, 動作靈活、輕盈。

走出訓練館, 他們搖身一變, 變成了設計師、銷售員、寵物美容師……大街上相遇, 你絕不會把他們與“飛簷走壁”的跑酷者聯繫在一起。

呂睿超就是一名跑酷者, 今年25歲, 是這個俱樂部的隊長。 目前, 俱樂部擁有六名成員、二十幾個學員, 都是90後、00後。

2009年, 呂睿超和小夥伴王昊開始接觸跑酷, 那時他們還是高中生, 算是西寧較早的一批跑酷者。 練習跑酷的原因非常簡單— —耍酷。 後來, 在練習的過程中, 他們愛上了這項運動。 沒有人教, 他們就跟著視頻學習基礎動作, 然後找一堵牆練習, 往往一個動作要練習兩個月。

在外人眼裡, 跑酷的難度係數很高。 的確, 他們將周圍一切可利用的設施“為我所用”, 人體是從事這項運動的唯一工具, 受傷是家常便飯。

有一次, 練習一個叫“金剛跳”的動作, 飛躍乒乓球桌時, 呂睿超不小心磕到了小腿骨, 鮮血頓時染紅了秋褲。 這樣的經歷, 對於掌握一切技巧都要靠自己摸索的他們來說, 很頻繁。

半年後, 他們更加熟悉這項運動, 不再輕易受傷。 但在家人眼裡, 跑酷的危險係數依然很高。 在他們的執著練習下, 家人的阻攔最終變成了支持。 跑酷不光吸引了女孩的目光, 也讓兩個人的團隊擴大至六個人。 就連呂睿超班上的學習委員也對跑酷產生了濃厚興趣, 並提出要跟他學習跑酷。 兩人簽訂了“君子協議” — —呂睿超教他跑酷, 他輔導呂睿超學習。 後來, 兩人順利考上了大學。

如今, 跑酷已成為呂睿超的一種生活方式, 走路忍不住想騰空而起,

睡覺會以最快的速度鑽進被窩, 吃飯時會翻過桌子跳進自己的座位, 遇到障礙物就想跨越。 跑酷也是他釋放壓力的最好方式, 讓他變得勇敢, 面對困難時多了一份勇氣和信心, 更是讓他收穫了一群好朋友。 廣場、公園、高樓……幾乎西寧市所有角落, 都留下了他們酷炫的身影, 他們稱之為“刷街”。

去年, 呂睿超和小夥伴們投入4萬元, 建立了青海首傢俱有專業設施的室內跑酷訓練館。 儘管訓練館不大, 且藏身在地下室, 但對他們而言, 奮鬥的小目標實現了。 為了這個小目標, 他們足足努力了六年。

訓練館裡有二十多名青少年練習跑酷, 有的家長擔心安全問題, 會專門到現場觀摩。 學員們利用週末練習跑酷, 呂睿超和小夥伴們工作再忙,

每週仍會花一大半休息時間練習。 平時, 他們是學生、是公務員、是工人、是老闆;只有跑酷時, 他們才是跑酷者。

“國外有一部關於世界跑酷聯盟的電影, 講述一群跑酷者把一些無所事事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 教他們跑酷, 把他們變得自信、勇敢、正直的故事。 ”在呂睿超心裡, 跑酷這項很個性的運動, 也充滿了文化內涵和正能量。

他說, 其實每一個跑酷者, 都在心裡做著一個英雄夢。 (西海都市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