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政府:大量進口豬肉不可取”

縱觀近五年來中國進口豬肉量的變化趨勢, 如果單從增加幅度來看, 它的增長速度是驚人的。 但是, 如果從進口總量來看, 它的絕對量又相對有限。 相比全國超過5000萬噸的豬肉總產量而言, 每年數十萬到一百萬噸的進口豬肉僅僅占到總產量的1~2, 這一比例, 似乎並不足以對我國豬肉的供需情況造成實質影響。 但是, 當進口豬肉到港成本遠低於國內豬肉市場價格時, 一旦有國家進口豬肉的傳聞, 對國內從業者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影響。 也有人認為, 政策性豬肉進口已成為國家調控國內豬肉價格的有效手段之一。

那麼, 國家對進口豬肉究竟是如何看待的?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曾經公開表示, 大量進口豬肉是不必要的, 也是不合適的, 同時也是不可行的。

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比例上, 洋豬肉都不應該對國內生豬行業和價格波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從實際情況來看, 進口豬肉給行業帶來的心理影響, 要遠大於產生的實質影響。

首先行業人士要安定心神, 不要被輿論喧嘩模糊了雙眼。 同時, 進口豬肉始終有市場、有需求, 最根本的診-因是歐美等國低廉的豬肉價格, 而這一價格背後反映出的是他們先進的飼養模式、極高的飼養水準、良好的診-料供應以及成熟的行業市場, 正因為有這些作基礎, 他們才能保證所出產豬肉低廉的成本。 這正是值得國內生豬行業學習的地方。

對中國養豬人來說, 提升自身飼養水準, 降低飼養成本, 改善飼養模式, 是與洋豬肉這一對手競爭的根本之道。 而在宏觀角度, 國家和政府也應該採取有效措施改善診-料市場, 調整行業結構,

促進產業體質增效, 穩定生產和市場, 幫助國內養豬人快速提升自我, 塑造一個良好的生豬產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